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創新突破正處在最佳窗口

從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發展主論壇看科技創新

2020年09月22日07:25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當前中國創新突破正處在最佳窗口

  “雲展館”首日刷屏

  3D逛展吸引觀展超400萬人次

  “歡迎來到第八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雲展館,我是智能導游小科……”9月21日上午,伴隨著歡快的解說,在科博會開幕式現場的大屏幕上浮現一個“科技星球”,星球上的一個個主題館漸次展開……在3分鐘的時長裡,參加科博會開幕式的近千嘉賓,跟隨智能導游機器人小科,一覽本屆科博會雲展館的4個主題展館和部分精品展位,完成了科博會上的首次“雲巡館”。

  變化

  從走著逛到坐著看

  往屆科博會,開幕式結束后,現場嘉賓集中到展館參觀巡館,7萬平方米的展位、3000多件展品往往需要數小時才能逛遍。而借助全新呈現技術,本屆科博會嘉賓不需起身,在開幕式的大屏幕上,宛如觀看電影一樣,就能快速了解本屆科博會雲展館的基本構成和特色展品——

  3分鐘內,小科帶著大家逐個參觀介紹了“雲展覽序廳”“國家高新區建設成果館”“四川省科技創新成果館”“中國(綿陽)科技城主題館”4個主題展館。

  如果不想和“大部隊”集體行動,也隻需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以隨時隨地暢游雲展館,和1800余項3D展品近距離接觸。

  走進“中國(綿陽)科技城主題館”,小科重點介紹了一款“綿陽造”的汽車發動機。屏幕上的發動機呈360度旋轉展示,伴隨著點擊操作,發動機模型實現了動態拆解,揭示了發動機運作原理,讓觀眾有更直觀的感受。“透視發動機的內部結構,直擊產品核心。”小科說。

  變化2

  從找門票到找鏈接

  “你知道在哪裡買科博會的門票嗎?”9月21日一大早,綿陽市民馮彬收到不少好友的咨詢。“今年是‘雲展館’,直接在手機上就可以看了。”因為一直關注科博會,馮彬將今年雲展會的觀看方式分發給了好友。

  作為科博會的“鐵杆粉絲”,馮彬已在21日凌晨登錄“雲展館”觀展。“往屆科博會都是要等到開放日到現場觀展,今年直接就能在線上看展,不用人擠人,也不用走馬觀花式地看展品。”馮彬說。

  科博會首次採用線上展出的方式,吸引了眾多“科技迷”的關注。“往年展廳空間有限,很多展品都是靜態的,不能深入去了解它的原理構造。”打破時空限制的“雲展館”極大滿足了市民唐子龍的好奇心,上千件展品,他可以3D觀展,而且還能對感興趣的展品反復觀看。

  “雲展館”也打破了展覽地點的束縛。遠在樂山的江曉華一家終於通過手機端逛了本屆科博會展館。“往年一直聽說科博會上有很多高精尖的東西,我們一次都沒到現場感受過。今年通過手機端就可看到上千件高科技產品,真是長見識了!”

  變化

  從傳統到數字化

  隨著第八屆科博會正式開幕,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雲展館”觀展。根據大數據,截至9月21日15時,“雲展館”累計觀展次數超過402萬,累計觀展人數超過41萬人。

  線上雲展館打破了時空限制,讓更多外地游客能近距離體驗科博會的魅力。同時,借助大數據技術,本屆科博會首次對展館數據實現了精准監控,數據顯示——

  最多人數和最多觀展次數的時間是在上午9時,在此時間點,觀展次數超過86萬次,觀展人數近12萬人。

  從來源地看,首日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四川省、廣東省、北京市,說明雲展館讓更多外地人得以一飽眼福。

  大數據也讓觀展人群“畫像”清晰起來——觀展人員以年輕群體為主。其中,25-34歲年齡段人群最多,佔比56.16%﹔18-24歲年齡段人數排名第二,佔比30.34%。

  雲展館訪問量激增同時,“科博會”等關鍵詞的網絡熱度也同步攀升,截至9月21日16時,科博會全網搜索熱度同比上漲了302%,而微博話題#中國科技城20年#閱讀量增至5224.9萬,#雲上科博會#閱讀量達1221.3萬。

  “本屆科博會運用數字化的手段,可以創造更豐富的、全景式的展示。對於參展的各方來說,上雲也讓他們有一個轉型的機會,實際上拓展了更多邊界。”《新基建》作者盤和林說。(付江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祖明遠)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