坷坎致富路

涂朝暉

2020年05月14日11:23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條豬飼養。涂朝暉攝
條豬飼養。涂朝暉攝

他不是天上最耀眼的那顆星,卻靜靜地發出璀璨的光芒,溫暖並照亮了很多人。

——題記

他,今年46歲,家住偏遠的農村。

他,瘦弱的個子,集多病於一身,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藥罐子”,系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

他,憑借堅強的毅力、頑強的斗志,不屈不撓地與病魔和困難作斗爭,終於實現年產值達到30余萬元,2018年榮獲“鄰水縣脫貧攻堅致富典型”的光榮稱號。

致富后的他,不忘回饋家鄉與社會,毫無保留地免費傳授自己的養殖技術,帶動並指導20多位貧困村民創業脫貧致富。2020年初,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主動給政府捐贈了價值2000余元的兔肉,支持一線戰疫工作,用實際行動譜寫了“致富不忘親、致富要幫親”“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美好贊歌。

他就是,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八耳鎮石凼村村民——劉銀才。

病魔纏身,夢斷深秋

自1989年初二輟學后,劉銀才就一直在廣東毛織廠打工。1997年,他收獲了愛情。幾年后,他有了一對可愛的兒女。和大多數外出打工者一樣,子女留守在家由父母照看,他和老婆繼續在外打拼。由於劉銀才為人踏實、勤奮好學,幾年后,他就被毛線廠聘為師傅,除了負責毛線廠的技術指導,還負責機器設備維修,工資比以前翻了一番,日子過得繁忙而充滿了希望。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2012年深秋,33歲的劉銀才由於頭昏、嘔吐,去醫院檢查后才得知,他的腦部長了一個很大的腫瘤,而且還患有矽肺病。眼看日子越來越好,本打算再堅持一兩年,就可以在老家鎮上買房子了,沒想到卻遇上這樣的事兒。他隻得匆匆辭去毛線廠工作,回到老家治病。

由於擔心開顱手術后會留下后遺症,對於腦部的腫瘤,劉銀才選擇了長期吃藥,進行保守治療﹔對於矽肺病,他則選擇了手術治療。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劉銀才的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但遺憾的是他此后再無法干重體力活,而且這次大病不僅花光了他們小兩口多年來的積蓄,還欠了親戚朋友7萬多元的債務。

真是“屋漏偏遇連夜雨,船破又遭頂頭風。”第二年,劉銀才的病還沒有好,他老婆又生病了,她也不得不辭職回家治療。一家人債台高筑,又失去了所有的經濟來源,生活幾乎陷入了絕境。

家庭養殖,艱難度日

劉銀才的父母年事已高,且父親多病,經常吃藥,兒女上學也需要錢開支,現在他和妻子都生病在家,劉銀才心急如焚,陷入了極度的痛苦之中。但是他明白,自己是家裡的頂梁柱,如果自己倒下,這個家就徹底沒希望了,為了家人,他一定要振作起來。可是老家並沒有適合他做的工作,也沒有合適的投資項目,做些什麼呢?他苦苦思索。就搞養殖吧,養殖有一定基礎,但想起1997年的那次養兔經歷,他又猶豫了。

199年,劉銀才23歲,正值青春年少,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齡。他憑著一腔對養殖業的熱情和創業成功的渴望,拿出自己外出打工8年的積蓄,在自家屋子旁一磚一木地建起了一個簡易兔舍,接下來他跑遍鄰水、廣安、達州、重慶尋找優質種兔,最后花高價在重慶買到30多隻種兔。買回種兔興奮沒多久,他發現自己買回的種兔居然有些是已經配種一兩年接近淘汰的,有的還存在一些生理缺陷。盡管如此,劉銀才依舊堅持著精心飼養。可惜,沒過多久,由於兔舍衛生條件差,有些兔子生病拉稀,得了具有絕症之稱的“真菌病”,沒多久就死了,他的左手也染上這種真菌。劉銀才隻好放棄了這個兔舍,把幸存的兔子進行轉移。

轉移到其他地方后,兔子繁殖很快,可是由於沒有找到銷路,兔子越積越多,加上六月天氣又悶又熱,也沒有相關的通風設備,所有的兔子都死了。劉銀才賠光了所有的積蓄,走投無路,隻好無奈地選擇再次去廣東毛線廠打工。

現在,因為生病,他又回來了。他是一個倔強,不願意向命運低頭的人,考慮再三,決定再次冒險,再搞養殖業。

憑著給人踏實、勤奮的好印象,他向親戚朋友借了4萬元,修了幾個小型豬圈,買了4頭小豬、幾十隻雞鴨開始養殖。他還拖著有病的身體,在生產隊閑置的水田裡種植了幾畝稻谷﹔遇上趕場的日子,就到近處幾個場鎮去賣自己種植的蔬菜,日子就這樣艱難地支撐著。

艱苦創業,脫貧圓夢

2014年,精准扶貧的春風吹遍祖國大江南北。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劉銀才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這時,經過多年的治療,他的身體慢慢有所好轉。政府工作人員多次上門走訪,勸他擴大養殖規模,最后劉銀才採納了他們的建議,選擇了行情較好的育兒母豬家庭式養殖。

2015年,劉銀才又向親戚朋友借款7萬多元,在八耳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修建了一個270多平方米的養豬場。由於有前幾年積累下來的養殖經驗和技術,他的育兒母豬和豬仔長得很好,不久就有了可觀的成效。可是不久,受行情影響,豬肉價格大幅下降,豬仔的價格也隨著下降了很多,整體算下來豬場又虧了很多。

繼續養殖還是放棄?劉銀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矛盾之中。冷靜下來整理好思緒后,他決定採納政府工作人員的建議,減少育兒母豬的飼養,重點養殖繁殖力強、生長周期短的兔子。

2016年2月,通過朋友的介紹,劉銀才前往重慶阿星兔場養殖基地學習養兔技術。同年8月,他通過扶貧辦,向國家無息貸款5萬元,總投資20萬元,建了一個佔地面積300多平方米的養兔基地,又從重慶購回400隻“伊拉克”種兔,辦起了養兔場。

在養殖過程中,各級領導和縣畜牧局經常到他的養兔基地視察,指導工作,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議。他也經常擠時間參加縣畜牧局組織的養殖技術培訓會,有時不懂的還通過電話咨詢。兩個月后,他的第一批兔子就出欄見到成效了。由於他的養殖頗具規模,所以吸引了來自成都、重慶的客戶直接上門拉貨。不到一年時間,劉銀才養殖的母兔存欄量從原來的400多隻發展到上千隻,年收入10萬元以上。

劉銀才在發展養殖的同時,也非常注重環境的保護和污染的治理,他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要求,添置了污染防治設備進行環境治理,他還時常帶頭打掃村子周圍環境衛生,勸導村民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心懷感恩,共同致富

劉銀才發展養殖業脫貧致富了,並沒有忘記黨和政府。

從開始動員他搞養殖,到后來對產業的扶持,聯系技術人員對他進行指導,利用產業周轉幫助轉型和銷售,政府工作人員和部分領導幾乎全程參與。他滿懷感激地說:“全靠黨的政策好,不是黨和政府的支持與幫助,我哪有今天?”他還覺得,“一花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大家共同富裕既是中國夢,也是他的夢。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劉銀才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更多的貧困戶引上脫貧致富之路,盡早過上小康生活。

2018年,劉銀才用自己成功的實例,鼓勵周圍的村民群眾跟他一起搞養殖,並主動到村裡貧困群眾家裡傳授養殖知識技術,引導他們通過養殖發家致富。相鄰幾個場鎮,如豐禾、復盛、石永等地群眾紛紛登門向他求教養殖技術,劉銀才都竭盡所能,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學到技術后的村民和朋友們都上門來向劉銀才購買種兔,劉銀才也都免費登門,為他們解決養殖中遇到的困難,成功培養了一批懂兔子養殖的技術能手,引導帶動了周邊20多名貧困村民,運用養殖實現脫貧。

目前,八耳鎮興隆社區的居民陳健和周建明,都成為了劉銀才的合作者,豐禾鎮、復盛鄉、石永鎮等地都有合作者慕名而來。

躊躇滿志,心向未來

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和養殖技術的日益成熟,劉銀才躊躇滿志,決心在養兔成本和效益上大做文章,他開始嘗試自己做飼料,打算自己做兔肉加工,決心在鄰水縣這片天地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養兔王國,希望有更多的合作者一起,把養兔做成一個產、銷、加工為一體的一條龍的產業。

除了發展養殖外,劉銀才還把發展的目光放在種植上,他打算下一步要因地制宜,充分利養殖場的糞便,搞有機蔬菜種植。他說:“隻有不斷地做大做強自己的產業,才能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才能更好地帶動家鄉父老相親們共同致富。”

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了像劉銀才這樣自強不息與頑強拼搏的精神,再艱難曲折的路也會變得平坦。他將如致富路上的一盞明燈,照亮更多的人砥礪前行。

 

作者簡介:

涂朝暉,女,70后,四川省詩歌學會會員,廣安市作家協會、詩詞學會會員,《精短小說》簽約作家。有近10篇文章入選學生閱讀教材,作品散見於《華西都市報》《琴台文藝》《廣安文藝》《遠方詩刊》《廣安日報》《達州晚報》等報刊雜志,有作品入選《中國精短小說2018年年選》,分別獲《中國鄉村》《齊魯文學》年選作品大賽三等獎,鄰水縣“皇家杯”詩詞大賽三等獎,岳池縣百名詩人詠桃花比賽優秀獎。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