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開門紅” 成都多個重點項目陸續建成投用

全力沖刺“開門紅”,項目是關鍵。開年以來,成都各區(市)縣加力加勁推進項目建設,連日來一系列產業化龍頭項目、產業公共服務配套、民生服務類項目陸續建成投運或即將竣工呈現,為實現一季度“開門紅”,經濟高質量平穩發展奠定了基礎。
昨日,記者分別走進部分重點項目一線,探訪各地重點項目的最新進度。
淮州新城國際商務中心項目:
有望於3月驚艷亮相沱江畔
“項目的主體結構和外裝已於去年完成,現在還在做總坪,已完成80%,酒店精裝修已完成90%……”昨日,記者在成都淮州新城國際商務中心項目現場看到,百余名工人正在為一座“翅膀”造型的建筑做最后的收尾沖刺。
“這座造型獨特的建筑形體原型來自對‘翼’字的提取,體現‘騰飛之翼’的內涵。”成都淮州新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規劃建設部副部長賀秋堯介紹,項目將和已建成的沱江文化博物館及淮州新城國際會展中心交相輝映。
作為成都淮州新城首個高端商務酒店和甲級寫字樓,淮州新城國際商務中心總投資約6.71億元,建筑面積約84007平方米,項目由2棟7層建筑組成,其中酒店建筑1棟,將引入高端知名酒店品牌,設置酒店客房房間226間,配有宴會廳、全日餐廳、游泳池、健身房等配套設施﹔寫字樓建筑1棟,按照甲級寫字樓標准打造,搭配智能安防系統,為入駐企業提供高效舒適、貼心安全的辦公環境。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區域內高端住宿、商務洽談、休閑消費、商務接待、企業辦公的載體和平台。“項目有望下月竣工,屆時這對潔白的‘翅膀’將驚艷亮相沱江畔。”賀秋堯說。
成都建工綠色建材及裝配式構件一體化項目:
正式投產 讓建筑垃圾變廢為寶
寬敞明亮的現代化廠房內,伴隨著轟鳴的機械聲,切割機、焊接機等大型機械設備火力全開。一陣耀眼的火花后,泛著金屬光澤的機械手臂精准地在預制構件上完成核心環節的焊接……就在這幾日,成都建工綠色建材及裝配式構件一體化項目已正式投產。
“作為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我們把集團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產品種類最齊全的裝配式構建和綠色建材一體化項目落戶簡陽,主要是看中了簡陽擁有四川省最完善的裝配式建筑產業鏈的配套,有完整的建筑產業生態圈,讓企業的發展能夠得到產業園區內各個企業的支持。”成都市建工工業化建筑有限公司、成都建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身強介紹,該項目落戶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總投資約7.2億元,總建筑面積約350畝,是成都市與簡陽市兩級國資國企開展產業前瞻布局、實現優勢互補的“雙碳”經濟產業載體項目。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建有研發中心、成品堆場、化驗室等配套設施,擁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產線、全自動公園城市市政鋪裝生產線、PC流水生產線、PC長線台座生產線、大型市政構件生產線、鋼筋生產線、熱拌瀝青混凝土生產線和預拌混凝土生產線等9條生產線,具備產業鏈條全、科技水平高、市場應用廣的產業優勢。每年可循環利用建筑垃圾生產再生骨料100萬噸,年產能120萬立方米預拌混凝土、40萬噸瀝青混凝土、110萬立方米市政產品、6萬立方米的混凝土預制部品部件。
“這個項目最大特點是把建筑工業化與資源循環利用結合起來。基地內建設有四川省規模最大的、技術最先進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再生產房,我們把收集到的建筑垃圾變廢為寶,成為再生骨料,用於裝配式部品部件、商品混凝土材料的生產,將為簡陽市實現低碳綠色發展提供重要支撐。”馮身強介紹說。
雙流首個“P+R”停車場項目:
與地鐵連通換乘 方便群眾出行
2月25日,隨著雙流廣場站地下停車場連接通道正式開啟,雙流廣場地下停車場以嶄新的面貌全面亮相。
“P+R停車場投用,市民駕車停進停車場,換乘地鐵可到達目的地。可以緩解中心城區停車壓力,方便群眾出行。”指著一道打開的閘門,項目建設方空港建管公司項目主管楊鎮東介紹。
記者了解到,雙流廣場停車場建設項目是雙流區打造的首個與地鐵連接的地下空間,項目位於雙流區藏衛路與廣都大道交叉口,建設內容包括新建地下停車場、配套用房廣場鋪裝和景觀改造等。其中,雙流廣場地下空間規劃建筑面積26173.23平方米,地下停車場與地鐵三號線雙流廣場站相連,規劃停車位578個,配套安裝電動汽車充電樁。
“項目基於定位的P+R模式,為居民換乘地鐵3號線停車提供了較大便利。”空港交通公司蒙楊露介紹,該項目將填補區域居民停車位不足的缺口,改善棠中路一段、藏衛路南一段和三強南路二段3條道路佔道停車狀況,同時還最大限度滿足了周邊住宅用戶夜間停車的需求,緩解中心城區的交通壓力。
此外,改造后的廣場,通過景觀設計,將更好地優化整體環境空間,打造嶄新城市廣場形象,真正實現“人、車、城、文、軌”的有機共生,提升雙流城市形象。(許繼剛 谷航 記者 陳方耀 王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