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牛书记”的扶贫路

——记峨边县新林镇黄泥村“第一书记”宋昌俊

吴惠英

2020年07月20日16:24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宋昌俊同志是乐山市农科院2017年5月派驻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黄泥村的“第一书记”。他说:“我是‘三农人’,生在农村、学的是农学、干的是农业。‘让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农业强起来’是我的夙愿,也是我的使命。”

沿着蜿蜒的山区道路进入峨边县新林镇黄泥村,层叠起伏、错落有致的产业园映入眼帘,鳞次栉比的彝家新寨,干净整洁的村道,无不展现出美丽的乡村画卷;产业园内采金银花、摘桃子的群众欢声笑话,尽情释放出脱贫群众的喜悦与幸福。这是2019年高质量脱贫后黄泥村的美丽蝶变,这是不计其数脱贫攻坚战果中的一个小胜利,这是许许多多扶贫干部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甜蜜收获。

尽管是“三农人”,初到黄泥村时这里的“穷”还是让宋昌俊感到震惊:全村418户1669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8户570人;支柱产业匮乏,村民大多安于现状,观念老旧,排斥新兴产业;村貌一片狼藉,垃圾随处丢弃,异味扑鼻,脏乱不堪;出门靠走,通讯靠吼,通往外界的道路仅仅是那一条经年累月的崎岖泥泞的山路。介来紫英、吉克各任、鲁惹拉者家,可以说家徒四壁,家中没有一样“四个脚的家俱”,七尺男儿耍子尔根因病致贫,那无助的眼泪让宋昌俊感到沉甸甸的责任。要改变这些现状,摘掉“穷”帽子,只有苦干实干,才能拼搏出一片新天地,才能让荒山变金山。“撸起袖子加油干”上了党建墙,成了宋昌俊对村民的承诺。

2019.3.26宋昌俊(左三)走访邛莫帮加家,调查因病致贫情况。李仕洪摄

抓党建 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起来

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别要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宋昌俊到黄泥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党建,让党员同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认为党支部作为村级领导核心,在脱贫攻坚征途上至关重要。他与党支部携手行动,为了搭建集政策宣传、技术传授、文化活动、扫黑除恶于一体的平台,宋昌俊倡导兴办接地气、受百姓认可的农民夜校。为此,黄泥村农民夜校开展形式丰富多彩:支部大会、党课、干部会、坝坝会、户长会、火塘地头龙门阵、摄影展、有奖知识竞答、文艺表演,受到村民的广泛认可,激发了村民参与党建和学习党的政策的热情。农民夜校的顺利办学,增进了村民与驻村工作队员的情感、坚定了村民脱贫攻坚的理想信念、提升了村民的政治和农技理论修养,受到村民们交口称赞。

桃产业园建设初,针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新林镇党委决定成立黄泥村桃产业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产业园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宋昌俊作为临时党支部骨干,积极参与,动员支部书记、党员、干部带头率先流转土地到合作社,上门逐户向群众解释土地流转的政策及产业园建成后的前景,消除了老百姓的顾虑。老百姓看到党员干部率先同意流转土地,也纷纷支持村上发展桃产业。临时党支部只用了一周时间便集中流转土地1100亩。同时,在三个月时间,还累积调解处理各类纠纷100余起,终于赶在2019年1月15日前完成全部桃树栽植。

将党支部建在产业园,支部的保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产业园建设中,支部涌现出一批优秀党员:轻伤不下火线的铁汉书记鲁子史布;身先士卒的脱贫勇士俄觉小兵;巾帼不让须眉的彝家女汉子骆子一芳;放弃挣钱机会,舍小家顾大家的“傻党员”鲁惹曲提、罗别阿宏等等。

宋昌俊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脚踏实地的“老黄牛”精神感染着每一位村民,他带领大家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一同砥砺前行,同时在村里积极培养年轻干部,发展2名预备党员顶岗锻炼,建全村两委班子。

抓产业扶贫 让村民富起来

为了让乡亲们的日子红火起来,宋昌俊日思夜想,实地走访调研,确定了一条因地制宜的脱贫致富之路——兴建产业园。他提出“转变观念、相信科学、产业带动、勤劳致富”的帮扶工作思路,在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指导下组织编制了《黄泥村脱贫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长短结合、种养循环、产业在村、农旅融合”产业发展方向。为建成村民切实所需的产业园,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宋昌俊拖着负病的身躯,毫不懈怠,他提议桃产业临时党支部发起百日攻坚战,各方协调,共同发力,白天坚守在工地,监督施工进程,晚上入户给乡亲们做思想工作,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甚至动员他的夫人,一同到黄泥村驻守村庄。此外,宋昌俊和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相关技术专家深入交流,确定了适合黄泥村的新品种、新技术,建立了中药材苗圃、脱毒马铃薯、高山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他多方联系,邀请农业专家前往培训,引导带动村民发展种养业。

建成产业园后,宋昌俊依旧忧心忡忡,如何让产业园“活”起来成了当下的难题。通过四处走访交流,他决定采用“公司+村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获得上级部门、帮扶单位的全力支持和村民的广泛认可,先后引进3家龙头企业、建立3个农民合作社,助力黄泥村实现产业全覆盖。创新机制,因地制宜建立完善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土地流转、村内务工成为当地村民重要收入来源。如今,全村1800亩耕地全部流转,建成1100亩的桃产业园,180亩黄精间套种植园,350亩金银花种植园、1000亩白芨、高山蔬菜林下套作种植示范片。“花满山,果满园、酒飘香、人欢乐”,宋昌俊的这个蓝图正在变成现在。全村贫困户148户570人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同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机衔接。

驻黄泥村工作队由市农科院宋昌俊、江瑞林、川南林业局李仕洪“三老头”组成,平均年龄53岁。白+黑,5+2是工作队常态。辛勤工作的回报是看见村子一天天变好,村民过上好日子。

抓基础 设施建设让乡村美起来

安居,才能乐业。房子、饮水、路子是群众的头等大事。宋昌俊在走访中看到,介洛仁古、阿新牛牛、敌地石都等20多户贫困户还住在竹房、木房甚至牛棚中,房子五面(加房顶)透风,安全无保障。他心急如焚,下定决心,首先解决住房安全问题。通过多方奔走,椐理力争,提前了启动黄泥村住房保障项目。争取“彝家新寨”、“五改三建”、“异地搬迁”、“补短资金”等项目,三年让143户村民新建住房或进行住房功能完善改造,消灭了危房、木房、竹房,全村实现了住上好房子目标。像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从没间断:新建饮水工程五项,家家安上了自来水,保证全体村民人畜饮水安全。新修37.5公里的通村通组连户路、8公里产业路,彻底改善村民生产条件,实现了从刀耕火种、人背马驮到微机耕种、机械运输的根本变化。新建宽带基站、学校、卫生室,解决通讯难、上学难、看病难问题;改造群众文化广场,美化原始农舍风貌,原始森林自然风光与产业园区风景有机结合,黄泥村真正美起来了。安居,才能乐业。房子、饮水、路子是群众的头等大事。通过争取“彝家新寨”、“五改三建”、“异地搬迁”等项目,让95户村民新建或改造了住房,消除了危房、木房、竹房,实现了住上好房子目标。新建饮水工程五项,家家安上了自来水,保证全体村民人畜饮水安全。新建通村道路18.5km,村民出行交通状况彻底改变,还有2户贫困户买了小车。建成产业路8km,村民生产条件实现了从刀耕火种、人挑马驮到微机耕种、机械运输的根本变化。群众文化广场、农舍风貌改造,原始森林自然风光与产业园区风景有机结合,黄泥村真正美起来了。

真情帮扶 让群众满意起来

“宋爷爷,我借本书可以吗?”

“宋爷爷,我今天可以玩玩具吗?”

宋昌俊一到村委会办公室就被一群孩子围住了,那亲热劲羡煞旁人。“扶贫须扶智,再穷不能穷教育,彝区发展致富的关键在观念转变,根本在于孩子教育”,教育保障是宋昌俊一直关注的重点。为了不出现因贫辍学,他不仅自己认孤儿鲁惹曲林为干女儿,资助其上学,关注其健康成长,还主动联系中国狮子联会浙江分会结对帮助彝族困难女童3名,资助她们读书到大学毕业。争取市农科院支持,每年对考上大学的家庭给予奖励。联系乐山瑞鸽皮革公司、烟台维正服饰有限公司到村开展关爱妇女儿童行动,对全村贫困家庭的妇女、儿童进行节日慰问。

今年十七岁的鲁惹曲林,三岁时父亲遭遇矿难,母亲改嫁,曲林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生活困难,又缺失关爱。在首轮入户时,宋昌俊认识了鲁惹曲林,虽然家庭困难,但是曲林阳光上进,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心感动了他。宋昌俊不仅帮她办理了多种救助,还当“家长”资助曲林上学。老师说,曲林将获得的400元救助分了200元给两个困难同学,宋昌俊很欣慰,爱心在传递!

工作中宋昌俊一直秉承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解村民之所需的理念,“让群众满意,就是我们的标准”。每年彝族年、春节,联系帮扶单位到村进行全覆盖慰问,对老党员、特困户进行节日慰问。当村民家出现病、亡等重大变故时,工作队、联户干部都第一时间入户慰问。视群众为亲人,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认真解决村民“取不了钱、报不了帐、庄稼生病、娃儿上学”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言传身教让村民嗽口、刷牙、叠被子,养成好习惯;推进移风易俗,每季度评选“五星户”,形成好风气。宋昌俊的亲情帮扶让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断激发出他们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

风雨无阻坚持参加党员活动的老阿妈、86岁的老党员介朵共果深情的话语让人感动:“我年轻的时候跟共产党干革命,现在我老了,共产党没有忘记我,让干部照顾我,我有新房住,有低保,过上了好日子,我感谢共产党,感谢你们。”

宋昌俊是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曾被四川省科技厅等评为“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被乐山市人民政府授予“拔尖人才”称号、获乐山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被乐山市农业局党组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宋昌俊说:“我们有幸遇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亲自参与了脱贫攻坚战。两年的扶贫工作,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脱贫攻坚需要下足绣花功夫,需要用心、用情、用劲真情帮扶,一户一策地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需求。发展主导产业,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有多种形式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坚持相信科学,勤劳致富的观念,因势利导充分征求群众意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产业发展路线,全面进行技术指导,才能最终实现产业兴旺!”

驻村三年多,携妻安家黄泥村扶贫的宋昌俊已成为全县闻名的“老黄牛书记”。他的事迹“感动峨边”,2020年5月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第一书记”。但脱贫不脱帮扶,宋昌俊放弃了轮换机会,仍然坚守在脱贫攻坚最前线,他的想法很简单:放不下。是的,看着自己亲手建好的村子,亲手扶持的产业,亲手帮扶的群众,宋昌俊心里有太多放不下,于是他选择了继续坚守。

如今黄泥村的破茧成蝶。我们坚信,“花满山,果满园、酒飘香、人欢乐。”宋昌俊的“桃花园梦”“三农梦”一定会变成现实,黄泥村明天会更美好!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