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起來真好看】“卡什代”下山記

2020年08月19日15:43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圖為貧困戶領取分紅資金,右為馬軍海。青海新聞網供圖
圖為貧困戶領取分紅資金,右為馬軍海。青海新聞網供圖

這裡要說的“卡什代”是一個小山村的名字,位於青海省海東市化隆縣德恆隆鄉最西端,卡力崗山梁之上。

“蝸居高山五百年,不如下山三五年。”這句廣為流傳的俗語,如今在村民的生活中得到印証:學校、綜合服務中心、衛生室一應俱全,村民人均年收入成倍增長……

德恆隆鄉和卡什代村名由來是藏語的音譯,意為老虎居住的地方和山梁上的老虎,屬於典型的“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貧困偏遠山區。從“求溫飽”到“求發展”,從“走出去”到“奔小康”,卡什代村實施整村易地搬遷項目,而這正是小山村蝶變的“密碼”。

“以前的卡什代村山高坡陡、土壤貧瘠,環繞的群山、閉塞的交通、貧瘠的土地,讓村民看不到致富的希望。”驅車前往搬遷后的卡什代村途中,村委會主任馬軍海告訴記者。

“窮的沒辦法,隻能外出闖蕩。”馬軍海講起了自己的故事——2000年,18歲的馬軍海背井離鄉,前往武漢開拉面店。20年間,他從大學旁的一間小拉面館做到開設分店,再到組建餐飲公司,可謂闖出了一番天地。因為是村裡第一個走出卡力崗山區到創業的人。馬軍海自身的口碑和為人處世的態度,2015年被村民們選舉為卡什代村委主任。

信心十足的馬軍海准備大刀闊斧的帶領鄉親們致富,2年間,他用上了靠整村推進、改造危舊房、修路等一系列辦法,但始終沒有解決村民的安居樂業的問題,究其原因是村子水資源少、耕地總量少,山區面積多、自然災害多。

這其中缺水成了制約村子發展的主要原因。對這點76歲的村民馬由奴斯感觸最深:“以前喝的水都要拉著牲口上山馱水,來回一次就要一個多鐘頭,150斤的木桶,因為山路崎嶇,到家后洒得隻剩半桶就已經很不錯了。”

缺水不僅給村民生產生活帶去不便,而且還制約了勞動力。村民馬麻乃之前因為每天要拉水,被束縛在家中,全家收入全靠丈夫在外打工。

2017年馬軍海組織村“兩委”班子研究並召開村民代表大會一致決定卡什代實施整村搬遷。“搬!”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村民的搬遷意願讓馬軍海下定決心帶領村民走出深山。易地搬遷項目按照村民意願分為集中安置和分散搬遷,集中安置點選在離本村8公裡、離203國道6公裡的“崗藍卡”集中安置點。

從山梁處的舊村到山腰處的新村,短短8公裡,給村民帶來的卻是交通便利、信息靈通的新環境,也讓原來被深居高山的村民逐漸安居樂業。

如今,在化隆水利局實施精准扶貧飲水安全項目下,山泉水引到了新村中,引到了村民家中。馬由奴斯再也不用擔心擔水的事,馬麻乃也解放了勞動力,在不遠的群科鎮打起了零工,家中又多了一份收入。

俯瞰這座嶄新的村落,一幢幢整齊的小樓拔地而起,一條條干淨整潔的水泥路穿村而過,村民為他們的新居取名為卡什代新村,寓意生活有了新的開始。

還是那句話,搬得出要穩得住更要能致富。在馬軍海的帶領下,卡什代村大力發展拉面經濟,項目資金21.6萬元投入到村民經營的拉面館,以10%進行分紅,年戶均分紅2500元,拉面已成為村民擺脫貧困的“致富面”。

而在這之前,馬軍海已經進行了嘗試。2012年小有成就的他就覺得一人富了不算富,讓全村人民富起來才算富,於是把自己公司的經營模式變為公司+農戶的形式,也就是開設拉面店由馬軍海的公司來完全投資,然后跟村裡的農戶簽訂協議,讓他們來經營,除了開支,利潤平分。此項舉措先后帶動五十多個農戶全部脫貧。“很多人賺錢以后去自創門路了,七個藏族同胞在果洛、玉樹、拉薩、成都都開起了自己的拉面店,一個個自己當上了老板。”馬軍海說。

與此同時,下山后的卡什代村還在扎實推進生態扶貧上做足了文章:實施退耕還林1980畝,全面完成投資達448萬元的防護林項目,造林面積達19000畝,讓群眾吃上“生態飯”,走上“致富路”,利用20畝拆舊復墾的宅基地修建牛羊養殖場,總投資達150萬元,正在建設當中。

馬軍海介紹,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為村集體上繳12萬元,其中6萬元用於壯大村集體經濟,6萬元用於建檔立卡戶分紅,戶均分至4000元。為持續推進脫貧攻堅的鞏固提升和提質增效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村兩委班子對50畝的原村庄進行復墾,並積極申報牛羊托畜所,以此做到“戶戶有致富產業,家家有增收項目”。

今天,一幅美麗鄉村的藍圖正在卡什代村變為現實。村民們開拉面館、打零工,搞養殖……大家都積極發展生產,勤勞致富,日子過得越來越有奔頭。(黃嵐 樊永濤)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