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扎实抓好立德树人 创新实践“三全”育人

2020年12月18日19:15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引言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立校之本,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一、工作背景

学院党委深耕职教、精工建筑,立足四川、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校企合作、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训并举”为主线,精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建筑业高端发展、市场配置需求,紧跟国家职教改革步伐,高质量推进内涵式发展,在学生规模、生源质量、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均居四川省前茅,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认可。

二、具体措施

(一)完善顶层设计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一是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科学构建顶层设计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成立了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三全育人”工作制度和监督评价体系;二是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以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为领导,按照“一条主线、三大体系、十项工程、五个保障”的总体框架,抓紧抓细“三全育人”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相关工作指标的达成,打造独具四川建院特色的“三全三筑”一体化育人体系,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深化内部改革

学院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一是形成了完善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学术治学、民主管理”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学院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二是全面实施目标管理,修订了绩效评价标准,不断健全“ISO9000+诊改”的内控机制,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诊改”结合,优化了质量控制体系,提升了运转效率;三是政行企校多元共建取得实效,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多元共建、多方合作”的办学机制。

(三)强化信念“筑魂”

学院深刻认识到筑牢理想信念是坚持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筑什么魂”决定着“立什么德”,“筑魂育人”决定着“立德树人”的性质和方向。学院一是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积极落实党委、行政领导责任与政治责任,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党的思想建设,强化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二是按照思政课程建设“八个相统一”要求,学院积极转变教学思路,用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元素,抓好学生文化自信这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环节;三是致力于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将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工作;四是做好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教育,形成育人合力,铸牢青年学生的信念信仰之魂,不断坚定青年学生学习进步、人生发展的“政治灵魂”,补足“精神之钙”。

(四)围绕中心“筑才”

学院党委以学生为中心,认真把握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一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全员育人。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努力实现全程育人。学院党委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教学方向,从“教”走向“育”,构建育人新模式,营造育人新生态,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持续的执业资格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三是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努力实现全方位育人。学院深挖各专业和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加强以教材建设、示范课堂听课、集体备课、德育元素特色讲座等内容的课堂教学建设,打造具有突出育人效果的课程资源。

(五) 创新引领“筑梦”

构建和完善“日常思政”育人体系,引导学生追逐“中国梦”,成就“个人梦”,在立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实现个人的成人成才。一是以“十项育人”为基础,健全和完善专业思政、课程思政、文化思政、网络思政、日常思政“五位一体”大思政工作格局,纵深推进日常思政育人。二是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突出改革重点、创新工作平台,创新营造多方共同参与的立体化、网络化、多元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三是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 “四重一薄”(重点任务、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薄弱环节)为焦点,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创新途径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三、主要成效

(一)整体育人质量优良

一是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绝不动摇,始终把“综合协同育人”作为根本途径,多年来学院生源稳定,是四川省办学规模最大、学生人数最多的高职院校。二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显现,涌现出以史立宾为代表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6名,以陈勇为代表的“鲁班传人”,以万晓林、周宗彬为代表的“四川建造大师”等优秀模范校友。三是面对新时代号召积极做出反应,毕业生先后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9个工程项目建设。

(二)课程育人作用突出

一是课程形式日趋丰富,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必修课,鼓励教师开设相关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10余门素质拓展课程。二是教学资源不断充实,学院深入研究思政课教材,凝炼教学内容,统一教学重点难点,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初步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资源。三是时代特点充分体现,将党的最新理念、思想战略及时融入课堂教学,启动了第一批15门课程思政教改项目,使各门课程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协同效应。四是理论联系实际逐渐强化,将时政新闻、典型案例、影视视频等多种资源与讨论、辩论、情景体验等多种方式深度融合,在守正与创新中稳步提升教学亲和力、实效性。五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初步形成课堂教学、学校活动、社会服务三级课程实践体系。

(三)科研育人机制完善

一是科研育人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学院坚持把科研育人作为“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重要途径,营造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格局。科研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开展了科研制度“废、改、立”工作,科研管理科学规范。二是学术风气建设不断加强,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和“科研育人”活动。将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作为“三全育人”人才培养重要途径和抓手,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促进科教协同互动,牢固树立科研育人责任意识,形成了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格局。

(四)文化育人氛围浓厚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将显性文化建设内化为隐形文化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血液。一是“四个自信”“四个意识”显著增强,鲁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充分融合。学院已经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大格局,渗透到学院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凝练培育出独具四川建院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出以鲁班精神为核心的建筑职业院校特有的文化氛围。二是教职工思想文化和职业道德提升。学院着力推进“高校原创文化经典推广行动计划”,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三是党对思想宣教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充分发挥教职工文艺宣传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实现以文“化”人,聚“力”以行。

(五)实践育人体系健全

学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践育人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一是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展现。学院成立了党委领导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自觉把社会实践育人融入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实社会实践育人的责任。二是实践育人协同体系逐渐成熟。学院构建了“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施”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将社会实践纳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学院目前已经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近40个、创业实习基地45个。三是创新创业育人成果突出。学院成立了由团委牵头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每年拨发专项经费支持社会实践精品项目。近年来,学院组织大学生累计参加市级及以上创新创业类比赛获奖142项,获得大学生授权专利652件,获全国、省级比赛优秀奖、组织奖、组织工作先进个人奖17项。

四、经验启示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握育人方向性

在实施“三全育人”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引领作用,深刻理解和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赋能,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育人协同性

坚持立德树人,实践“三全育人”是落实职教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学院在建国家项目的内在要求。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必须聚合校内外各类育人资源,优化配置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统筹协调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发展,谋划部署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配比,实现育人主体、时间、空间三个维度的有效协同,确保育人效果。

(三)完善工作机制,凸显育人针对性

以党的领导为统率,以育人意识为先导,以学生为核心,不断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充实“三全育人”工作体系,聚焦学生成长规律,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推动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创新教育途径,提升育人实效性

以“三个思政”为抓手,开拓创新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教育资源、内容、途径,充分发扬“三全育人”这一系统工程作用,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现实问题,切实满足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要求。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