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以前不都是事兒,現在都成了事兒

孩子小事情惹了大麻煩

2023年03月22日09:39 | 來源:北京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孩子小事情惹了大麻煩

  能上學了,春天來了,校園裡的活動多起來了。近期,校園安全問題又敲起警鐘。孩子們有意或無意間的一個小動作都有可能造成傷害事故,既傷害同學的身體健康,也傷害孩子們之間的友誼。

  親密地玩耍,小伙伴摔斷牙

  “不許動!”下課后,曉曉剛走出教室就被身后的同學拍了一下肩膀,聽聲音她知道這是好友平平。從一年級到三年級,兩人關系一直很親密,開玩笑是家常便飯。

  曉曉一蹦跳到了門外,立刻跑起來,“嘿嘿,你抓不住我。”她邊跑邊扭頭向小伙伴“示威”。平平也跟著跑起來,但一想到老師不讓在樓道內追跑打鬧,平平就沖曉曉喊:“別跑了,在樓道裡不許跑!”曉曉聽到后想要停下來,不料腳下打滑,整個人往前扑了出去,嘴撞到了樓梯扶手上,撞斷了一顆牙。

  曉曉的父母心疼不已,把平平和其家長訴至法院,認定是平平的“惡作劇”造成自家閨女受傷甚至“毀容”,要求對方賠償。

  平平父母認為,曉曉摔倒是她自己不遵守學校紀律奔跑導致,平平不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法院審理認為,平平課間在曉曉身后用手輕拍其背部,曉曉遂向前跑,平平在后跟跑,后曉曉摔倒受傷,上述行為屬於同學間的玩鬧且未超過必要限度,不屬於侵權行為,且與曉曉摔倒受傷之間不存在直接因果關系。據此,法院沒有支持曉曉一方的訴訟請求。

  ■警示

  樓道打鬧危險系數高

  玩是孩子的天性,但由於身心發育不成熟,他們很難把握“玩”的尺度,經常會在追逐玩鬧時引發意外事故。特別是樓道內相對狹窄,有時還會有水跡導致地面更加濕滑,並且樓道內可能還有敞開的窗戶,這些都增加了危險系數。孩子玩鬧中一個不注意,可能就會出“大事”。

  為避免學生之間因嬉戲、玩耍造成傷害的悲劇發生,法官建議學校要依法履行安全保障義務,安全提示、危險消除、提供救助等行為應積極、及時、得當,不斷加強對在校學生人身安全日常管理,具體包括:確保學校的各種教學設施設備符合安全要求﹔為學生創造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對地面濕滑、設施損壞等安全隱患通過張貼標語、設置警示線或放置標志物等方式提醒學生注意,並及時予以清理或修復﹔完善安全規章制度,引導學生有序開展課間活動,明確向學生指出追逐打鬧存在的風險,並定期就相關安全事故進行宣講,不斷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時刻謹記安全第一﹔當學生受傷后應及時送醫並通知家長。

  一根“鉛筆”,扎壞同學眼

  “啊!”一聲慘叫從四年級(2)班裡傳了出來,小雨捂住雙眼,痛苦地蹲在地上,一旁的小林和小陽都愣在原地,小林手中還緊攥著一支削尖的鉛筆,兩個孩子都一臉惶恐。

  原來,課間時,小林、小陽、小雨三個孩子圍在一起觀看電腦課件,小林看完后想要翻頁,小陽沒有看完便不讓翻,一言不合,兩個人推搡起來。此時,小陽手中正好拿著一支鉛筆,便當做“武器”和小林爭執起來,小雨作為小陽的好友也參與其中。閃躲中,鉛筆劃傷了小林的脖子,這一下激怒了小林,他搶過鉛筆扎向小陽,小陽躲開,小林順勢一揮,結果筆尖扎到了小陽身后小雨的眼睛。

  小雨被送醫救治,經診斷,小雨右眼外傷性白內障、右眼鞏膜裂傷。先后進行兩次手術治療后,經鑒定,小雨右眼損傷構成九級傷殘。

  小雨的父母認為,小林和小陽的打鬧行為是造成小雨眼睛受傷的直接原因,要求兩人承擔賠償責任。

  法院審理認為,小陽對在同學們近距離圍觀的情況下揮動鉛筆,可能造成周圍同學傷害的結果理應有所認知,仍手持鉛筆制止小林動電腦,以致鉛筆劃傷小林的脖子,進而導致小林在爭搶鉛筆的過程中不慎將小雨扎傷,小陽的行為與小雨受傷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同時,小林在搶奪鉛筆的過程中不慎將小雨的眼睛扎傷,是導致小雨眼睛受傷的直接原因﹔而小雨未嚴格遵守課間紀律,對受傷也有過錯,應自擔部分損失。最終,法院判決小陽和小林根據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警示

  危險文具“藏殺機”別亂用

  如今的文具五花八門,但是很多文具都暗藏風險,家長們一定要關注孩子的鉛筆盒、文具袋,別讓危險文具成為威脅孩子和同學的“凶器”。

  “有一種號稱‘百變磁力筆’的網紅文具,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法官提示,這種筆除了書寫,還能利用磁鐵部件,“百變”各種造型,比如機器人、小狗、自行車等,很受小朋友歡迎。據媒體報道,經監管部門進行質量安全檢測,這種帶有高磁通量的磁性小零件如不慎被兒童吞下,可能導致窒息、腸阻塞或穿孔等傷害。

  在法院審理的一些案例中,下面這些文具也“暗藏殺機”:一種“多功能自動鉛筆”,從外觀上看就是一支普通的自動鉛筆,可是拔掉尾端筆帽就能推出明晃晃的美工刀﹔還有“超香橡皮”大多使用了工業香精,其香料內的甲醛、苯都超標,長時間使用會導致頭痛、身體乏力,且孩子啃咬后可能會慢性中毒﹔另外,修正筆、熒光筆等文具普遍含有熒光劑,同樣對身體有害,也不建議讓孩子使用。

  老師和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安全使用文具,時常教育孩子,同學之間應當互幫互助、團結友愛,遇到矛盾時先和平溝通,盡量避免擴大矛盾、發生肢體沖突,更不要把文具當“武器”,造成更大的傷害。

  “一臂之力”,誤傷好友脊椎

  在五年級的一次體育課上,學生們正練習坐位體前屈。康康用盡渾身力氣也沒有達到及格線,一旁的安安替康康著急。他站到康康身后,“我來助你一臂之力吧。”康康點頭答應。安安在康康的后背發力向前一推,這一下子讓康康多推出2厘米,及格了!不過,由於安安用力過猛,康康的后背當時感到一絲疼痛。在學校沒當回事,可第二天,康康后背疼痛加劇,甚至難以下床。送到醫院檢查,康康被診斷為腰椎間盤膨出、軟組織損傷。這時,康康才把體育課上的事情告訴了家長。

  康康媽媽要求安安的家長賠償,但是對方認為,安安出於好心,為了幫助康康完成測試達標才動手“幫忙”,沒有惡意,而且小孩之間身體接觸很正常,不會造成康康那麼大的傷害。

  雙方協商未果,康康將安安訴至法院。

  法庭審理認為,根據查明的事實,安安的推壓行為是導致康康腰部受傷的直接原因,二者存在一定因果關系,安安應對康康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同時,康康同意在做坐位體前屈動作時安安為自己推壓后背,對風險的預判存在疏忽,也應自擔一部分責任。

  ■警示

  體育課上適度互動別越界

  孩子們喜歡上體育課,課上能和同學一起踢球、跳繩,好不快樂。但是,體育活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尤其是一些對抗性活動,稍不注意可能就會造成傷害。

  學校應該提供安全的活動場地和體育設施,設定符合同學們年齡、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在開展體育活動前,老師應詢問並密切關注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狀態,並時刻關注、指導同學們的活動,一旦發生傷害事故,應及時將受傷的同學送到醫院並通知家長。春季是流感高發季節,學校更應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體育課可以從“找狀態”開始教學,幫助學生安全健康地進行體育活動。

  學校還應指導學生如何正確上體育課,掌握運動前熱身、科學鍛煉、避免損傷等相關知識。例如穿著合適的運動服裝,穿戴必要的運動裝備,不佩戴鋒利的胸針等飾物,運動后適量、緩慢飲水等。同時,在進行體育鍛煉前,提醒學生結合自身身體情況合理預估體育活動風險,妥善採取安全保護措施,並嚴格遵守活動規則,即使是出於好意的“助人”也不可越界,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北京晚報記者 高健)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