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四川廣安:文旅融合 不負身邊的“詩和遠方”

2022年10月12日13:10 | 來源:廣安在線
小字號

原標題:文旅融合 不負身邊的“詩和遠方”

  【數說成效】

  ●近年來,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2個、國家鄉村旅游重點鎮(村)4個、天府旅游名縣1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1個,1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新增6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完成寶箴塞、褒先寺等文物維修項目25處。

  ●全市包裝儲備文旅項目127個,總投資347億元﹔招引項目53個,簽約金額200余億元﹔52個重點文旅項目完成投資超200億元,構筑起以項目為支撐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廣安文藝工作者用心用情抓文藝創作,累計創排精品大劇7部,創作文藝作品500余件,獲省級以上獎項28件。

  ●創新推出“周末大舞台”群眾文藝演出活動46場,惠及群眾10余萬人次。舉辦鄧小平故裡文化惠民券活動283場,惠及群眾45萬余人次。開展“唱支山歌給黨聽”“萬人賞月誦中秋”等大型群眾文化15場次,參與群眾43萬人次。

  【十年大事記】

  ●2013年,鄧小平故裡旅游區成功創建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2016年10月16日,心裡程教育·2016廣安國際紅色馬拉鬆賽正式開賽,標志著廣安成為國內首個以“紅色”為主題的國際馬拉鬆賽事舉辦地。

  ●2017年,規劃建設武勝白坪—飛龍鄉村振興示范區,全力探索農旅結合新路子。

  ●2019年,中共廣安市委、廣安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旅游強市的實施意見》,開啟文旅融合發展新征程。

  ●2019年2月4日,宕渠雙竹連響舞蹈隊登上央視春晚舞台,參演歌舞《點贊新時代》,讓廣安本土文化得到全國人民的認同和肯定。

  ●2019年12月,川劇《南海李准》榮獲省第15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助推廣安戲曲創作邁入一個嶄新時代。

  ●2020年9月,羅捷獲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填補了廣安曲藝界在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的空白。

  ●2020年10月,2020年四川省鄉村藝術節在武勝縣舉行,文藝匯演吸引1.5萬余名游客現場觀看,線上線下參與活動人數超過2258萬人次,廣安文旅再次大放異彩。

  ●2021年,“廣安鄉村親子研學之旅”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文旅部聯合發布的“體驗脫貧成就·助力鄉村振興”鄉村旅游學習體驗經典線路。

  ●2021年11月,市第六次黨代會鮮明提出,要“亮山亮水亮文化”、堅定“做活文旅”。

  ●2022年1月,以柴雲振故事為題材的大型原創話劇《平凡英雄》在成都首演。

  ●2022年4月,廣安市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會議召開,會議發布了《關於加快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首次提出構建“兩核一區三帶”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

  “打卡”紅色景區、暢游鄉村景點、享受門票優惠……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我市為游客奉上了豐富多彩的文旅系列活動,在激活假期市場的同時,進一步擴大了廣安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知名度和影響力。

  “端”出系列文旅“大餐”,讓市民共享文旅成果,已成為我市每年歡度國慶的“必需品”,而這只是我市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廣安納入全省首批5大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鄧小平故裡旅游區入選國家發改委、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2個、國家鄉村旅游重點鎮(村)4個、天府旅游名縣1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1個,1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新增6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完成寶箴塞、褒先寺等文物維修項目25處……一件件亮眼的文旅“成績單”,折射出逐步深度融合的文化旅游產業,正日漸成為助推我市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支柱產業。

  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詩意共遠方。10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優勢文旅資源,緊緊圍繞文化、旅游、文物保護等各項工作,積極構建文旅融合“大格局”,推動全市文化和旅游事業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邁出新步伐。

  夯實基礎 文旅融合漸入佳境

  “這裡環境優美,服務熱忱,帶孩子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再合適不過。”今年國慶期間,重慶游客許茂山帶著孩子把廣安耍了個遍。而最讓他流連忘返的,還是鄧小平故裡旅游區。“偉人故裡,真是不虛此行!”他感嘆道。

  作為廣安紅色旅游的“王牌”景區,鄧小平故裡旅游區在打好紅色旅游牌的同時,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環境更美、設施更全、服務更好。”作為土生土長的廣安區協興鎮人,居民王芳用三個“更”來形容景區的變化。

  近年來,鄧小平故裡旅游區深入實施提質工程,對環境綠化、旅游線路、講解服務、場館改造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升級,並以景區周邊區域和環景區周邊鄉鎮為重點,高水平打造翰林院子、北山小學堂等鄧小平青少年活動遺跡系列景點,景區景點形象和舊居舊址氛圍進一步提升。

  項目是發展之基。文化旅游產業要實現大發展,離不開一個個項目的支撐。如何推進文化和旅游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廣安的做法是:堅持項目建設,夯實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基礎。

  我市利用文旅資源的優勢,聚焦康養旅游、文旅融合、鄉村旅游等重點領域,統籌推進項目建設。大力推進紅色旅游勝地建設,我市被納入全省首批5大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鄧小平故裡旅游區入選國家發改委、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打造黑龍峽漂流、華蓥山礦業公園、岳池低坑瀑布等網紅打卡地38個,建成神龍山美食街、華蓥市江南裡·天上街市等文旅特色街區10條。

  軟件硬件齊頭並進。市民廣場文化綜合體、鄧小平故居陳列館等標志性文化設施全面建成,市博物館新館、各區市縣城市文化綜合體建設加快推進,武勝縣創建為全省首批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縣,岳池縣廣電“建、管、用”模式在全省推廣,兩個單位被評為“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等。

  近年來,全市包裝儲備文旅項目127個,總投資347億元﹔招引項目53個,簽約金額200余億元﹔52個重點文旅項目完成投資超200億元,構筑起以項目為支撐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牽手重慶 合力打造精品旅游線路

  不久前,《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正式出台。為加快落實《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市委六屆五次全會明確提出,通過做響做亮鄧小平故裡、華蓥山旅游兩大品牌,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節點。

  “廣安作為四川距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地級市,合作開發文旅資源,把旅游景點串點成線,可以進一步擴大區域旅游的影響力。”在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胡連登看來,廣安60%的游客來自重慶,加強與重慶毗鄰地區的文旅合作是應有之義。

  事實上,廣渝文旅合作由來已久。早在2020年,廣安與重慶市渝北區、合川區、長壽區等地聯合推出6條文旅特色精品線路,整合文旅資源,豐富線路產品。6條線路單獨為題,涉及紅色文化、生態康養、鄉村旅游、尋古探秘、歷史文化、精品環線6個方面,涵蓋了鄧小平故裡旅游區、華蓥山景區、合川釣魚城等熱門景點,攜手共迎天下賓客,共贏發展良機。

  牽手重慶,廣安還和重慶聯合推出了“渝廣區縣聯動,共推文化旅游”惠民政策,活動聯合重慶市渝北區、長壽區、潼南區、墊江縣等地,16個3A級以上收費景區參加此次活動,共同推出景區門票、住宿、游玩、餐飲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區市縣和重慶毗鄰區縣的合作也在不斷升溫。岳池縣與合川區將岳池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園區與合川釣魚城、淶灘古鎮等旅游景點共同宣傳推介,共同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線路。鄰水縣、達川區、大竹縣、開江縣與重慶市梁平區、墊江縣簽署了《共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進川東北、渝東北地區一體化發展,共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

  同時,經過多次與重慶市文旅委對接,兩地就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達成多項共識。其中包含,渝廣雙方共同努力,整合紅岩聯線、小平故裡、華蓥山等區域重要紅色旅游資源,打造國家紅色旅游示范﹔將廣安納入重慶主城都市圈文化旅游聯盟,依托聯盟平台組織開展文旅形象宣傳、線路產品推廣等活動,共推小平故裡—紅岩魂紅色旅游、大華蓥山生態旅游、大嘉陵江山水人文旅游等精品線路﹔共同推動華蓥山寶鼎、大洪湖、五華山等跨區域資源開發,聯手打造嘉陵江生態文化旅游帶。

  市第六次黨代會鮮明提出,要“亮山亮水亮文化”、堅定“做活文旅”。今年4月,廣安市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會議召開,會議發布了《關於加快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首次提出構建“兩核一區三帶”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廣安將把握國家重大戰略機遇,搶抓文旅產業發展風口,堅定不移做活文旅,力爭通過五年努力,基本建成文化強市旅游強市,實現旅游總收入和精品景區、規模以上文旅企業數量‘三個翻番’。”胡連登說。

  惠民利民 共享文旅發展成果

  “血戰朴達峰,殺敵百人身負重傷,傷愈隱姓埋名,默默奉獻造福鄉鄰,柴雲振就是新時代的英雄,更是我們廣安人民的驕傲。”今年國慶期間,在岳池縣白廟鎮魯班跡村的柴雲振生平事跡展陳中心,觀看完柴雲振的生平事跡,岳池游客王麗由衷感嘆道。

  今年1月,以柴雲振故事為題材的大型原創話劇《平凡英雄》在成都首演﹔6月,該劇在廣安巡演,在社會引發熱烈反響。

  近日,“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七一勛章”獲得者、魏巍新聞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原型之一、川籍戰斗英雄柴雲振生前照片榮耀入展。

  建館、演出、入展……以柴雲振生平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正是我市文化惠民、做活文旅的生動寫照。

  文化是城市的底色,旅游則是文化的載體。近年來,依托悠久的歷史積澱和厚重的文化滋養,廣安文藝創作百花齊放、碩果累累。

  近年來,結合自然美景和風土人情,廣安打造的第一部城市印象劇《千年一吻》成功首演﹔展示清末愛國將領鄰水人李准收復東沙島、巡視命名西沙群島的愛國主義壯舉的大型歷史川劇《南海李准》,獲得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紅色文化題材大型音樂劇《雙槍》,展現了新中國成立前夕華蓥山革命先輩艱苦卓絕、英勇頑強的戰斗,塑造了“雙槍老太婆”的英雄群像。大型紅色題材曲藝劇《紅杜鵑》,通過曲藝藝術傳遞歷史記憶,再現了“岳武起義”中雕版藝人刻印革命宣傳品、以生命和信念守護革命火種的故事,展現了革命先輩不忘初心跟黨走的理想信念。

  廣安文藝工作者用心用情抓文藝創作,堅持文藝作品源於生活、服務群眾,累計創排精品大劇7部,創作文藝作品500余件,獲省級以上獎項28件。2019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一支來自前鋒區的舞蹈隊手持雙竹連響歡快起舞,這是廣安的節目首次登上央視春晚舞台﹔舞蹈《刻·春秋》、清音《小姑出嫁》、川劇小戲《信仰》獲四川省群星獎﹔川劇小戲《信仰》、諧劇《我也來相親》、美術作品《篆刻》也在各種省級比賽中獲得大獎﹔《雪花飄飄》《連響張興發》《米香粉香》《田莽子脫貧記》4部作品入圍全國第十九屆群星獎復賽,入圍作品數量排名全省第一﹔川劇《南海李准》、廣場舞《我們的年代》、音樂劇《雙槍》也在各種省級比賽中獲得大獎﹔2021年,市文化館創作的建黨百年主題歌曲《七彩七月》入選首屆“四川省十大歌曲”﹔岳池縣曲藝工作者羅捷獲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

  為豐富農村居民文化生活,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市還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創新推出“周末大舞台”群眾文藝演出活動46場,把舞台交給群眾、把話筒交給群眾,讓群眾每周都能看到文藝演出,惠及群眾10余萬人次。舉辦鄧小平故裡文化惠民券活動283場,惠及群眾45萬余人次。開展“唱支山歌給黨聽”“萬人賞月誦中秋”等大型群眾文化15場次,參與群眾43萬人次。

  文旅融合,“融”出廣安文旅一片新天地。我市將乘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出台的東風,打好文化牌,走好文旅融合路,為加快建設文化旅游強市,奮力書寫嶄新篇章。(廣安日報記者 龍俊帆)

(責編:彭茜、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