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9月8日電 (趙祖樂)“這是國家禁止售賣使用的捕撈工具,你們要立即撤櫃整改。”近日,成都市溫江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區農業農村局對全區漁具銷售商家進行了一次摸底排查。執法人員逐一檢查了7家漁具經營店的營業執照、銷售漁具情況等,向經營者宣講了禁捕相關政策知識,並對檢查中發現的違規捕網等漁具進行了依法處理。
記者從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目前,成都全市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及成都市天然水域非法捕撈漁獲物專項行動已全面啟動,將持續至2021年6月30日。行動期間,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將分階段、分步驟採取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及成都天然水域非法捕撈漁獲物違法行為,斬斷市場銷售產業鏈,保護長江流域和成都天然水域生態安全。
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將以食品生產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餐飲單位、商超、電商平台等為重點,通過日常監督檢查、專項執法檢查、12315投訴舉報受理等方式和途徑,深入摸排違法線索,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對《關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范圍和時間的通告》中明確已經實施禁捕的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及成都市天然水域范圍內非法捕撈漁獲物進行市場銷售的違法行為實施重點打擊。
據介紹,其他嚴厲查處的違法違規行為還包括:採購、經營來源不明或無法提供合法來源憑証水產品,違法出售、購買、食用長江流域及成都市天然水域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發布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虛假違法廣告,以及以“野生魚”、“野生河(江)鮮”等為噱頭進行虛假宣傳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等。涉及犯罪的,將會移送司法機關依法查處。
該負責人強調,“各電商平台也要強化自身主體責任和對平台內各電商的監管義務,將相關主管部門提供的禁限售目錄漁獲物傳統名稱及“暗語”納入平台禁售商品服務名錄和違禁詞庫,對違法違規信息及時採取下架(刪除、屏蔽)信息、終止平台服務等措施,並向有關部門報告,要刪除和屏蔽“野生魚”、“野生河(江)鮮”菜品的訂餐信息。”
記者了解到,除加強監管嚴查違法違規行為外,成都市全市市場監管部門還將嚴格市場准入,加強企業服務指導,對企業經營范圍或名稱中含有“捕撈”“河鮮”“水產”“漁港”等字樣的新申請企業,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嚴格市場准入,充分發揮登記便利化改革成效,會同相關部門加大對轉產退捕漁民服務幫扶力度。同時,建立社會共治長效監督機制,加大對失信企業聯合懲戒力度。除此,指導行業協會、商會和龍頭企業公開倡議,鼓勵各單位積極開展“長江禁捕”公益廣告宣傳活動,在全市營造企業守法經營、消費者文明消費的良好社會共治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