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大美涼山 見証巨變”遇見會理 遇見美好

2022年07月04日17:41 |
小字號

“會理會議”遺址。吳舒婷攝
“會理會議”遺址。吳舒婷攝

它是浸潤蜀韻滇風的絲路重鎮,是遍布奇觀異景的世外桃源,是聞名遐邇的中國石榴之鄉和攀西聚寶盆。四川會理,位於天府之南、彩雲之北,滄桑厚重的歷史文化和與眾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它的卓爾不凡。

千年古城  亦濃亦淡一畫卷

會理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始建於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有全國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衛城,城中心至今依然擁有為數眾多的較為完整的明清建筑。

古城以鐘鼓樓為界,形成“穿城三裡三、圍城九裡九”,以南北中軸線為主的“四街三關二十三巷”的棋盤式格局。城內的鐘鼓樓又名凌霄樓,始建於清雍正年間,被譽為“南來建州第一樓”,其“五星抱月”式樓頂為川西南所獨有。

漫步青石街上,一樓一底的青瓦栗色木板樓房琳琅滿目﹔縱橫交錯的小巷內,大量明清時期修建的民宅、寺廟、會館等星羅棋布。小小會理,城中有異景,巷裡藏乾坤。行走其間,在一磚一瓦上,能觸摸到會理最古老的脈搏﹔在一苔一蘚間,能聞聽到會理最久遠的傳說。

古城內還有檐牙高啄的拱極樓、狹長幽深的西城巷、翰墨飄香的金江書院、中西合璧的天主教堂……城郊則有綠樹掩映的白雲庵、地勢險峻的飛來寺等。穿會理古城而游,一如歲月滯留,人與時光和解。思念、鄉愁,故土、家園,古風、古韻,都在這一幅亦濃亦淡的水墨畫卷中。

長征精神  紅色文化照千秋

會理是紅色文化之城。

1935年5月,中央紅軍在會理皎平渡口成功搶渡金沙江,進一步鞏固了“遵義會議”的成果,留下了寶貴的紅色精神財富,播下了革命的火種。這段波瀾壯闊的史實,為會理人民留下了光照千秋的革命史跡和寶貴精神財富。

據統計,會理現存長征革命遺址11處,涵蓋了戰場遺跡、機構舊址、指揮部遺址、會議遺址、烈士墓碑、宣傳石刻、標語等多種類型的遺存,種類豐富、特征鮮明。

從皎平渡紅軍巧渡金沙江到獅子山戰役奪取通安,從圍攻會理古城到召開“會理會議”,會理境內形成了一條鮮明的紅色文化帶,既有雄偉壯闊的巧渡金沙江舊貌,又有修繕復原的“會理會議”遺址,更有紅軍長征過會理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今天,皎平渡紅軍渡江遺址和“會理會議”紀念地已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游景點和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一,紅軍長征紀念館成為了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皎平渡段建設也正有序推進中。

民俗風情  別樣最炫民族風

會理是多民族聚居地,但會理的少數民族風情跟周圍地區又有著很大區別。

會理小黑箐鎮白沙村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紅彝族文化的發源地,更是遠近聞名的歌舞之鄉。這裡的人們能歌善舞,有“會說話就能唱歌,會走路就能跳舞”的美譽。其濃郁的彝族文化風情、川滇地域特色獨具韻味,獨特的長號、嗩吶、山歌、敬攔路酒、蹢腳舞、篩糠等民族藝術和民間習俗聞名遐邇。

會理還有四川省唯一的傣族自治鄉——新安傣族自治鄉。傣族傳統的語言、藝術、文字、神話故事、織布工藝等傣族文化資源保存較為完整。在語言方面,村庄延續了以傣語進行交流的語言習慣﹔文字方面使用傳統傣文進行書寫和刺繡,留下了許多傣文作品﹔藝術方面有傣歌傣舞作為載體,不管是節慶活動還是日常的休閑娛樂,都會唱響傣歌、跳起傣舞,營造出深厚的藝術氛圍。神話故事主要以潑水節的由來、孔雀公主等故事最為人耳熟能詳,表達了傣族人對新生活和美好愛情的向往與追求。此外,傣族還有其傳統的織布工藝和手工藝,目前織布工藝已申報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在會理市車拉村還居住著300多從雲南遷徙而來的傈僳族人,他們在這裡繁衍生息,逐漸與當地人民融為一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傈家山村小寨。唱歌跳舞是傈僳族人民喜愛的藝術活動。用傈僳族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鹽不吃不行,歌不唱不行”。民歌幾乎成了傈僳族人民的“第二語言”,無論在各種生產活動中,或是婚喪嫁娶時,傈僳族都要唱歌,甚至告狀打官司或調解糾紛,也常採用唱調子的方式解決。近年來,車拉村的傈僳族已經把自己的歌舞搬上舞台,風格顯著的歌舞藝術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會理歷史悠久,從古至今,一代代會理人將有著鮮明個性的生產生活方式世代相傳,形成了有會理特色的文化體系,也成為歷史長河中浩瀚精深、燦若繁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截至目前,會理已分7個批次整理、收集、申報了省級、州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明確了所屬地區或單位及傳承人。會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分為傳統音樂、傳統技藝、傳統舞蹈、民俗、民間文學等,申報為省級、州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共38項。

綠色崛起  五色交輝繪畫卷

近年來,會理市立足區域資源優勢,深耕現代農業發展“實驗田”,著力打造“紅(石榴)黃(烤煙)黑(黑山羊)綠(生態林果蔬)藍(鄉村旅游)”五色農特產業新品牌,繪就因地制宜的多元化鄉村振興新畫卷。

會理南部區域多高原丘陵,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干濕季分明,是中國最佳石榴適宜區之一。這裡的石榴產量穩居全國八大石榴主產區之首,常年保持在74萬噸,產值高達58.5億元,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石榴之鄉”。一個個紅彤彤的大石榴,打開了群眾的“致富門”。目前,會理市正按照“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的思路,進一步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產業”。

中北部群山縱橫,氣候濕潤,22.3萬畝品質優良、素有“天府雲煙”美稱的山地清甜香型煙葉就產自其間。每年,6229萬斤黃燦燦的煙葉子讓煙農收入10.2億元,儼然成了發家致富的“金葉子”。

地處會理市西南部的小黑箐鎮依托豐沛的水資源、肥沃的土地和清新的空氣,沿矮郎河流域由外到內種植茭白14000畝,形成了萬畝茭白產業園區,種植的茭白品質優良、口感鮮嫩。2020年成功申報“省級農業示范園區”,是四川省唯一一個茭白種植園區,全國海拔最高的種植區域,園區產值達到1.7億元,2022年成為省級園區儲備項目和涼山州高質量發展儲備項目。

全域宜牧讓會理成為了建昌黑山羊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風格獨特、營養美味的黑山羊讓人垂涎欲滴,每個會理人年均能吃掉黑山羊近3隻。作為全國牛羊生產和生豬調出大縣,生豬出欄84.74萬頭,產值23.3億元﹔黑山羊出欄56萬隻,產值11.5億元﹔牛出欄3.26萬頭,產值5.86億元正在向“雙兩百萬”目標邁進。

全域宜林讓會理成為了全國木本油料特色區域示范縣,以核桃為主的“1+X”生態產業面積達100萬畝,產值50億元。依托林木產業基地建設田園綜合體,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省級鄉村旅游示范縣,將藍天白雲變為資源優勢,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

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會理種“紅果”,栽“黃煙”,養“黑羊”,植“綠樹”,護“藍天”,正奮力繪就一幅五彩斑斕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除此而外,會理還利用豐富的光熱、風能資源,積極推進風電光伏“雙百萬工程”,科學合理規劃風電、光伏項目集中地區配套電網布局,推動清潔能源就近就地消納,力爭風電、光伏新能源裝機總容量達到200萬千瓦,加快實現綠色崛起。

目前,會理已建成投產的光伏發電站共5個,裝機容量170兆瓦,年平均上網電量約2.298億千瓦時﹔建成並網的風力發電項目共7個,總投資約38億元,裝機容量384兆瓦。近期,會理市還有即將開發的光電項目共2個,預計裝機103兆瓦﹔規劃風電項目7個,合計容量約448兆瓦。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