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戰疫,為人民逆行
——宜賓市翠屏區人大抗疫工作側記

金秋的9月,宜賓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翠屏區是本輪疫情爆發的中心區域,形勢異常嚴峻,城市生活被迫按下了“暫停鍵”陷入一片靜默。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讓酒都煙火再現、繁華依舊,翠屏區各級人大和人大代表奔赴一線,與全市人民一起同心抗疫、共克時艱,留下了一幀幀堅守的畫面,一幕幕暖心的瞬間。
逆行赴戰,是使命在心、責任在肩的人大擔當
“醫療組,醫療組,從醫院轉移過來的群眾都已經入住了嗎?收到請回話!”
“已經入住了,但洗漱用品還沒送到,請綜合保障組抓緊安排人員送來。”
“收到,這就安排人員送來。”
“點長,點長,有一輛公務車送了兩位大姐到大門處,說是政府給病人請的護工,請問是否放行?”
“安保組,人員信息我已經發送過來了,請你們核對身份,確認無誤后放行。請醫療組注意辦理手續,引導護工到指定房間,指導她們做好防護措施!”
深夜裡,宜賓六中魯能校區臨時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的辦公區內充斥著對講機的呼叫聲、手機的接打聲、人員往來的腳步聲、電腦鍵盤的敲擊聲,多名翠屏區人大機關的干部正與醫務人員、志願者們全力開展中高風險區轉移群眾的接收工作。
一段時間裡,隨著陽性確診患者數量激增,迅速轉移部分中高風險地區群眾和密接人員,全力控制疫情傳播范圍、阻斷傳播途徑成為了整個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面對數千群眾的大轉移,全市上下“一盤棋”在各縣區設立了數個臨時醫學隔離觀察點,宜賓六中魯能校區、宜賓八中C區便在此列,嘉思酒店、雲汐酒店兩個固定醫學隔離觀察點更是滿負荷運轉。而這四個醫學隔離觀察點均由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或副主任擔任區級點長牽頭負責,十數名區人大機關干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義無反顧的奔赴“火線”,駐點承擔起綜合協調、消殺保潔、后勤保障等各項具體事務,確保了隔離觀察點有序運轉。
疫情爆發后,翠屏區人大常委會在區委領導下全面融入抗疫大局,一方面號召全區各級人大代表積極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組織人大干部奔赴各個戰場。區人大常委主任和三位副主任率先垂范,每人牽頭負責一個隔離觀察點、對口指導聯系一個鎮(街道),深入中高風險區域現場督導、協調調度各項工作。區人大機關干部紛紛請纓赴戰,有的進駐“追陽”小組,有的參與高風險地區人員轉運,有的支援聯系鄉鎮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有的在所居住的封控小區就地轉化為志願者……他們勇挑重擔、向疫而行,在關鍵時刻展現出了人大的擔當和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很有幸,這一仗我們不曾缺席,始終在一線!”區人大常委會監察司法和社會建設工委主任、六中隔離觀察點駐點點長王清有感而發的說道。
鏖戰堅守,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體現
“等會兒還是我值班,大家要提前准備好全員核酸檢測,5點鐘准時到崗,今天無論如何都要在第一時間將採集到的樣本送檢,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嗎?沒有就抓緊准備,爭取抽空休息一下。”凌晨2點過,區人大代表、白沙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羅小瓊在安排好工作,待所有人離開后,強忍的淚水瞬間奪眶而出。
作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負責人,羅小瓊一直工作在最前線,全員核酸檢測、環境消殺、調配防疫物資、統籌醫務人員,所有社區防控的核心工作幾乎都有涉及、都有參與,她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累了席地而坐、餓了就吃泡面,每天隻能休息兩、三個小時,是別人眼中的“鏗鏘玫瑰”。但鮮有人知的是,羅小瓊的母親在疫情期間去世了,她無法回家盡孝隻能含淚堅守崗位。
疫情就是一場“大考”,考驗著各級黨委、政府,考驗著基層組織和基層干部,也考驗著各級人大和人大代表、人大干部,考驗著所有人,尤其是疫情形勢最為嚴峻、“戰疫”最為膠著的時候,在靜默的城市、巨大的壓力、疲憊的身心下,更考驗著全市上下抗疫的決心和毅力。翠屏區各級人大代表、人大干部始終咬緊牙關,鏖戰疫情、同城堅守。
區人大辦干部王禮斌在高風險的濱江國際小區專班工作,因接連熬夜參與轉移群眾等工作病倒在崗位上﹔區人大代表、舊州小學校副校長張龍琴與丈夫響應號召,攜手到社區擔任志願者,留下了16歲的大兒子在家照顧4歲的小兒子﹔區人大代表、白沙灣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周奎,主動申請進駐高風險的青年城小區負責疫情防控工作,堅持疫情不退絕不離崗﹔區人大代表楊民在封控小區連續奮戰多日,直接累得坐睡在小區椅子上……在過去的20多個日夜裡,人大代表、人大干部與所有抗疫人員一起舍小家、顧大家,用腳步丈量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汗水浸濕了衣衫,聲音沙啞了喉嚨,熬夜疲憊了身心,用長時間高強度的付出,換來了抗疫的銅牆鐵壁。
“在疫情面前,我們都是平凡者,卻也都是堅守者,隻要我們守住了,群眾就是安全的,因為我一直堅信宜賓必勝,隻要熬下去疫情終將過去。” 出院后的區人大辦干部王禮斌堅定地說。
微光如炬,是根植於民、服務於民的生動詮釋
“我因做化療手術后15天未換藥有感染風險,需要到醫院拆除化療輸藥管……”“我需要去高縣拿藥,但疫情封控不能離開小區……”
區人大代表申太華每天都會收到這樣的求助信息,協調車輛、尋找醫院、購買藥物、接送病人……,無論多困難、多麻煩的事情找到他,他都千方百計的以最快速度解決,卻婉言拒絕了所有群眾的“謝禮”。當問到為什麼面對問題“來者不拒”時,他說:“我是第一次被群眾推選為人大代表,沒有什麼工作經驗,但我知道一點,人大代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群眾有事情找到我,我就必須竭盡所能去幫助他們。”
在疫情籠罩下,城市處於非正常狀態,群眾生活有著諸多不便,抗疫工作也面臨著人手緊缺、庫存物資告急、車輛運輸受限等諸多困難,在翠屏區像申太華這樣的代表還有很多很多,他們竭盡所能的運用自身資源為民排憂紓困、支持抗疫一線。
市人大代表蔣龍聲向疫情防控指揮部捐贈了10萬枚雞蛋﹔區人大常委會委員盧維捐款捐物,並協調愛心企業向隔離觀察點、中高風險小區運送抗疫物資﹔區人大代表周勝亮主動到社區做志願者,並為剛做完透析的病人解決了住宿難題﹔區人大代表周步形組織公司員工到社區擔任志願者,協助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等工作﹔區人大代表歐貴英通過努力拉出了一支160名志願者服務隊伍、一支10人的黨員志願者巡邏隊伍、一支24人的網格服務隊伍﹔金秋湖鎮人大代表鄭昕群化身“電商老總”,每天在線收集群眾需求,免費為群眾配送必要物資……。
微光如炬,聚光如火。人大代表來自於人民、扎根於人民、服務於人民,面對無情的疫情,他們以不同的方式默默付出,踐行著“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庄嚴承諾,為抗疫的決戰決勝進一步營造了穩固、溫暖的大后方。
9月25日,宜賓全市實現確診病例社會面清零。
“在這場“大考”中,翠屏區各級人大和人大代表頂住了風浪,經受住了考驗,肩負起了責任。”翠屏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范建平深有感觸的說道:“如今,全市上下正加快推進全面復工復產復學,翠屏區也吹響了決戰四季度、大干一百天的號角,區人大常委會將依法履行監督職責,推動復工復產復學提速增效,鞏固著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繼續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吳逐陽)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