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浇灌索玛花

龚大烈

2020年08月27日14:49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5月的金阳县,群山连绵,雪峰耸立,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海子,索玛花竞相绽放,一片花海在雾纱中,盛开美丽的梦。2018年,在脱贫攻坚政策下,一支乐至县教育帮扶队培育出鲜妍的校园索玛花。50岁的胡德学是队长。

索玛花开四野香

报到第一天,校长找他单独面谈。“胡老师,欢迎到我们学校。你是生物专业,可是我们数学老师也缺,我想请你上数学,有难度吗?”

“没问题,”胡德学看出了校长的难处,“请校长放心,我教书近30年,先后执教过初中、普高的生物,还在职高教过数学、写作,也能胜任初中的语、数、理、化等学科。你看学校哪一科缺老师,安排我上哪一科都成。”

校长没想到这个比自己年长得多的乐至人,这么爽直。“谢谢胡老师支持。你这样的多面手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好!请你上九年级数学及七八年级生物课。”

“每周课时量24节,每天工作时间10小时。不知你……”

“没问题,”胡德学握了握拳头,“瞧!我身体棒着呢。”

的确如此。胡德学身材高大,国字脸,浓眉大眼,声音洪亮清脆,语言幽默风趣,上课总有吸引学生的气场。第一堂课下来,很快就让学生圈粉了。

根据当地的民情、校情、学情,他首先从规范学生行为做起,要求学生“坐得住、静得下、学得进、守纪律、有恒心”。为此,他曾不惜动用小小的“惩罚”以震慑课堂。

“我坦诚告诉孩子们,我绝不允许学生丢掉学习主阵地。”严格要求,带来了好班风、好学风。

星辰梦里照家乡

胡德学教学经验丰富,但并不固步自封,而是积极投身新课改。“数学的教学核心之一就是思维的有效训练。”因此,备课时,他总是优先考虑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并注重书里书外知识的相互融合,形成了“低起点、快节奏、多层次”的教学风格。

他更注重因材施教。学生木尔色谷思维敏捷,但运算题却总是出错。经过面对面谈心和分析试卷,胡老师说,“你的心算能力不错,但过于依仗这一点,我建议你将心算、速算、打草稿相互结合、合理运用。”

木尔色谷面庞黑瘦,一双大眼睛明亮有神,一看就是一个有主见的孩子。当两人四目相对的时候,他体会到了胡老师真诚的帮扶,更重要的是,胡老师把问题分析得很透很深,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于是,他真心接受了老师的教诲。

按照胡老师传授的方法,他坚持了一周、两周、一月……,计算能力突飞猛进。每次考试的数学,他的成绩总是令校长和班主任啧啧赞叹。更重要的是,他还特别谦逊,总是说自己还有像山里天空一样的提升空间。2019年9月,他像一只雄鹰一飞冲天,以优异成绩考上金阳高中山鹰班。

学生娥底龙英成绩一向不错,但进入初三后,胡德学发现,她上课的眼神由坚定变得迷茫。面对女生,不能用对待像木尔色谷这样的男孩子的谈话方式,需要特别呵护女孩敏感的自尊。

于是,他通过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了解娥底龙英的情况,然后,找班主任或其他老师,一起家访。知道了她的特殊家庭背景: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平时要忙地里的农活,无暇照顾她,她从小由奶奶养大。

这样备足了课,胡德学主动找她谈心。

“最近你上课状态不太好,是不是又想到奶奶,又该帮妈妈放羊了?”胡老师在办公室问她。

娥底龙英没想到胡老师看出了自己的心事,羞愧地点点头。

“妈妈干活很累,奶奶身体不好,都需要你照顾,”胡德学继续说,“你是一个会关心人的好孩子。”

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娥底龙英内心感到很温暖,老师并没有因为自己上课开小差而责怪自己,她内心很感激。

看着娥底龙英并不排斥自己,胡德学继续说,“可是,你呆在教室,光是空想,也帮不上妈妈和奶奶的忙。我看这样,只要你人在教室,就安安心心上课,在学校就把功课学好;周末回到家,你就一心帮妈妈、奶奶干活。这样两不耽误,你觉得呢?”

娥底龙英心里一琢磨,对呀,只要安排好时间,自己可以两不耽误的。她感激地望着胡老师,坚定地点点头。

坚持了一周下来,她听课质量明显提升,功课也随之有了起色。

胡德学看着她得了全部红“√”的作业,趁热打铁地说,“你在家里帮妈妈和奶奶干活,一定比在学校上学累吧。”

娥底龙英点点头。

“妈妈能支持你读书,很不容易。你一定要珍惜学习机会,学得更好。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多反思,加油!”

聪明的娥底龙英一点即通。她不仅做到了学习与家务两不误,而且变得开朗自信了。她被选为学习代表。2019年,如愿考上了高中。

同时,在胡德学和他的同事共同努力下,九年级的教学水涨船高,全校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近20人,创了校史记录。

一腔心血浇何处

南瓦山区神奇壮美,但壮美的背后,生存环境却异常艰难,因为交通闭塞、一些传统习俗、语言障碍,加之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都会选择外出打工,在南瓦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里,近98%是留守儿童,其中还不乏单亲家庭。

因此,这里的教育生态让教师身兼多重角色,不仅是老师,更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像父母一样的关爱。

家住特尔村的阿米(化名)一只眼有残疾。因为贫穷和苦难,妈妈在他3岁时弃家而去,2年后,被爸爸找回来又跑了。他辍学在家,尽管身体残疾,仍要为家里放牛。胡德学了解到这个特殊的孩子,主动参加了学校”送教到户”活动,用课余时间教他识字算数。

“娃娃有什么变化?”一学期下来,校长问阿米的爸爸。

“最大的变化,娃娃读书多了,普通话说得好了。”

“任何孩子只要找到了合适的教育引导方法,是可以产生变化的。”现在,阿米也有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

胡德学亲自动手安装爱心人士所捐赠的20盏太阳能灯。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坐在他们父辈可能梦想过的教室里。让灯光照亮了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心灵,点亮着他们人生的希望、父辈的希望。

到大凉山深处支教,离不开家中亲人的默默支持。胡德学妻子是乐至县吴仲良中学的优秀教师,十分理解他对教育的热忱奉献,主动承担起了家里家外的诸多事务,让他在南瓦工作无后顾之忧。2019年五一前夕,金阳县举行教师”国培”,学校二十多位教师去参加了培训,作为“留守”教师,他4天上了38节课,嗓子哑了,重感冒又接踵而至。晚上妻子打来电话,关切地问起他的工作,他的生活,他的学生。可他讲不出话,只好含糊应对。内心既是感激又是内疚。感激的是妻子的体贴,内疚的是冷落了妻子一颗温暖的心。但是第二天一早,面对一大片充满求知眼神的金阳孩子,他整理了自己的情绪,课依然讲得有声有色。

要绘凉山锦绣章

如今,进入南瓦乡两年多了(支教3年),胡德学已经把这里视为第二故乡。他不是大凉山出生,却以南瓦为家。高原、交通、语言、习惯……这些诸多困难,让他触动了自己的心结。

回想自己小的时候在村小,求学也是类似艰难,是老师帮助自己克服了上学的各种困境,点亮了人生梦想,让啥也不懂的孩童到大学科班毕业,对贫困的孩子来说,读书才能改变人生。对孩子们的热爱、对职业的责任心、让自己的人生有一些特别值得留念的地方,这样的心结让他深藏思乡思亲之情,始终以热情和细心,投入到支教每一节课之中。

五月,山里水洗似的月亮、第二天又火辣辣的太阳,大凉山的千山万壑,索玛花竞相绽放。胡德学和他的援彝支教队员们对口帮扶,一腔心血,让南瓦乡、让金阳县贫穷的彝家孩子有了美丽的梦想,就像一朵朵校园索玛花,浸润了书香,别样芬芳。

这种经历,正是他们的特别之处。他们一边教学,一边反思,如何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让奋斗的足迹紧跟新时代的旋律,先让彝族的孩子享受到教育的公平,努力让每个彝族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才有可能实现其他领域的公平。每个孩子都怀着山鹰一样想飞的梦想,教育则是插上梦想飞越的翅膀。只有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一处角落,将每个孩子都包容进来,才会有更多的花儿向阳开放。“只要在孩子们的心灵播下希望的种子,大凉山就一定会绽放出灿烂的索玛花海。”胡德学说。有诗为证:

索玛花开四野香,星辰梦里照家乡。

一腔心血浇何处,正绘凉山锦绣章。

作者简介:

龚大烈,四川省乐至县人,四川省小小说学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诗词作品发表于《中华诗词》《吉林日报》《长白山诗词》《星星诗词》《诗词月刊》《诗词四川》《深圳诗词》等。近三年,诗词作品在省级及以上获奖10余次。

(责编:章华维、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