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都江堰市場監管部門積極開展文明餐桌宣傳“光盤行動”漸成餐桌風尚

【查看原圖】
餐飲店設置“使用公筷公勺,倡導文明用餐”提示。都江堰市市場監管局供圖
餐飲店設置“使用公筷公勺,倡導文明用餐”提示。都江堰市市場監管局供圖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0年08月14日17:24

人民網成都8月14日電 (趙祖樂)近年來,成都市都江堰市市場監管局積極開展文明餐桌宣傳工作,以餐飲適旅化、精細化、標准化管理為突破,探索創新行業監管和服務體系,聚力打造獨具文明用餐特色的餐飲消費環境,全域推進都江堰市餐飲單位菜單標准化、標識化、精細化,努力倡導全市餐飲商家積極投入到“光盤行動”中,培養消費者文明用餐、節約用餐意識。

8月12日,記者隨機走訪了都江堰市部分餐飲店,發現不少店內餐桌和服務台上貼有“小餐桌大文明,不浪費從我做起”“避免剩餐,減少浪費”等提示語,商家會引導食客適量點菜,不剩菜、不剩飯已成為市民的自覺行為。

在蓮花南路的川江滋香老火鍋店,記者看見餐桌上張貼著宣傳單——“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提倡‘光盤行動’,請大家合理點餐,杜絕浪費。祝你們用餐愉快,謝謝!”店裡的服務員告訴記者,食客點餐前,他們會進行溫馨提示,如果發現食客點餐過多,會就是否需要減少菜品問題與食客及時進行溝通。

除了溫馨提醒、提供打包盒等方式,該店還創新了各式各樣的“拼盤”,食客可以在相同價格的情況下自行搭配,在滿足多樣化需求的同時,還減少了食物的浪費。該店負責人肖東表示,“我們給服務員做了很多培訓,同時在菜品上也進行了很多創新,希望通過系列舉措,讓大家都參與到‘光盤行動’中來。”

都江堰市餐飲協會會長張華康向記者介紹,該協會號召全市所有餐飲企業,從每一個門店做起,做好“光盤行動”,在客人點餐時,要及時告知客人適量點餐,吃不完的可以打包帶走,在全社會形成節約的良好氛圍。

晚上8點,西川夜啤酒長廊熱鬧非凡。記者見到有3桌顧客都選擇了將食物“打包帶走”,即便是沒打包的,餐桌上所剩的食物也基本吃完,沒有浪費現象。二哥夜啤的服務員告訴記者,他們除了為食客介紹菜品、點餐以外,還會對食客點的菜單進行“把關”,勸說食客不多點,以免鋪張浪費,現在選擇“打包”的人越來越多,即便有些食客宴請朋友家人,也會將剩下的食物帶走。正在吃飯的市民吳科伸說,“點餐時,服務員時刻提醒我們適量點餐。這種做法非常好。”

餐飲企業是群眾飲食的提供者和服務者,也是提倡節約、杜絕餐飲浪費的責任主體之一。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都江堰市市場監管局發揮職能優勢,多措並舉,倡導全市各餐飲商家積極投入到“光盤行動”當中,竭力培養消費者適度點餐、文明用餐的良好行為習慣。

都江堰市市場監管局不僅結合日常監管積極向餐飲商家宣傳節儉用餐、文明用餐的重要意義,並通過開展“文明餐桌進校園”、“文明餐桌暨友善優雅大講堂”和“文明餐桌工作推進會”等活動持續推進文明餐桌宣傳工作。截至目前,共開展宣傳活動10余次,通過系列宣傳,打造餐飲菜單標准化精細化示范單位2390余家,在新版菜單上標明菜品主輔料克數、分量,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要求商家主動提供打包餐盒,減少浪費。在都江堰市餐飲店內設置文明用餐、禁煙標識,共計發放桌貼3萬余張,宣傳貼畫1萬余張、台卡1.2萬余個。

如此以來,都江堰市取得了“3升1降”的良好成效——店面形象全面提升﹔旅游品質明顯提升﹔游客滿意度逐步提升﹔糧食浪費持續降低。現今,“舌尖上的文明”在都江堰市逐漸普及,市民的就餐觀念逐漸改變,合理點餐已成為很多市民的自發行為,文明用餐逐漸成為共識。下一步,都江堰市市場監管局還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在都江堰市連續營造勤儉節約的濃厚社會氛圍。

分享到: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