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風細雨潤無聲

——記南充市嘉陵區雙桂鎮鄧家溝村駐村隊隊員任磊

2020年07月07日15:19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0年6月7日上午11點,四川南充市嘉陵區雙桂鎮鄧家溝村村民張明芬家院壩裡。

“張阿姨,最近身體咋樣了?”“是任書記啊,快來坐。”張明芬聞聲從家裡走出來,看到是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員任磊,熱情地打著招呼。在鄧家溝村,村民們習慣性地喊任磊為任書記。

66歲的張明芬和71歲的老伴肖仕杰是老病號,也是在任磊心中重點“挂號”的關注對象,任磊時不時要過來探望他們。像他們這樣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在鄧家溝村25戶貧困戶中(2020年死亡銷戶1戶)就有16戶,佔了三分之二。

“任磊到我們村后,一步一個腳印,做了大量工作。雖然看起來都是小事,但卻像和風細雨一般,滋潤著村民尤其是因病致貧的貧困戶的心,大家對他的評價非常高。”鄧家溝村前支書張樹林不無感慨地說。

村民們私下議論:他們能行嗎?

2018年7月12日,供職於南充市嘉陵區醫療保險管理局的任磊,正式接到去嘉陵區雙桂鎮鄧家溝村執行脫貧攻堅任務的文件。

“最初任磊是作為第一書記申報的,但因為他還是預備黨員,按照規定,第一書記至少要有兩年黨齡,所以他不能擔任第一書記,隻能當駐村隊隊員。”嘉陵區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鑒於鄧家溝村的實際工作情況,該村的脫貧攻堅工作由任磊主持。這也是村民們稱呼任磊為任書記的緣由,但任磊更喜歡大家叫他小任,這樣感覺更親切一些。

任磊生長在農村,14歲才跟隨父母到城裡生活,對農村比較熟悉。2018年3月,組織上找他談話,征求他的意見。30歲的任磊也希望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

任磊把想法告訴家人,除了母親,所有人都支持他。母親反對的理由很簡單:“農村太苦了,你吃不消。”雖然已進城多年,母親還是對農村過去的艱苦生活記憶猶新。她就這麼一個寶貝兒子,怎麼舍得讓他去走“老路”?

任磊脾氣好,有耐心,更有頭腦。他多次勸說母親無果后,就採取迂回戰術,請父親從中斡旋,多吹吹“枕邊風”,勸說母親。這一招還真有效,母親架不住親情“攻勢”,勉強同意了。

擺平了后顧之憂,接到通知后,7月16日,任磊就正式到鄧家溝村開展工作了。與他一起去的,還有駐村隊隊員、同事李鋮。李鋮比任磊大一歲,兩人都戴著眼鏡,斯斯文文的樣子,看起來像剛畢業的大學生。

鄧家溝村來了兩個年輕人,村民們湊耳朵私下議論:他們能行嗎?

鄧家溝村距南充城區42公裡,幅員面積2.2平方公裡,全村轄8個社、220戶685人,建卡貧困戶25戶,其中因病致貧的16戶。不過,所有貧困戶已在2017年實現了脫貧,2018年6月21日通過了國檢。任磊和李鋮的主要任務,是鞏固脫貧、防止返貧。

如同其他地方執行脫貧攻堅任務的駐村隊隊員一樣,任磊和李鋮也遇到了吃飯和住宿的生活難題。但在兩人看來,這些都不是問題。村兩委的辦公樓比較寬敞,他們在辦公室用文件櫃做隔離,后面擺一張鋼絲床,住宿問題就被解決了。

在任磊暫住的辦公室,鋼絲床邊的桌子上,擺放著方便面、餅干等。任磊說,疫情期間餐館關門,村兩委辦公地也沒有做飯的條件,平時就用這種速食品哄哄肚子。“偶爾也會到村支書張樹林家蹭飯吃。”

“我經常喊他們到我家吃飯,但他們大都推辭了,說工作忙不過來。的確是這樣的,很多工作需要在電腦上完成,他們雖然教了我們,但我們還是搞不大醒豁。莫看他們年輕,干起工作來真不含糊。”張樹林說。

對患病貧困戶進行分類幫扶

任磊畢業於川北醫學院,學的是臨床醫學專業,又在醫保局工作多年,在醫療衛生方面有著先天性的優勢和職業敏感性。所以,他對鄧家溝村的醫療情況格外在意。

通過前期的入戶摸排后,任磊發現,村裡的貧困戶大多是因病致貧的老弱病殘,決定從醫療上進行幫扶和關心,並以此打開工作局面。

他把患病的貧困戶分成了兩類:一是重病戶,包括一個舌癌患者,一個腦溢血引發癱瘓的患者﹔二是慢性疾病戶,如糖尿病、高血壓、白內障、肺源性心臟病、腦溢血、腦梗塞等患者。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救助和幫扶。

貧困戶吉兆凱患的是舌癌,要經常去城區做檢查或住院,但就醫很不方便。任磊幫他聯系送醫車輛,有時是村干部的,有時是幫扶干部的,有時是他開車送吉兆凱去就醫,並幫忙在醫院辦理相關手續。2020年1月,吉兆凱去世。

說起任磊和村組干部對吉兆凱的關心,吉兆凱的妻子賈德芳眼裡淚光閃動,豎起大拇指,以示對任磊的感激。

貧困戶王國良,3年前因患類風濕關節炎、腦溢血而長期癱瘓在床,由女兒王旭梅照顧日常生活。任磊經常去看望他,安慰他,鼓勵他,指導他用藥、用食。同時,任磊還給王旭梅講解如何護理長期癱瘓病人的注意事項,手把手教她對王國良進行按摩,以防止肌肉萎縮。2019年6月,王國良去世。

慢性疾病貧困戶較多,他們需要長期不間斷地服藥,同時注意平時的預防和保養。這些醫藥常識,任磊都向他們進行了講解。但老年人記性不好,哪裡記得到那麼多,記到了這些,就忘了那些,甚至記得似是而非。對此,任磊像祥林嫂一般,見一次面就不厭其煩地講解一次。

有時,為讓老人們完全記住,他還會考一考他們:“我上次給您是咋個講的?您還記得不?”老人回答正確了,任磊就夸他記性真好﹔回答錯了或不完全正確,任磊就耐心地再講一次,直到老人記住為准。

此外,任磊還向他們反復宣傳醫療扶貧政策,讓他們知道自己能享受哪些醫療保障政策。患病戶每次住院后,任磊都要去問他們住院的情況,特別是報銷情況。如在區內住院,自付了多少錢?在區外住院,有沒有向衛健委申報救助?有沒有將出院時的資料交給鎮上負責大病救助的工作人員?發現問題后,任磊會第一時間通過單位自查或聯系衛健委、鎮上,查找原因,以確保患病戶能得到及時救助。

無論是重病戶還是慢性疾病戶,他們都要長期服藥。對這些貧困戶來說,藥錢是一大筆支出,經濟壓力巨大。任磊通過醫保局與衛健委的協作,收集資料進行申報,將兩位重病戶納入21種重大疾病、11位慢病戶納入11種慢性疾病管理,以確保他們平時門診的買藥發票能通過國家政策得到解決。

“任書記比我的兒女還要親”

2019年3月,任磊所在的嘉陵區醫療保險管理局被改組為嘉陵區醫療保障局,醫保局的新領導班子對任磊幫扶的鄧家溝村給予了鼎力支持。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特事特辦,提高效率,以最快的速度對貧困戶的醫療申請進行核實、報銷,將錢及時打入貧困戶的賬戶中,解除貧困戶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安心養病。

醫保局還與太和鄉衛生院協商,由衛生院派出醫生、護士,對鄧家溝村的患病戶進行定期體檢,做到有病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這些做法暖人心,村民們贊不絕口。

“單位對我的鼎力支持,讓我感受到了來自組織的力量,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是代表醫保局在戰斗。有醫保局在背后為我‘撐腰’,我在村民面前更能說得起話了,村民對我越來越信任,很多工作也能順利地開展下去了。”任磊發自肺腑地說。

任磊(左)與肖仕杰(右)、張明芬(中)夫婦交談

貧困戶張明芬因患肝內膽管結石,2017年做了肝部分切除手術。出院回家后,一直在吃幫助排出結石的十味蒂達膠囊。

6月7日上午見到任磊來訪后,張明芬焦急地說,正有一個事情要找他幫忙。她從屋裡提出一大袋十味蒂達膠囊,說這個藥在鎮衛生院買不到了,如果吃完了,她該怎麼辦?

任磊看了藥后告訴她:“張阿姨,您別急。我幫您問問衛生院的院長吳明鐘,請他幫您進一些這個藥。如果他進不到這個藥,您要買藥的時候就給我說,我到時回城的時候幫您買了帶回來。”

聽任磊這麼一說,張明芬臉上焦慮的神情才緩和了下來。她把藥放回屋裡,拿著一個盆子就要去摘桃子:“我家的桃子可好吃了,沒有打農藥,給你們嘗嘗。”無論任磊怎麼勸阻,張明芬都執意要去地裡摘桃子。“你看,我們的老百姓就是這麼實在,這麼淳朴。”任磊無奈地笑著說。

過了一會兒,張明芬的老伴肖仕杰回來了。看到任磊,肖仕杰熱情地打著招呼,搬出板凳放在階檐下,叫任磊坐下擺龍門陣。張明芬摘了滿滿一盆桃子回來,因為剛下過雨,桃子上還帶著雨水,更顯得鮮脆誘人,美味可口。

兩個老人忙活了一陣,才坐下來與任磊拉家常。

1997年,肖仕杰突發腦溢血,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撿回一條命后,他恢復得還不錯,但落下了行動不是很方便的病根,所以一直在吃藥。任磊到鄧家溝村后,了解到兩個老人的病情,就經常來探望他們,與他們拉家常。

肖仕杰對任磊很是感激,第一句話就是:“任書記比我的兒女還要親。”他接著補充說:“我說這話不是官面話,是真心的。現在國家對我們貧困戶的幫扶力度很大,吃藥看病花的錢很少,我們都很感謝國家的好政策。任書記是國家派來幫扶我們的,他隔三差五就來看我們,問我們還有哪些問題需要他幫忙解決,比我的兒女還來得勤。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們說,他是不是比我的兒女還要親?”

(責編:章華維、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