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实现小康?产业找对头 小康有奔头!

2020年07月06日07:26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产业找对头 小康有奔头

  杨雯子(左)在德阳旌阳区高槐村的咖啡馆能容纳200人左右,生意火爆的时候一座难求。记者肖雨杨摄(资料图片)

  安岳县柠檬小镇安岳柠檬展示馆,工作人员在接待游客。记者郝飞摄

  小康靠什么?6月上旬,记者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四川行记者团来到省内各地。每到一处,记者都会向当地老百姓抛出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安岳县文化镇隆恩村老支书刘国彬说靠柠檬;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龙安柚合作社负责人唐华的答案是靠柚子;而德阳高槐村的返乡创业青年关勇则认为靠咖啡……

  虽然答案不一,但都反映出同样的观点:产业找对头,小康有奔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产业如何托起“小康梦”?记者一路寻找答案。

  他们选择坚守

  历时百年,把“一株苗子”培育成“致富果子”

  沿着蜿蜒的小路上山,在安岳县文化镇燕桥村半山腰处“藏”着一个世界柠檬品种博览园。从空间上看,世界各地的柠檬品种被浓缩在这21.5亩的范围内,丰富了安岳“柠檬之都”的内涵;从时间上看,近百年的光阴浓缩在了一棵安岳柠檬树之上,让参观者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柠檬共25个品种,其中就有安岳柠檬。

  说起安岳柠檬,安岳县柠檬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田再泽告诉记者,安岳和柠檬的缘分已有90余年。上世纪20年代,安岳县龙台镇人邹海帆将一株来自大洋彼岸的尤力克柠檬枝条带回家乡,嫁接在一株酸柚上作为观赏植物。

  一棵嫁接的观赏植物,为啥能在安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当地的主打产业?

  “选择种柠檬是偶然,发展到现在,靠的是一代代人的坚持。”田再泽说,90多年中,安岳柠檬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遭遇过大规模病虫害、也曾因为市场波动而亏损无收,更曾因为品质低而心生怀疑。“但每次遇到问题,我们都紧跟时代步伐,每一次探索和突破,都离不开对产业的坚守。”

  在文化镇隆恩村,老村支书刘国彬带记者来到他家,房前屋后的10多棵柠檬树中,只有高的那棵是老树,还是他的父亲当年留下的。“老树品种不好,我们都砍了,只留这棵做个纪念。”

  留下老树,反映出他们的不舍,但簇生的新树,又能感受到他们敢于突破的勇气。尽管新树种下后要几年时间才能结果有收获,但为了种出品质,为了产业的长效发展,村民仍然选择砍树换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栽培驯化、选优提纯,安岳选育出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安岳柠檬。如今,安岳柠檬已建立起标准化技术、质量安全监管、检疫检测和全程质量可追溯的质量保障体系,新型种植模式及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截至目前,安岳柠檬种植面积超过52万亩,面积、产量均占全国80%以上,产值超过100亿元。

  如今安岳柠檬已不满足于收鲜果,开始向深加工、农旅融合等项目发展。乘着文化镇打造“柠檬小镇”的东风,漂泊半生的村民孙小龙去年回乡,在柠檬小镇的景区打工,方便照顾年迈的父母;6岁的悦悦终于撕掉了“留守儿童”的标签,她的妈妈去年辞掉了贵州的工作,回到景区成为一名服务员,工资与过去相当……这样的生活,就是他们梦想中的“小康”。

  在广安区龙安乡,同样有一个产业坚守的故事。

  在群策村龙安柚母本园,记者见到了44岁的唐华,他是远近闻名的“柚三代”,100年前就是他的爷爷种下了第一棵龙安柚,如今这棵老树在母本园开枝散叶,带动了广安区2.5万亩龙安柚产业,综合产值达40亿元。

  唐华也曾面临去与留的抉择。2012年,父亲召唤在广东打工的唐华回乡,当时他30多岁,“回乡种地能有什么出息?”唐华说,父亲的一席话打动了他,打工什么时候都能打,但爷爷传下来的柚子没人管可能就没有了。唐华最终回乡把祖辈的产业继承下去。如今,在他的带动下,群策村成立了龙安柚合作社,60多个农户抱团发展,年产值超过300万元。

  “正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用100年的时间,安岳和广安将“一株苗子”培育成“致富果子”,这份底气来自于对产业发展的自信。

  他们勇于创新

  “无中生有”,让咖啡和乡村融合共生

  从德阳旌阳区出发,10多分钟就到了高槐村。记者一下车就闻到咖啡清香,眼见繁花掩映,庭院深深,有种“走错地方”的感觉。

  “这也太不像农村了吧。”听过了旌阳区东湖街道办主任何剑的介绍,原来这个小村庄里遍布咖啡店、扎染工作室,民谣乐队行吟田间,城里人来此寻找乡愁,村民归巢就业创业……咖啡店在村里已成规模,高槐村也成了“网红咖啡村”。

  循着咖啡香,记者来到“芳华·旧时光”咖啡馆,店主是村民关勇、刘雪梅夫妇,咖啡馆由他们的宅基地改造而来,“一砖一瓦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夫妻俩曾在德阳市经营美发店,2015年前后,在了解到村里正在打造咖啡文创产业后,踏上了返乡创业的路。去年咖啡店年收入已超过50万元。“小康对我来说就是诗和远方,在我的咖啡店都实现了。”刘雪梅说。

  咖啡是十足的舶来品,一座川西的小村庄,为何会与之结缘?

  “我们因经营咖啡馆而出名。”高槐村前党支部书记何春芝说,高槐村曾是市级贫困村,“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形成乡村音乐、青溯植染、“非遗”潮扇等新业态14个,2019年高槐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778元。

  从一家咖啡到10多家咖啡,从一种咖啡到10多种文创,高槐村的发展不能仅仅用离城近、区位好,又受益于灾后重建好政策这样的“运气好”来形容。高槐村的成功还在于创新,既来源于村民敢于接受新事物的勇气,也来源于基层政府创新思路打破成规的魄力。

  创新可以是像高槐村这样的“无中生有”,也可以是用新路子改造传统产业,让老产业焕发新动能。在资阳市乐至县金鼓村,就有这样的故事。

  金鼓村是川中丘区贫困村,种植条件差,养殖业一直是当地的传统支柱产业,但并没有成规模。“羊子娇贵,容易生病,散养的效益不高。”杨均是贫困户,妻女生病,家里只有他一个劳动力。

  2017年,乐至县启动了“幸福喜羊羊”精准脱贫项目,创新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保险”的模式,确保黑山羊养殖标准化,收购有门路,意外有保障。杨均分到3只母羊,一年后母羊下崽,杨均归还3只母羊送给下一户,自己保留羊崽继续繁殖。“现在有合作社帮我,有公司收购,我一个人也能养30多头,家里的日子改善了,我觉得这就是小康。”现金鼓村已发展黑山羊养殖户74户,存栏400只,养殖户人均增收4000元。

  一路看一路听,一个个村庄蝶变的故事,见证了老乡们生活的变迁。无疑,改变生活的是他们勤劳的双手,而承载这份勤劳的正是蓬勃发展的产业。(四川日报记者 寇敏芳)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