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6660位“新市民”:從落腳到扎根

2021年10月13日07:29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6660位“新市民”:從落腳到扎根

  在越西縣城北感恩社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非遺扶貧工坊”,當地群眾在指導下制作漆器。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衡昌輝 攝

  越西縣城北感恩社區街道。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莎 攝

  在越西縣城北感恩社區組織的一場扶貧產品展銷會上,當地的土特產受到縣城居民和游客的青睞。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尹鋼 攝

  越西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感恩社區共安置了6660人。從搬遷到如今,兩年過去了,這些“新市民”們過得怎麼樣?

  蹲點

  “到!”10月9日9時,越西縣城北感恩社區文化廣場,社區工作人員拿著花名冊開始考勤,頭戴黃色發箍、個頭嬌小的阿約小花聽到自己的名字,脆生生地答了一聲,拿著掃帚、簸箕,朝著自己負責的樓道一溜煙跑去。“政府給找的公益性崗位,家門口就能掙錢,馬虎不得!”

  作為越西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感恩社區25棟樓60個單元共安置了6660人。2019 年 11 月,這6000多位老鄉告別祖祖輩輩“土牆草頂壘空房,屋內混居豬和羊”的貧困生活,走下大山,從17個鄉鎮38個村匯聚到縣城這片佔地200多畝的集中生活區。

  兩年過去了,這些“索瑪花種子”,是否在新土地上扎下根安下心?像阿約小花一樣的“新市民”們,是否全面融入了新生活?

  養家

  有活干才有飯吃,“搬人”后更得“搬技能”

  阿約小花三室一廳的家裡,有沙發、液晶電視,廚房整潔,陽台上蔥綠的盆栽將薄薄的陽光打在潔白的牆上,處處透著女主人的細心。

  “以前在山上天天圍著土房、幾畝薄田轉,隻敢琢磨咋個吃飽飯。”吃飯,始終是頭等大事。兩年前,33歲的阿約小花離開故土,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原來種洋芋種菜,現在進了城,到處都是水泥地,吃啥?”

  在社區幫助下,阿約小花謀得一份保潔員的公益性崗位,每月有550元工資。丈夫在縣城開起出租車,一家人每年有了三四萬元收入。去年,兩口子在社區附近商業街開了小賣部,還順便賣點炸土豆等小吃,好的時候一月能掙三四千元,不久家裡便添了“新丁”——一輛面包車。

  山上那片田,她始終牽挂。去年春耕,一家人回去住了一陣子,種下苞谷洋芋,今年卻沒再回去種糧,“還是太遠了,人不盯著,收成也不好。”阿約小花舍不得讓地荒著,栽下核桃、花椒,這樣隻需要偶爾回去照看一下。

  搬遷過來的老鄉們除了種地,沒啥技能,要“穩得住”,就業是重頭戲。感恩社區第一書記韓建鵬介紹,除了公益性崗位,社區還加強了技能培訓,“搬人”的同時,更得“搬技能”。

  離社區百步的“非遺扶貧工坊”,幾家彝族傳統服飾店日漸紅火。老板娘吉一扎比莫說,她不斷接到成都、北京的訂單,一次都在100件左右。吉一扎比莫憑一人無力完成,特別是手工彝繡,得繡娘一針一針繡,“但價格是機繡的幾十倍。”她開始發動身邊的繡娘一起干。很多彝族婦女都有刺繡功底,跟著她學一段時間就能出師,頭腦靈活、手藝好的一個月能賺兩三千元。

  社區很快辦起了刺繡、手工藝制作培訓班。吉一扎比莫正是老師之一。她說,開始時要發補貼才能吸引人來學,有繡娘賺了錢“現身說法”,大家便爭著報名,一場培訓至少有四五十人。

  目前,通過非遺工坊、就業車間、商業開發區等,感恩社區常態化提供就業崗位500余個、自主創業項目30余個。社區就業增收員阿合坡坡說,正在爭取更多公益性崗位,幫助那些能力較弱的婦女、老人和殘疾人就業。社區附近的制衣廠預計年底投運,可再提供600個崗位。針對外出務工的群眾,社區還專門開設服務站點,負責創業指導、就業培訓和勞務輸出。

  轉變

  講管理也給激勵,住樓房的老鄉漸漸“講究”起來

  “垃圾咋扔地上?住新房,得勤收拾!”剛搬遷那會兒,社區黨總支副書記王虹入戶走訪時,樓裡公共區域亂糟糟、蒼蠅亂飛,並不鮮見。

  祖祖輩輩住在山上,生活方式不易轉變,規則意識也相對缺乏,給社區治理帶來壓力。為此,城北感恩社區組建黨總支、成立居民委員會,實行網格化管理,設網格員,配備樓棟管理干部,打通治理“最后一公裡”。

  在社區每個單元樓梯口,都醒目張貼著網格員、居民組長、樓棟長的電話和職責。熱情勤快的阿蘇車車莫被推選為樓棟長。“官”不大,她卻異常地忙:娃娃打架要去勸,住戶擾民得去找,見到垃圾隨手撿……

  起初,鄰居不解:管那麼多閑事得罪人,再說,能管得過來嗎?阿蘇車車莫不予認同:大伙挨著住了,都事不關己,這個大家庭得亂成啥樣?

  勸過、“吼”過,阿蘇車車莫發現不僅年輕人適應了,中老年人也慢慢習慣、喜歡上了現在的環境。她感受最強烈的就是“兩少兩多”:打牌、喝酒、抽煙的少了,鼓勁比著干的人多了﹔社區糾紛少了,鄰裡互助多了。

  在移風易俗中,感恩社區還推行“互益行”項目,以此讓越來越多的“新市民”在生活習慣、文明素養方面變得“講究”起來。

  “撿了一袋子煙頭,能積多少分啊?”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位彝族阿媽將一袋煙頭遞給了社區人員,自己的積分手冊上又多了2分。

  積分能兌換洗衣粉、大米、清油等生活用品,換愛心企業贊助的餐飲劵,就連孩子接送、作業輔導、老人陪護、電工服務等也能換。通過“互益行”活動,社區已清理上百畝雜草和萬余個煙頭、礦泉水瓶。歸還丟失手機、錢包,拉架勸和、制止破壞公物等好人好事也不斷涌現。

  一幢幢小樓整齊劃一,孩子們嬉笑玩耍,老人們悠閑散步,臉上都挂著笑……眼前這個社區,讓人很難與“貧困”兩個字挂上鉤。

  環境美了,人也得美。愛美的女士還學起了化妝。“去年社區開的化妝課特別火爆,不少人還嚷著,想加一堂服飾搭配課。”王虹說。

  融入

  有貼心服務還需精神關愛,要把精氣神“立”起來

  下了山,住進樓,居住的地方改變容易,但實現從農民向市民的轉身,還有不少有形或無形的門檻有待跨過。

  教育,對許多進城老鄉來說是家中要事。目前,社區已配套建成2所幼兒園,1所小學,3所初、高中學校,100%滿足搬遷群眾子女就近入學。

  15歲的莫洛子在越西二中讀初三。以前在山上學校離家太遠,走山路來回四五個小時都走不攏,父母為了娃娃讀書,還專門進城在學校邊上租房住,“現在好了,出門搭個公交,10多分鐘就能坐進教室。”

  上學不再難,但由於很多家長在外打工,留守家中的大多文化水平較低,輔導課業就成了又一大難題,更別提教娃娃們英語等了。對此,共青團越西縣委在社區青年之家開設“四點半課堂”,聘請志願者老師看管輔導,並提供心理健康輔導、暑期安全教育培訓、感恩教育、文明禮儀、公益閱讀等活動,盡量填補家長管理“真空”,解決后顧之憂。

  走進青年之家,一群小朋友正圍坐在一起看書。在教室一角,12歲的潘小靈正在專心做作業。每完成一門功課,他便會將作業本交給志願者老師張小兵檢查。“爸爸媽媽在外頭打工,家裡沒人能輔導我寫作業,這裡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們,比爸媽還能幫上忙。”潘小靈說,自己的目標就是每學期都有進步,長大后去當一名軍人。

  張小兵是參加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的志願者,在青年之家已經工作一年多了,“一開始,娃娃來了都不咋說話,學習積極性也不高。現在這裡熱鬧多了,大家能交到好朋友、學到東西,放了學就愛往這裡跑。”韓建鵬介紹,今年社區有3個脫貧戶的娃娃考上了大學,還都是本科。

  與青少年的迅速融入不同,老年人的適應還有個過程。“城裡沒啥親戚,遇到事還是想回農村找大伙幫忙,而且買米吃菜喝水啥的都得花錢,舍不得。”多位年長的搬遷老鄉感慨,雖然住在城頭,但時不時感覺自己還是個外人。

  一位獨自坐在社區街道長椅上的彝族阿媽說,進城快兩年了,還是沒老家住著“快活”。在她看來,現在住樓房雖然比在山上挨得更近了,但大家關門閉戶,很少走動,不像以前人跟人很親,每天干完活,大家就聚在一起擺龍門陣。最近,她和老伴決定搬去附近鄉鎮上的兒子家住一段時間,“兒子家自己蓋的小樓,我們倆住一樓,可以把門開著,心頭敞亮些。”

  王虹說,下一步,社區除了日常按需回應大家,還要想方設法引入多元化社區服務力量,豐富老人日間照料中心和青年之家的服務內容,並且結合實際多開展一些群眾文化活動,給予物質支持的同時,更要給予精神關愛,“要把大伙精氣神‘立’起來,讓根在這片新土地裡扎得再深些!”(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文莎)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