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網絡的改善正在逐步拉近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
四川中衡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德陽市旌陽區,企業300余名員工中,近半數人因工作生活需求時常往返成都、德陽。隨著近期兩地間動車班次進一步加密,企業員工的“同城”生活從預想變為現實。
“下午五點過下班,六點左右上車,還不到七點,單位裡的‘夫妻檔’就在朋友圈吃上了火鍋,秀上了恩愛。”談起成德動車公交化運營以后,周圍同事生活的變化,中衡檢測的員工尹建一臉艷羨。實際上,動車公交化運營帶來的利好,同樣對他產生著重要影響。尹建回憶,過去,坐動車去成都,“票要靠搶,等車費神”,現在,“下班在手機上訂票,到車站抬腳就上車”。
與出行更為便利相得益彰的,是出行效率的提高,出行成本的下降。他算了一筆賬,“從德陽開車去成都,成本不下百元,現在花費不到一半,就可以直抵成都中心城區。”
從9對到近100趟
五年間兩地交通運輸同城化進程持續加速
11月12日上午9:08分,記者登上G1282次列車,從成都東站出發,前往德陽。9:32分,車輛在德陽站停靠,記者刷身份証出站,全程用時不到半小時。
“太快了,以后周末就可以約朋友一起坐動車來德陽耍了。”下車前,鄰座一位女性乘客連連贊嘆,“坐這個動車就像坐地鐵一樣,巴適!”
乘客的優質體驗,離不開近年來成德兩地交通運輸同城化進程持續提質加速。
在成德動車公交化開行之前,成綿樂成都至江油(綿陽)區段日均發車15對,其中9對列車在德陽站停靠。兩地平均發車間隔約90分鐘。
2016年10月,成德兩市率先在全省提出動車公交化,兩地開行動車數量一度達到16對,平均發車間隔為50分鐘,候車時間縮短近一半。
2017年6月,兩地動車對數逐漸加密,動車數量達到45對以上。通過定制列車的方式,成德間動車平均發車間隔縮至30分鐘。
今年,按照成都平原城市群鐵路公交化工作安排,成都市牽頭,會同德綿眉雅樂五市政府聯合購置(租賃)了11組CRH6A-A型公交化動車,其中德陽購置(租賃)2組,新購置的CRH6A-A型動車在10月11日起正式上線運營,成德間動車進一步加密。
目前,成德間每日開行動車近100趟,日運送乘客超過1萬多人,成德兩地列車運營時間最短僅23分鐘。同時,兩地間列車運營時間也大幅延長,德陽至成都末班車22點45分,成都至德陽末班車為22點20分。兩地動車平均發車間隔縮短至20分鐘以內,高峰時段最短開行間隔僅5分鐘。
“下一步,我們還計劃與綿陽、成都兩地溝通對接,加密德陽到雙流機場的動車。”德陽市交通局軌道交通科負責人孫守平透露,近期德陽到成都雙流機場的列車數量在每日16對左右,今后這一數量有望提升。
破解“人才瓶頸”實現“機會共享”
交通先行為兩地產業經濟發展提供助力
交通,是成德同城化的先導和支撐,鐵路公交化作為成渝“先手棋”的重要一步,帶來的不僅是人員流動的便捷,產業合作,經濟協同的效應正逐步顯現。
以中衡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為例,動車的開行大大方便了公司的業務和檢測工作的開展,兩地資源實現共享。更為重要的是,交通發展帶來的“紅利”讓更多的年輕人放下原有的顧慮,願意在德陽安居就業,給這座城市發展注入“新生力量”。
目前,成德兩地企業在裝備制造、通用航空、軌道交通等領域已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配套合作。比如,東方電氣為國家電投等電力企業提供電力設備配套,中國二重為成飛集團、成發集團等航空航天企業提供鑄鍛件配套。
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鐵路公交化線網有望覆蓋成都平原城市群
“要想富先修路,實際上這也變相的說明了交通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關系。”成都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表示,加快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先手棋。“交通作為一個基礎保障行業,我們考慮的是如何去更好的支撐先手棋,更好的去支撐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該負責人表示,加快推動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發展,共同打造軌道上的成都都市圈,構建一小時高鐵交通圈正是下好先手棋的關鍵一步。
“我們將在更大范圍、更大程度、更高標准上推進鐵路公交化,打破平原城市群空間地理束縛,促進城市往來聯系,推動成都平原城市群經濟社會一體化、同城化、同步化發展。”該負責人說,目前,成渝中線、成自高鐵、成達萬高鐵,成都至德陽、眉山、資陽的市域鐵路以及成都鐵路樞紐環線改造、成都外環鐵路等一批重大項目正在加快規劃建設,‘二環九射’鐵路公交化線網正逐步形成。至2025年,成都市域內鐵路公交化線網裡程達到890公裡,鐵路公交化線網將輻射成都平原城市群全部8個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