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鳳山下的蜂巢能源:一條亮麗的鋰電產業新賽道

10月31日,遂寧經開區棲鳳山下人流如織,喜氣洋洋。這是一個促進遂寧產業能級躍升庄嚴而盛大的日子,有中國動力電池“黑馬”之稱的蜂巢能源,在這裡竣工投產。遂寧經開區產業競進的沙盤上,又增加了一條光鮮亮麗的鋰電新能源產業新賽道。
作為市委、市政府的“1號工程”、四川省重點工程之一的蜂巢能源遂寧工廠,即將見証遂寧經開區鋰電產業發展的遂寧時代、中國時代和世界時代。這三個維度的鋰電刻表,見証著遂寧新能源產業大資源、大規劃、大產業、大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遂寧的蜂巢
不懼艱難開啟產業發展新賽道
常州與遂寧,一個在長江下游,一個在長江上游,因“長江經濟帶國家產業發展計劃”結緣,遂寧與東部的江蘇、常州建立了血脈相連的產業互動聯系。
2021年年初,蜂巢能源的觸角延伸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處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黃金節點的遂寧經開區,成為其走出常州總部的一家在建工廠所在地。
遂寧擁有50多家鋰電企業,規上企業就達30多家,其中天齊鋰業享譽國內外。遂寧眾多的鋰電產業多數集中在鋰電產業前端,產業鏈條並不完整。
遂寧渴望鋰電產業終端大型企業,蜂巢能源擴張的脈搏與遂寧鋰電產業的飛速發展同頻共振。當年1月27日,蜂巢能與遂寧經開區成功簽約。
這一消息為遂寧鋰電產業注入強勁動力。
遂寧的鋰電江湖,一時在“帶頭大哥”的引領下,吃下了鋰電產業能級躍升的定心丸。
15年前,遂寧市委、市政府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1號工程”,傾全市之力開拓電子產業賽道,如今取得了輝煌成就。
蜂巢能源遂寧工廠作為遂寧建市以來的第二個“1號工程”,足以看出其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簽約之后,蜂巢能源緊張開建,開啟了史無前例的“經開速度”——
第一天簽約,第二天注冊﹔提前一月制定推進方案,落實到每一天,每一個人﹔項目推進小組不停攻堅克難,小組會議多達20多次﹔成都、遂寧、常州三地多次視頻連線,解決施工疑難,9天內完成環評......
N次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數個辦不到變成了辦得到!遂寧速度、蜂巢能源速度,加上上海寶冶速度,促成了蜂巢能源遂寧工廠建設耀眼無比的“加速度”。
好事多磨,建設過程中還遭遇“三重難”——
首先是沒有完整的施工圖紙,令施工方上海寶冶遭遇“第一重難”。以秒計時、以分鐘計程的遂寧頭號工程,就此開工。
這是蜂巢能源走出總部、面向全國布局的重要一步。圖紙前后改動上千次,特別是15號建筑,之前確定的是一層,后來因為智能機器人的加入,需要設計三層。為解決機器人操作同頻共振對建筑的危害,需要增加鋼結構,調整施工路徑。
原來做的基礎就必須推倒重來。300多份修改文件,1000余條修改,對於曾經參與鳥巢、迪拜超豪華跑馬場建設的機械狂魔上海寶冶來說,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客戶的需要,作為代建方的遂寧經開區,都必須一一滿足。而遂寧經開區解決問題的方式,竟然如此“直接而高效”——現場處置。
現場研判,現場體驗,現場梳理,現場解決。“從入場到建成,100多次現場會議,讓所有參與解決問題的干部都成了泥腿子,都晒得黑咕隆咚。”施工經理楊杰說。
趕工到7月,遂寧突然遭遇歷史罕見的超高溫天氣,連續45天高溫,40℃以上高溫近10天!第二重難比第一重更讓人頭痛。
這樣的高溫環境,按常規必須停工。但動力電池產業正處在飛速發展的風口,簽約工期要求必須按時交付。怎麼辦?遂寧經開區果斷拍板,一刻也不能停工,工地現場搭棚作業。
於是,工地上出現“工人在哪裡,蓬就搭建在哪裡”“工程進展到哪裡,蓬就支撐在哪裡”的景象。
9月20日,遂寧繼成都、南充之后,又突然遭遇重大疫情。設備運不進來,人員無法流動。整個遂寧按下暫停鍵,蜂巢工地難道就此停工?
前兩重難還可以克服,這一重難卻讓人的心情墜至冰點。
貨車貼著封條前行,貨物下車人不下車﹔施工突擊隊深夜打圍,彰顯上海寶冶的國企擔當﹔疫情之下封閉施工,沒有出現一例疫情……
建設過程中,省市區領導多次現場督導,現場解決各類難題100多項。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是遂寧經開區繼電子信息、食品飲料、機械裝備之后的第四條產業賽道。把龍頭企業蜂巢能源捧在掌心,讓這條賽道越跑越寬、越跑越遠,這既是全市人民的心願,也是市委、市政府的殷切期盼。
蜂巢能源遂寧工廠竣工投產當天,各路資本聞訊趕來。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建信投資、郵儲銀行、農業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在遂寧萬豪酒店與蜂巢能源遂寧工廠簽約70億元銀團貸款。同時,蜂巢能源正謀劃上市,掘金資本市場,布局中國、走向世界的步履更加鏗鏘有力。
中國的蜂巢
產業風口上的一匹“黑馬”
長城汽車2012年起開展電芯預研,到2016年成立動力電池事業部,再到兩年后獨立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蜂巢能源遂寧工廠負責人霍保立都一一見証並參與。
10多年來,他從當初的一名默默無聞的打工者,逐漸成長為一名敢打硬仗的蜂巢能源管理干部之一。
“因創新而前進。”這是蜂巢能源的創業理念。這一理念已滲入到每一位蜂巢人的骨髓。
面對強勁的市場需求,處於行業風口的蜂巢能源認為,“技術和研發是基本盤,制造與產能是關鍵手,隻有不斷革新工藝,嚴苛把控過程,把‘AI智能’發揮到極致,才能突破行業痛點,打通創業堵點,不斷完善產業鏈,實現創新研發起跑。”
蜂巢能源掌舵人楊紅新認為,創新分為顛覆式創新和傳統創新,顛覆式創新往往發生在主流技術路線的邊緣,找到一個新的增長點創造第二曲線。“蜂巢既要堅持鐵鋰和三元這樣的原有主航道,持續微創新和強化,把它做大做強,然后快速開啟第二曲線,又要快速地把無鈷、L6長薄電池放大量產。兩條曲線同步推進,創新推動。”
除已經投產的遂寧基地之外,其他11家工廠也將陸續竣工投產,這將大大緩解蜂巢能源的訂單壓力。其中遂寧基地所生產的電池,全年可以滿足30萬台整車電池裝配。
從2018年成立公司到現在短短的4年時間,蜂巢能源乘上新能源汽車的風口,布局國內、拓展歐洲市場並謀劃上市,其業績可圈可點,成為動力電池領域的一匹“黑馬”。
“蜂巢能源遂寧基地,總投資95億元,佔地近700多畝,項目投產后年產值170億元,用工估計5000多人,主要生產短刀電池、無鈷電池、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是遂寧經開區體量最大、用工最多、產值最高、科技含量最強的企業之一。”
上游有射洪市天齊鋰業等鋰電新材料龍頭企業,下游有遂寧經開區蜂巢能源等鋰電池終端企業,遂寧佔位鋰電賽道,“世界鋰都”熠熠生輝、光彩照人。
蜂巢能源的行業夢想與遂寧鋰電的產業夢想,其豪情壯志十分契合。
“蜂巢能源的優勢在於獨特的發展路徑,強大車企的鼎力支持,敢想敢沖敢試的勇氣,專注專業的科研態度。”置身於熱血噴涌的創業團隊,霍保立和董事長楊紅新一樣,有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氣質。
《遂寧市十四五鋰電產業發展規劃》制定了新的發展目標:加快建設“世界鋰都”,到2025年,全市鋰電產業營業收入力爭超過1000億元。
遂寧的自信既來源於鋰電材料的話語權,其中天齊鋰業是全球最大的礦石提鋰企業,也是國內電池級碳酸鋰的最大供應商,更來自於蜂巢能源等下游企業的快速聚集,初步形成了“鋰礦—材料—電池—終端—回收”產業循環格局。
世界的蜂巢
遂寧綠電助力開辟國外市場
歐洲國家對綠電的嚴苛要求及鋰電產品綠電溯源,是當初促成蜂巢落戶遂寧經開區的重要考量。
四川3000多條河流產生的水電輸送全國,富集的綠電資源、鋰業資源為鋰電產業注入源頭活水。
2021年5月,蜂巢能源正式進軍歐洲腹地,成為繼寧德時代和孚能科技之后,我國第三家參與動力鋰離子電池全球市場布局的知名企業。11月17日,蜂巢能源與德國薩爾州聯合宣布,蜂巢能源正式選定薩爾州建設電池廠,包括電芯模組廠和模組PACK兩個廠,總投資20億歐元,電芯模組廠將於2023年年底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后預計可滿足30萬至50萬輛電動汽車所需的動力鋰離子電池。
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部長PeterAltmaier與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分別通過視頻遠程祝賀雙方達成合作。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表示,歐洲項目的簽約落地,正式開啟了蜂巢能源國際化新時代。
作為動力鋰離子電池領域的新勢力,蜂巢能源也憑借其強勁的實力,俘獲了歐洲知名車企的青睞,將為其旗下全球電動汽車配套,項目全生命周期內採購量預計超過7GWh。此外,據蜂巢能源銷售總監MaximHantsch-Kramskoj透露,公司正與其他幾家歐洲汽車制造商就電池供應協議展開談判。
蘇州大學教授沈健長期關注、研究遂寧與蘇州、吳江等地的產業發展。
沈健對蜂巢能源落戶遂寧經開區表示熱烈祝賀,他說:“遂寧要緊緊抓住三個方面,在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方面發力:一是重視人才,引進專業人才,籌辦鋰電相關專業學校,因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二是加快企業上市融資步伐,通過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三是政府要讓‘才’和‘貝’有機結合起來,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為區域發展帶來滾滾‘財’源。”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蔡學東說,遂寧將依托蜂巢能源等龍頭企業,大力構建鋰電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條生態圈,通過鋰電新能源終端應用場景開發,帶動前端產業發展,不斷拓展相關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加快提升產業影響力,打造立足川渝、配套全國、輻射全球的“世界鋰都”。
遂寧經開區主要負責同志表示,蜂巢能源竣工投產標志著園區鋰電產業發展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將聚焦主責主業,全力以赴支持企業迅速實現從竣工投產向滿工滿產,著力培育蜂巢能源成為全市“低碳鋰都”的龍頭企業、骨干企業。同時,我們還將圍繞“鏈主”企業加強招商引資,進一步延鏈補鏈,不斷做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為全市“拼經濟、搞建設”貢獻園區力量!(李鴻君)
來源:遂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