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后蜀残石经、青铜太阳轮亮相《国家宝藏》特展

2021年12月26日08:23 | 来源:成都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后蜀残石经、青铜太阳轮亮相《国家宝藏》特展

  昨晚,《国家宝藏·展演季》在央视综艺频道迎来收官。节目中,全国三十所参展博物馆的馆长齐聚一堂,为大家揭开《国家宝藏》文物特展的面纱。其中,四川两家博物馆的宝藏入选,分别是四川博物院的后蜀残石经、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太阳轮。

  三星堆博物馆选送的青铜太阳轮,在第一个单元“源”中登场。“青铜太阳轮于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的二号坑,因其形状酷似太阳而得名。”节目中,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谈到了太阳与农耕文明的关系,以及文明起源之时三星堆古蜀先民对太阳的依赖和对太阳的敬畏之情,并介绍了三星堆最新的考古发现。雷雨表示,在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的考古发掘中,也在多个祭祀坑里发现了如太阳轮、神树等与太阳崇拜有关的青铜器,还有很多青铜器的上面能够看到这样的太阳纹,“这些都能体现古蜀人对于太阳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思考。”

  四川博物院入展的文物后蜀残石经被誉为“史上最强教材”,共刊刻了包含《孟子》在内的儒家十三部经典,对儒学“十三经”的正式定型和对儒家经典“文献典范”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影响,决定了后来中国儒学经典体系的基本格局。当然,后蜀石经的存在,也充分证明了古代文人眼中“蜀学之盛冠天下”绝非徒有虚名。石经还首次在典籍之外,将注释同时刻于石碑之上,方便公众阅读理解,同时还是中国历代石经刻录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因此被学者们誉为“冠天下而垂无穷”的壮举。(成都日报记者 段祯)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