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承擔貧困地區公路工程、溜索改橋、渡改橋等重點項目的勘察設計100余項,打造了汶馬高速、雅康高速、雀兒山隧道、布拖縣馮家坪溜索改橋、雞鳴三省大橋等一大批品質工程、民生工程,切實解決當地老百姓出行困難,助推貧困地區交通和經濟發展﹔在定點扶貧地區,以“設計下鄉工程”“青春美化鄉村行動”“產業興村工程”為重點,圍繞結對扶貧、交通建設、產業發展、村貌美化、智力扶持等開展多項幫扶工作,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得到較大改觀,產業發展后勁十足,村民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牽頭及協助幫扶的3個貧困縣(區)、5個貧困村均實現高質量脫貧......近年來,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四川公路設計院)彰顯國企的社會責任和政治擔當,舉全院之力積極參與交通脫貧攻堅,大力開展定點扶貧工作,用精准實在的幫扶舉措助力當地貧困群眾脫貧奔康。
近期,記者走訪調研,推出“扶貧路上展新顏”系列報道,展現四川公路設計院近年的“扶貧之路”。
從1990年四川第一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開工建設以來,30年間,四川高速公路實現了從無到有形成主骨架,路網結構不斷完善的跨越式發展。截至目前,四川高速公路出川通道已達到24條。2020年年底,四川省高速公路通車運營裡程突破8000公裡。
四川正實現由“蜀道難”向“蜀道通”再到“蜀道暢”的跨越轉變,許多偏遠山區的老百姓也因“蜀道”的通暢搭上了脫貧奔康的幸福快車。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由四川公路設計院設計的高速公路吧!
雅西高速
亞洲第一高墩——雅西高速臘八斤大橋。四川公路設計院供圖
雅安至瀘沽高速公路,即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以下簡稱“雅西高速”),全長240公裡,是北京至昆明高速公路和甘肅蘭州至雲南磨憨公路在四川境內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起於雅安對岩鎮,經雨城區、滎經、漢源、石棉,止於涼山州冕寧縣瀘沽鎮,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80公裡/小時,總投資約206億元。該項目於2007年開工,2012年4月全線建成通車,項目橋隧比達55%,跨越青衣江、大渡河、安寧河等水系和12條地震斷裂帶,被國內外專家學者公認為“國內乃至全世界自然環境最惡劣、工程難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山區高速公路之一”,被譽為“天梯高速”“最美高速”“雲端上的高速公路”。
該項目是國家勘察設計和科技雙示范工程,以此為依托,四川公路設計院牽頭攻克了山區高速公路建設復雜地形地質條件下路線方案選擇、邊坡穩定、高烈度地震區橋梁隧道抗震、超長隧道建設及營運安全、長大縱坡營運安全、冰雪雨霧條件下超前預報預測六大技術難題,開發了大高差梯級山區高速公路行車運營安全成套管控技術、山區組合結構抗震橋梁技術、高寒超長隧道施工營運技術、山區高性能混凝土制備與施工技術等多項創新技術。這些創新和集成科研成果全部在“4·20蘆山大地震”中經受住了檢驗,為川藏高速公路建設、四川扶貧公路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的發展影響的不僅僅是出行,也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雅西高速公路為沿線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脫貧奔康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和支持。如位於雅西高速沿線的漢源縣,一年四季特色水果等農產品不斷,盛產甜櫻桃、花椒、黃果柑、蘋果、李子、枇杷和葡萄。以前受交通限制,運輸成本過高,山區裡的資源難以被開發利用,當地百姓隻能“守著寶貝受著窮”。如今,雅西高速為這裡的水果“走出去”提供了寬闊的發展之路,為種植戶帶來了更大收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