全域融合共建共贏 打綠色牌走旅游路
據介紹,長寧縣堅持“全域融合、共建共贏”這一根本方向,堅持把旅游和竹文化、紅色文化等融合發展,實施“文旅+”“+文旅”行動,推進文化旅游與農業、工業、體育、康養等深度融合,培育了農業體驗、醫養康養、體育旅游、精品民宿、房車自駕等新業態,推動旅游實現持續良好發展。
蜀南竹海景區。王軍 攝
該縣大力踐行景民一體,蜀南竹海景區鼓勵群眾以房入股,年人均增收超過2900元,今年全縣實施景區民生項目15個,開展旅游技能培訓1600人次以上,解決就業1100人以上,實現景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以上,群眾主動參與發展旅游的動力活力不斷激發。同時長寧打牢“政策精准、強化扶持”這一堅實基礎,立足“項目帶動、環境提質”這一有效支撐,建立完善項目進景區實事實辦、優先保障要素配套等舉措,創新開展“竹鄉美麗庭院”“一房一路一河”等城鄉環境治理模式,全面實施11個A級景區公路黑化,不斷健全旅游服務設施,宜敘高速竹海連接線、全域旅游大數據中心等重大項目陸續建成投用,帶動業態繁榮和旅游品質大幅提升。
長寧歷屆縣委縣政府接力賽跑,接續33年開展春季造竹綠化行動,發動廣大人民群眾愛竹、造竹、護竹,形成了全縣生長竹類485種、竹林71.2萬畝、森林覆蓋率64.88%的林竹資源基礎,生態優勢、資源優勢更加凸顯。同時,長寧縣充分發揮竹生態資源優勢,圍繞“做大一產、做強二產、做靚三產”,大力培育竹風景、發展竹加工、拓展竹市場,現代竹產業示范基地不斷壯大,雙河竹食品園區拔地而起,竹林成為群眾身邊的風景線、致富線,竹多業態融合發展進一步加快,發展勢頭強勁有力。
蜀南竹海“百龜拜壽”景觀。王軍 攝
據悉,接下來,長寧縣將持續推進天府旅游名縣提升建設和全域旅游發展,力爭到2021年接待中外游客2000萬人次以上、旅游總收入200億元以上。將聚焦建設“世界竹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標,緊緊抓住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主動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推動長寧旅游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深度融合,形成同頻共振、相融互動的協同發展格局。
賈利華表示,長寧將全力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蜀南竹海國家級旅游度假區、5A級景區“三大創建”,繼續發揮好竹生態資源優勢,推進產業融合、文旅融合、景民融合,培育壯大“體育+旅游”“康養+旅游”“文化+旅游”等新業態,積極探索健康旅游新方式,實現產業深度融合和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安緹縵運動康養、世界竹景觀大道等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大竹海”文旅聯盟運行見效,加大智慧旅游建設力度,不斷提升完善基礎設施和服務質量,強化宣傳營銷和品牌打造,為文旅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