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住在山溝溝裡,土地種不出庄稼,房子也漏風漏雨,2018年村裡干部幫我爭取了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現在不僅搬進了新房,還能領到土地承包費,還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丹參收了后,產業園還要種芍藥,我家就像住在大花園裡了!還是黨的政策好啊!”陳永玖樂呵呵地說道,他是大柏山村易地扶貧搬遷戶之一。
大柏山村坐落於四川中江縣永興鎮,共有貧困戶75戶213人,地理位置偏僻,基礎設施條件落后,多年來經濟發展滯后,大多數貧困戶都住在老舊的土坯房裡。2018年,為了解決安全住房問題,大柏山村牢牢把握住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分別在11社和9社規劃兩個聚居點,共搬遷安置了建檔立卡貧困戶17戶35人。
2019年春節前后,搬遷貧困戶陸續搬入新居,然而這17戶貧困戶都遠離承包的土地山林,后續發展成了村裡最頭疼的事情。
為了改變山旮旯裡貧窮落后的面貌,做實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大柏山村因地制宜引進中藥材種植大戶,流轉聚居點周邊撂荒的300余畝土地種植丹參。同時村集體自主流轉土地,發展有機蔬菜、水果等種植,產業漸漸有了起色。2020年疫情緩解后,丹參基地迎來豐收,周邊上百名群眾在產業基地就近務工,其中貧困戶就有30余人,農戶在產業園務工一個星期,就能掙近1000塊錢。依托產業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利用集體經濟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如今的大柏山村面貌煥然一新,老百姓們的精氣神十足。
“大柏山村因地理位置原因,致使易地扶貧搬遷成了一塊硬骨頭,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關懷下,全村上下攻堅克難,切實解決了易地扶貧搬遷貧困群眾安全住房問題,同時因地制宜,依托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增收。”大柏山村第一書記陳子銳說,今年我們還計劃利用閑置的村小學,組織貧困戶制作手工粉條,千方百計增加貧困戶和村集體收入,確保貧困戶搬得出、留得住、致富有門路。我們也有信心、有決心,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帶領全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與全國人民共同邁向小康之路。”(朱虹 李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