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40天 入伏之道重在“避”

2020年07月17日09:07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今年“三伏”40天 入伏之道重在“避”

《荷塘消夏图》 苏汉臣(宋)

《丝瓜草虫》 齐白石

《丝瓜小鸭》 娄师白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这几天,骄阳似火,热浪逼人。很多人觉得奇怪,大暑还没到呢,为什么这么热?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从7月16日起就进入三伏天了。入伏前后天气酷热,是很正常的,往年也常常如此。

俗语云:“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又称伏天、伏日,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一段时间,多在小暑和处暑之间。

是什么“潜伏”在伏天?

伏天是什么意思?伏,意为潜伏、隐藏。综合古人的解释,伏天有以下几种含义:

1.阴气伏藏。古人云:“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伏藏,因名伏日也。”

天地间阴阳之气的消长转换,是热极而冷,冷极而热。伏天是全年最热之时,但此时寒冷之气已经潜伏在下面了。

2.金气伏藏。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立秋以金代火而畏火,故至庚日必伏,故谓之伏日。”

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对应木、火、金、水。夏季火旺,而火克金,故夏季金气必须伏藏。庚日属金,故伏日也是从庚日起计算。立秋后虽然已进入秋天,五行以金代火,但秋初金气仍弱,还要伏藏一段时间,故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也是伏日。

3.暑邪伏藏。中医认为,伏天的“伏”是指“伏邪”。致病的邪气有六种:风、寒、暑、湿、燥、火。三伏天所伏之邪正是“暑邪”。

4.人要伏藏。“伏”也指人在三伏天的行为。天气太热了,人宜伏不宜动。唐人张守节云:“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所以又称三伏。虽然每年都有三伏天,但入伏的时间、三伏天的起止时间也不尽相同。

三伏的确定,是结合节气和干支纪日法,推算起来比较复杂,但如了解其规则,查一查《万年历》就一清二楚了。

从7月16日至8月24日

三伏的计算方法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三伏。

初伏和末伏的日数,都是10天。中伏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则为20天。所以三伏天有时是30天,有时是40天。

今年的三伏天从何时起到何时止?共多少天?

今年夏至是6月21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是6月26日庚子,第二个庚日是7月6日庚戌,第三个庚日是7月16日庚申。因而今年的初伏,是从7月16日开始,至下一个庚日前7月25日止。

夏至后第四个庚日,是7月26日庚午,第五个庚日是8月5日庚辰。因8月7日才到立秋,所以今年的中伏是20天,从7月26日起,至下一个庚日前8月14日止。

今年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8月15日庚寅,从此日起便进入末伏。至8月24日,末伏结束。

全年的三伏天,是从7月16日至8月24日,整整40天。

三伏饮食:三肉三瓜三豆

三伏天是暑毒外蒸,阴气内伏。古人的应对方法是冬藏冰,夏用冰,以降温解暑。或“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食冰杨梅、冰桃子。

对付阴气内伏,古人的方法是饮酒、食汤饼、吃羊肉、喝热茶。史籍记载,三国时袁绍与刘松,三伏时尽日饮酒,以避一时之暑。《魏氏春秋》载:“何晏以伏日食汤饼,取巾试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

适量喝酒,喝热汤热茶,吃羊肉,虽会出一些汗,但随之而来的是阵阵清凉,同时还能消除潜伏在体内的寒气。

如今,时代变了,每个家庭都有空调、冰箱,降温的手段越来越多。但尽管如此,在吃、住、行等方面仍须时时留意养生。尤其是现在刚入伏,天气最热的中伏还未到,须早做准备。

饮食方面,可多吃三肉三瓜。三肉是羊肉、鸡肉、猪蹄。羊肉可逼走体内寒气;鸡肉能补充营养,恢复体力;猪蹄可提高免疫力。

三瓜是苦瓜、冬瓜、丝瓜。苦瓜可降脂稳压、解热解乏;丝瓜能保护心血管,防止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冬瓜也可降血脂、降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是减肥妙品。

少喝冷饮,少吃冰镇水果等食物,推荐多喝三豆汤。三豆是绿豆、黑豆、赤豆。绿豆有清热解毒消暑之效;黑豆有补肾益精清热之功;赤豆可清热解暑、利尿消肿。三豆各有所长,在三伏天期间,一周可以喝两三次。

三伏起居:自古就有“伏闭门”

二十四节气中,已有小暑、大暑提示高温天气,为何古人还要另定一段时间为伏日,其目的和意义何在?

有关伏日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史记·秦本纪》:“(秦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秦德公二年是公元前676年。这一年,秦国初次举行夏季入伏的祭祀仪式,在四门杀狗以驱除暑毒之气。这就是所谓的“伏祭”。

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夏季暑毒之气,以三伏天为最。不仅高温天气易令人中暑,还经常有病毒瘟疫流行。而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古人的应对措施非常有限,只能通过祭祀的方式祈求安度三伏。

清初文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生动地描述了古人对三伏天的恐惧与无奈:“盖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

同时,古人命名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为“伏日”,也大有深意,蕴含着应对酷暑的养生之道。

古人认为,既然暑毒之气惹不起,就要想办法躲开它。从汉代开始,就出现了“伏闭门”的传统习俗,伏日一到,人们便待在家中避暑纳凉。晋人程晓有诗云:“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当然,朝廷官员在三伏天还可以休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葵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葵 (翻拍))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