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樂山市中區部分街道航拍圖。記者尹鋼攝
8月18日,樂山嘉定北路附近,一位市民在背上貼了一張暖心的紙條,上面寫著“需要幫助請叫我”。記者楊樹攝
8月18日凌晨,青衣江百年一遇洪水形成。隨后,四川省和樂山市相繼啟動I級防汛應急響應。這也是歷史上四川省和樂山市兩級首次啟動該級別應急響應。
18日13時,青衣江洪峰進入樂山市城區,並在20時前后通過犍為縣。洪峰過境期間,省防指全程對樂山抗洪搶險進行調度。對一個市州迎戰洪峰全程調度,在四川歷史上是首次。同時,省應急廳啟動應急預案,從全省各地調集消防力量和應急物資前往救援。
很多疑問隨之而來,為什麼“百年一遇”洪水出現在青衣江?為什麼承壓最大的是樂山?帶著疑問,記者走訪了相關業務主管部門。
防汛 兩個首次
●四川省和樂山市相繼啟動I級防汛應急響應。這也是歷史上四川省和樂山市兩級首次啟動該級別應急響應
●洪峰過境期間,省防指全程對樂山抗洪搶險進行調度。對一個市州迎戰洪峰全程調度,在四川歷史上是首次
為什麼是青衣江?
中下游暴雨區持續發威,江河底水高、地形崎嶇導致匯水快
水文資料顯示,本次過境樂山洪峰主要“肇事者”為青衣江。這也是青衣江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洪峰。而流域內的雅安等地,強降雨真正開始於17日下午,18日凌晨青衣江洪峰便正式形成。細算起來,前后不過10個小時,可謂又快又急又猛。
這是為何?首要原因,強降雨持續。青衣江中下游是四川三大暴雨區之一的青衣江暴雨區,這也是全省暴雨最多、暴雨范圍和強度最大的區域。
本輪強降雨恰好是從青衣江流域開始。8月10日16時,四川省氣象台發布暴雨藍色預警。當天傍晚開始,雅安市北部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地方大暴雨。8月17日8時至18日8時,青衣江暴雨區再次“名副其實”,樂山、眉山、雅安局部大暴雨,個別特大暴雨。
其次是江河底水高。本月11日2時30分,青衣江出現年度1號洪峰。隨后,青衣江多營坪站洪峰水位刷新歷史最高紀錄。自那以后,青衣江大部分干支流始終保持“高底水”狀態——換言之,17日晚強降雨開始前,青衣江河水水位較高,且沿線土壤含水量高。因此,新的強降雨大部分變成江河徑流且把水位推得更高。
最后是地形因素。“青衣江流域地處川西高原和成都平原緩沖地帶,地形崎嶇,匯水極快。”雅安市水文局相關負責人說,水文數據顯示,17日下午,強降雨開始后不到一個小時,雅安市境內的青衣江干流水位就開始明顯上漲。
為什麼是樂山?
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三江匯流,本土強降雨匯流可能頂托上游來水
記者注意到,18日8時前后,青衣江夾江站洪峰頂峰流量為18000立方米/秒。但水文監測顯示,18日13時40分前后,岷江五通橋站流量為37800立方米/秒。多出來的近兩萬立方米/秒流量,從何而來?
答案是,岷江和大渡河。發源於雅安寶興縣境內的青衣江、發源於阿壩州鬆潘境內的岷江、發源於青海境內的大渡河在樂山市市中區草鞋峽等附近匯流,是為三江匯流。
“匯流以后還叫岷江,到宜賓匯入長江。”省水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入汛以來,岷江和大渡河也不算“平靜”。大渡河8月以來水位明顯上漲。本輪強降雨期間,岷江上游阿壩州一帶、都江堰、崇州等地恰好位於主雨區。就在8月18日8時,省防指通報:岷江干流和部分支流出現超保証水位洪水。“三箭齊發”之下,樂山的承壓能力可想而知。
一邊是高洪峰,一邊是樂山境內的河水頂托。17日8時至18日8時,全省最大降雨量出現在樂山市沙灣區踏水站,達到292.5毫米,為特大暴雨。樂山的強降雨,很容易在本土匯流導致河道高水位,進而頂托上游來水,影響下泄速度。
如何來應對?
岷江、大渡河流域電站水庫盡量削峰滯洪,樂山本地及下游提前轉移安置
從防汛“一盤棋”角度考慮,要讓青衣江洪峰安全通過樂山共有兩招:協調大渡河和岷江減少下泄流量﹔著眼最不利的情況,做好自身轉移安置。
大渡河流域的“總開關”,是位於雅安漢源縣境內的瀑布溝水電站。電站調度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18日凌晨開始,瀑布溝電站的下泄流量一直控制在1000立方米/秒,削減85%以上上游來水﹔岷江控制性工程紫坪鋪水庫,同樣將出庫流量壓低至2400立方米/秒,將一半左右上游來水留在庫區。
“從17日晚到18日晚,包括青衣江沿線水庫電站在內,三條江河共計攔蓄洪水接近20億立方米。”省水利廳水旱災害防御處技術員徐堯說,工程調度為樂山減少的過境水量,接近20座大型水庫庫容。
在轉移安置方面,記者注意到,自17日晚開始,樂山市中區、五通橋區及下游的犍為縣等地就開始著手沿江低窪地帶和受威脅區群眾轉移。截至18日20時記者發稿時,樂山累計轉移6.3萬人。(記者邵明亮 唐澤文 王成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