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打造綠色城市交通體系

成都:力爭2025年實現軌道交通在建及運營裡程850公裡以上

2023年03月22日14:58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3月22日電 (郭瑩)成都市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軌道交通建設”專場新聞發布會。會上,成都市住建局副局長王建新介紹,預計至“十四五”末,全市軌道交通建成運營裡程將達到800公裡以上。下一步,成都將建設與經濟發展“第四極”相匹配、符合中國式現代化要求的綠色城市交通體系,引領帶動建強“都市圈”,力爭到2025年實現軌道交通在建及運營裡程達到850公裡以上。

“在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推進軌道交通加速成網被列為成都市2023年民生實事工作目標。”王建新透露,當前,8號線二期、27號線一期和30號線一期等成都第4期建設規劃及軌道交通資陽線(S3線)、市域(郊)鐵路成都至眉山線(S5線)10條線路、274公裡在建裡程正全速推進,多個在建項目取得重要突破。10條在建線路中94座車站主體結構已封頂,盾構累計掘進設計總量的77%。其中,8號線二期已實現全線洞通﹔連接雙機場的時速達160km\h的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正線整體機電安裝完成95%,將在年內4季度開通初期運營。另外,市域鐵路成德S11線即將開工,市域鐵路龍泉至天府機場S13線正加緊推進前期工作。預計至“十四五”末,全市軌道交通建成運營裡程將達到800公裡以上。

未來,成都將加快推進第5期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編制申報工作﹔並且,結合城市不同圈層、不同場景下軌道交通制式需求,系統研究低運量軌道交通規劃建設,著力構建以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的“四網融合”的軌道交通骨干網絡為主,以不同制式低運量軌道交通為補充的城市軌道交通體系。

據了解,從2005年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開工建設,到2010年首線開通試運營,再到2020年底累計13條線558公裡高標准開通投運,成都已建成西南地區首條全自動無人駕駛線路地鐵9號線、全國首條直達中心城區的地鐵快線18號線。完成上述工作,成都僅用了15年。

2017年至2022年,成都軌道交通建設投資強度連續5年位於全國前列,創造了在建規模最大、施工難度最高、環境挑戰最強等多項紀錄,是成都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為高效推進各線路工程建設,成都軌道交通強化“連續施工”“項目群”管理,高峰期建設工點超580個、作業人員超5萬人,同時掘進盾構超170台,建設強度曾連續5年位居全國第一,成為國內首個軌道交通在建線路突破400公裡的城市。其中,僅2020年就一次性開通5線7項目216公裡,佔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年度新增運營總裡程的17.5%,創造了年度開通線路最多、裡程最長的行業記錄。截至目前,軌道交通開通運營13條線路、558公裡、373個車站,著力為2100多萬蓉城市民織密線網,為成都成為全國第3個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的副省級城市作出應有貢獻。

“今后,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堅持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引領,全力織密城市軌道交通線網,推動成德眉資互聯互通,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綠色交通體系。“王建新透露,成都在國內率先量化提出中心城區綠色交通出行結構模型,即40%軌道交通、10%常規公交、35%慢行系統和15%機動車﹔業內首創提出“運營前置、TOD前置、資源開發前置”的“三前置”管理理念,著力構建80公裡/小時至160公裡/小時的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和市區30分鐘軌道出行圈,從頂層設計上落實城市軌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骨干主體地位,構建“軌道引領、公交優先”的綠色交通格局。

目前,全市558公裡、13條軌道交通線路、373座車站每日高效服務城市綠色出行,成都地鐵已累計發送乘客超95億乘次,線網運行圖准點率99.99%、兌現率100%,最小行車間隔2分鐘,工作日客流量常態化“600萬+”,軌道交通佔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超60%,實現城市交通向綠色、低碳轉變,城市交通結構轉型趨勢總體向好,成都綠色轉型步伐加快。

王建新介紹,下一步,成都將深入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縱深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堅持以軌道交通引領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強化軌道交通建設與都市圈發展有機銜接。協調推動多層次軌道融合發展,軌道交通資陽線(S3線)、市域鐵路成眉線(S5線)、市域鐵路成德線(S11線)、市域鐵路龍泉至天府機場線(S13線)可分別與成渝高鐵、成貴高鐵和成都外環鐵路等重要線路便捷銜接,有力推進各層次軌道交通高效融合、管理協同、綠色發展,優化提升都市圈軌道服務水平和乘客出行體驗。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