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景區。峨眉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樂山9月8日電 (王軍)9月7日,“一年看變化”天府旅游名縣集中採訪活動走進樂山峨眉山市。峨眉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峨眉山景區管委會主任吳小怡在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圍繞該市獲評“天府旅游名縣”一年來取得的成果、積累的經驗,以及下一步推動文旅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思路和舉措作了介紹。
吳小怡介紹說,峨眉山市自成功創建成為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縣一年多來堅定落實打造“綠水青山典范城市”一個總體定位,深入實施“生態立市、文旅興市、產業強市”三大發展戰略,持續深化“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培育優勢產業集群”等七大專項行動,深化做好“文旅融合、擴容提質、景城一體、全域旅游”四篇文章,實現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節點崛起。
據了解,2019年,峨眉山市以文旅為龍頭的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56%﹔接待游客1885.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45.8億元,分別增長20.1%、15.5%﹔峨眉山景區接待游客398.4萬人次、增長13%,門票收入4.4億元,旅游綜合收入、景區門票收入均走在四川省天府旅游名縣和5A級景區前列。
文旅融合
創建產業新品牌
峨眉山市按照“一條主線、雙輪驅動、全域發展、龍頭領跑”的文旅新路徑,已基本形成“九個一”文旅產業新體系。
峨眉山市新聞發布會現場。王軍 攝
目前,“隻有峨眉山”戲劇幻城已市場化演出,成為游客夜游活動新選擇和打卡聖地﹔保樂力加威士忌工旅融合項目按4A級景區正加快建設,預計今年內一期可建成投產﹔以茶旅融合為特色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嘉峨茶谷正在豐富旅游業態,5個茶旅融合示范點各具特色,南部禪茶康養基地初現雛形,竹葉青川茶主題文化園正在積極打造中﹔醫美康養項目莎蔓麗莎、峨眉山城西南康養項目(華西醫院)已全面開工建設﹔借助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知名酒企,聯合研發“名山+名酒”文創產品﹔創新開展文化與自然講堂、研學直播等活動,推出朝聖祈福二日游、行願福佑三日游、問道養心三日游產品。
該市還匠心打造朝聖禪修、武術尋源、康療養生、品茗論道、鳥瞰峨眉等五大精品文旅路線,文旅吸引力、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2019年,以文旅為龍頭的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56%,創歷史新高。
戲劇幻城《隻有峨眉山》劇照。峨眉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擴容提質
煥發景區新活力
據介紹,峨眉山市堅持景城一體、協調發展理念,提出了“兩核兩帶五區”文旅總體發展思路,充分發揮峨眉山核心景區輻射帶動作用,放大“峨眉山”概念,以項目為抓手,統籌推進金頂、千佛頂、萬佛頂“三頂合一”、金頂觀音殿、僧寮房、零公裡停車場、萬年寺索道維修、川零公路、木太路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通旅游大環線,不斷豐富旅游業態。目前,該市計劃新建“張溝—四季坪”“四季坪—萬佛頂” 2條旅游索道。
為落實《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峨眉山市啟動“景區總規”第三次修編,引導4500余名原住村民生態搬遷下山,景區環境承載能力逐步恢復提升。深入實施“綠秀峨眉”行動,新增營造林7.1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3.5%。投入3.3億元提升基礎設施,修繕景區公路、游山步道120公裡、規范停車泊位620個、更換旅游標識標牌3000余個。
該市還出台史上最嚴“景區旅游秩序整治規定”,常態化開展景城聯動執法,嚴懲旅游行業亂象,嚴管旅游市場秩序。
峨眉山市城區全景圖。峨眉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景城一體
實現建管新突破
在峨眉山市,市委書記、市長分別兼任峨眉山景區黨政主要領導,建立景城黨委黨工委聯席會議、景城聯合執法機制、旅游環境聯合整治、景城重點項目推動等一系列制度,出台《景城干部交流管理使用辦法》,實現景城全局重大問題的一體化決策和部署。
該市編制了《峨眉山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發展總體規劃》《峨眉山市全域旅游規劃》,充分整合景區品牌優勢和城市要素優勢,促進山城布局協調銜接、產業配套互補、設施資源共享,推動山城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保護規劃等多規合一,促進道路相通、給排同網、景點互連,實現規劃一體。制定了《重點推進項目“挂圖作戰”工作方案》,明確“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支隊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推進機制。並成立全市宣傳營銷領導小組,打造景城一體宣傳營銷隊伍,建立起政府、行業、媒體、公眾共同參與的營銷聯動機制,舉辦第五屆旅投會、第六屆旅博會、第八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等賽會活動﹔成功取得第九屆、第十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舉辦權,成為首個“四連辦”城市。峨眉山上榜中國最美六大山川,國際知名度、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2019年,全市入境游客18萬人次、增長34%。
一年來,峨眉山市著力推進旅游驛站、旅游廁所、自駕車營地、綠色停車場等一批公共配套建設,新建成一批城市口袋公園,實施“引青進峨”、“引大濟峨”工程,做活峨眉山“水文章”,著力營造生態宜居景城環境,城市“綠化、美化、亮化、淨化”水平不斷提升,“近悅遠來、主客兩宜”的城市環境初步形成。
全域旅游
引領發展新格局
該市深挖“儒釋道食茶武藥”七大文化,按期完成文旅資源普查試點,發現文化資源6173處、旅游資源2510處,創新開展生態康養指數普查,持續取得十余個點位數百個生態康養“氧生度”指數,為全域旅游提供了資源支撐。
峨眉山市圍繞“兩核兩帶五區”全域旅游規劃,全力推動項目落地落實,布局打造娥眉山居、悠然南山、古鎮風情三大民宿聚集區,建設峨秀湖、峨眉南山兩大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完善旅游基礎設施,開工建設南翼新城道路骨架、張溝旅游公路,把環峨眉200公裡產業大道建成為“最美鄉村旅游公路”。
今年以來,該市挂圖推進重點項目44個,總投資約739億元。目前,該市正全速推進總投資100億元的峨眉山國際生態養老度假小鎮,營造田園牧歌式生活樂園。
“依托旅游資源稟賦,緊緊圍繞推動打造重慶、成都、樂山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金三角’,發揮優勢、主動作為,與川渝兩地重要景區建立游客互送機制,完善景區之間道路交通基礎設施,著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旅居休閑、康養度假、禪修靜心地。”吳小怡介紹說,該市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縣域集成改革試點機遇,主動實施全域旅游體制改革等10項改革事項,爭取樂山市級下放權力事項26項,正積極向省上爭取更多賦權,不斷釋放改革紅利。同時,該市鼓勵涉旅國企做大做強,峨旅集團接手運營“嘉峨茶谷”、參與民宿酒店經營、文創產品開發等,邁出“下海游泳”實質性步伐。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