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成都東部新區長什麼樣?提前看看吧(組圖)

2020年05月07日08:21  來源:四川新聞網
 
原標題:未來的成都東部新區長什麼樣?提前看看吧(組圖)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和成德眉資一體化四川省戰略示意圖

成都東部新區范圍示意圖

5月6日上午,成都東部新區正式挂牌。與此同時,《成都東部新區總體方案》出爐。5月6日下午,成都東部新區召開媒體見面會,成都東部新區黨工委委員、總經濟師王正丹在會上對新區總體方案相關要點進行了解讀。

《成都東部新區總體方案》顯示,成都東部新區規劃范圍包括簡陽市所轄的13個鎮(街道)所屬行政區域,分別是海螺鎮、蘆葭鎮、董家埂鎮、壯溪鎮、玉成街道、草池街道、石板凳街道、福田街道、養馬街道、石盤街道所屬全部行政區域及高明鎮、三岔街道、賈家街道所屬部分行政區域,面積729平方公裡。同時,將天府新區簡陽片區191平方公裡(包括空港新城范圍內的丹景街道全域和三岔街道部分區域,及現由簡陽市管理的武廟鎮全域和高明鎮、賈家街道部分區域)委托成都東部新區集中統一管理。成都東部新區管理范圍共計920平方公裡。

王正丹表示,確定新區管理范圍主要基於三點考慮:一是區域連片,將空港新城、簡州新城之間鎮(街)納入新區規劃范圍,同時將天府新區簡陽片區委托新區管理,便於要素集聚、避免區域分割,形成飛地。二是通達性強,區域內已有多條高快速路建成運營,軌道交通18號線即將投運,具備連接成都中心城區以及德陽、資陽、眉山最便捷的交通條件。三是支撐功能強,擁有天府國際機場、成渝中線高鐵東部新區站等重大樞紐項目,以及民航飛行學院、成都體育學院、吉利大學和天府奧體公園等重大功能性平台,具備集聚高端資源要素優勢和能力,對國際人才和高端產業吸引力較強。

“規劃建設成都東部新區,具有較好的基礎條件。”王正丹介紹,東部新區的規劃建設具有區位優勢明顯、承載能力突出、產業加速集聚、政策支撐有力等較好基礎條件。

七城聯動示意圖

智慧城市示意圖

區位優勢明顯——

成都東部新區位於成渝發展主軸和成德眉資連接地帶核心區域,西鄰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接四川天府新區,北靠成都國際鐵路港,集聚輻射效應明顯。交通體系完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將於2021年投入運營,達成鐵路、遂成鐵路和成渝客專通車運營,成自宜高鐵、成南達萬高鐵規劃建設工作有序推進,成渝中線高鐵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地鐵18號線年內建成投運,地鐵19號線二期建設已全面啟動,區域內路網骨架初步形成,成都第二繞城高速、成都平原經濟區環線高速、成安渝高速、成渝高速通車運行。

承載能力突出——

山水資源豐富,毗鄰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擁有貫通全域的沱江水系和三岔湖、龍泉湖、龍馬湖等多個湖泊以及豐富多樣的淺丘地形地貌特色,具有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范區的良好生態本底。土地開發利用潛力較大,現狀城鎮建設用地佔比僅為11.28%。水資源工程保障基礎較好,目前主要依靠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張家岩水庫、三岔湖水庫和石盤水庫供水,未來可通過引大濟岷工程、毗河供水、久隆水庫等工程提高供水能力。

龍泉山東側沱江發展軸示意圖

五級城市單元體系模式圖

產業加速集聚——

重大功能性、標志性、引爆性項目加快推進,民航飛行學院、成都體育學院、吉利大學和天府奧體公園、沱江發展軸示范工程、國際合作教育園區以及三岔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引領城市發展)項目、龍馬湖商務區等項目已啟動實施。重大產業化項目加快集聚,已開工建設先進汽車科創空間、民航科技創新示范區、航空商貿產業園等項目,普洛斯、吉利集團、安博物流等世界500強企業順利入駐,成功簽約引進一大批產業化項目。

政策支撐有力——

成都市已出台《關於堅持新思想指引新理念導航高質量建設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現代化東部新城的意見》。編制完成《成都市東部新城空間發展戰略規劃(2017—2035年)》,為東部新區優化空間布局提供了基礎支撐。設立了成都市東部新城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統籌協調成都東部新區各新城規劃建設工作,為成立東部新區管理機構奠定良好基礎。

成都東部新區“5橫4縱”鐵路線網示意圖

天府國際機場效果圖

四川新聞網記者獲悉,通過科學測算,東部新區提出了“三步走”發展目標。一是將階段性目標預測年份確定為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從而與“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規劃年份相對應。二是採用統計數理模型,導入新區現狀數據,參照深圳發展初期與快速發展期人口增長特點,預測新區常住人口發展目標為2025年80萬人、2030年110萬人、2035年160萬人。三是根據城市新區發展規律,將新區未來15年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經濟發展預測:2020年至2030年屬於高速發展期,2030年以后進入穩步發展期。對於高速發展期,參照上海浦東新區設立初期以及重慶兩江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預測新區在2020年基礎上,未來10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年翻一番(達到約6萬元)、10年翻兩番(達到約12萬元)﹔對於穩步發展期,採用成都市過去15年(2004—2019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速(約10%),在新區2030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萬元基礎上,預測2035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約20萬元。結合人口發展目標預測,將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發展目標設定為2025年達到480億元、2030年達到1300億元、2035年達到3200億元。

王正丹強調,新區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統領,系統謀劃推動成都東部新區規劃建設發展五項主要工作任務。

一是創新現代化城市發展新路徑。新區將強化營城思路創新,堅定“精筑城、廣聚人、強功能、興產業”理念,構建“城市組群+功能片區+產業社區”的城市架構,突出公共交通、公共服務、生態文化導向,推動實現公共利益和城市效益最大化,推行城市綜合運營主體主導、國際國內先進專業企業參與、投融資規建管一體化的城市綜合開發模式。將強化制度創新,減少行政干預,擴大市場開放,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將強化科技創新,規劃建設成都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加快聚集創新資源和要素,布局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國際科技合作創新平台、新型研發機構,打造前沿技術和未來產業應用場景,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

二是營造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新區將統籌區域交通整體布局,推進軌道交通延伸拓展,織密成渝雙城高快速路網,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內聯外通,共建多樞紐協同的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將加快成都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重心東移,加強成德眉資優勢領域產業鏈合作,協同打造成德臨港產業發展帶、成資臨空經濟發展帶,率先構建專業化產業分工體系。將探索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建立互利共贏的稅收分享機制和重大項目、重大功能協作機制,促進新區與周邊區域共建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區域發展共同體。將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塑造城鄉一體的空間形態和產業模式。

三是構建現代化產業新體系。新區將培育先進制造業新優勢,聚焦航空制造、智慧能源等智能制造產業,做強產業基礎能力,加強產業生態研究和品質提升,突破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核心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推動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將打造現代服務業新引擎,聚焦總部經濟、臨空物流、全球供應鏈等新興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大力培育引進體驗式消費、供應鏈金融等現代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將構筑新經濟發展新高地,聚焦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等新經濟業態,加快打造新經濟發展載體和應用場景,開展無邊界公園城市、人工智能測試等應用場景試點示范,構建多維度多層次場景供給體系,吸引國內外新經濟企業加速集聚。

四是建設國際開放合作新門戶。新區將加快建設國際空港門戶樞紐。努力把天府國際機場打造成為國家門戶樞紐機場,增強國際投資貿易平台和口岸服務功能,建設川渝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爭取將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及空港新城整體納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拓展區,探索創建內陸自由貿易港。將構建服務“一帶一路”的物流體系。聯動天府國際空港和成都國際鐵路港,打造國家物流樞紐,構建以航空網絡、中歐班列為支撐的空鐵公水多式聯運物流體系,加快建設國際郵件集散中心、跨境電商分撥中心等高能級物流平台。將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挖掘“航空+入境旅游”客流潛力,構建國際消費商業商務綜合體,利用舉辦大運會、世運會等重大體育賽事機遇,規劃建設國際會展設施、國際賽事場館,積極承辦高等級國際賽事和國家主場外交活動。

五是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新區將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的城市形態。突出擁江發展,高標准規劃建設沱江發展軸。規劃建設大尺度生態廊道,打造全域綠廊體系。結合穿城水系、生態廊道等,構建多條通風廊道。深入推進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將構建優質公共服務供給體系。加快構建新區級、產城組團級和社區級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科學確定公共服務配套標准、總體規模和空間布局,提高優質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構建綠色出行體系,推行城市組群間以多種方式快速交通為主、功能片區內以大容量公共交通為主的交通組織模式。將構建完善現代城市治理體系。堅持智能感知設施與新區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打造匯聚城市數據和統籌管理運營的“城市大腦”,全面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構建生活垃圾收轉運一體化體系。加快建設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台。推進“完整社區”建設,打造15分鐘生活圈。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優化行政管理體系和街道社區職能,持續增強新區基層治理能力。

《方案》要求,按照統一、精簡、高效的原則,按規定組建成都東部新區管理機構,賦予相應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進一步理順成都東部新區與空港新城、簡州新城及托管的簡陽市部分區域的關系。聚焦戰略定位、主導產業和重點任務,按照專業化、扁平化、大部制導向,科學設置工作機構。支持新區與簡陽城區、淮州新城、德陽凱州新城、眉山東部新城、資陽臨空經濟區等周邊區域協同發展。”王正丹介紹。

(成都東部新區供圖)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