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3月11日電 近日,筆者獲悉,榮縣水務局用一組分量厚重的數據,概括了近14個月總投資5億多元,圍繞一個“水”字開展綜合治理書寫的五篇華章,實現了旭水河、越溪河出境斷面保持Ⅲ類及以上,連續兩年達到國家和省考核要求,全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100%,全面完成消除劣V類國控斷面目標任務。群眾心中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已然呈現在眼前。
“清水”行動。通過清漂、清淤、疏浚、截污等方式,開展了旭水河、越溪河等18條水系治理,清理河流河道漂浮物3萬余噸、河岸垃圾1400余噸,河道治理清淤31.2萬㎡,清淤疏浚山平塘8276口,新建延伸城鄉污水管網61.1公裡,維修改造城鄉污水管網61.2公裡,建成城區雨污管網5.6公裡,基本實現區域雨污分流,全縣河流水環境質量日益改善。
“治水”行動。榮縣科學的編制完成18條主要河流“一河一策”方案,建立了“一河一檔”,並爭取各類資金4.1億多元實施污水治理項目。完成日處理能力35000噸/天的縣城污水處理廠提標升級改造﹔完成日處理能力16300噸/天的32個鄉鎮污水處理提標升級改造﹔建成日處理能力3000噸/天的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完成148戶“散亂污”企業關閉搬遷及239戶禁養區畜禽養殖場關閉﹔完成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改造23個,搬遷臨河垃圾庫(池)55座。
全面開展農村環境整治。15處農村聚居區污水處理設施全部建成,改建農村戶用衛生廁所251座、鄉村公廁新建3座、改建3座,新建鄉村旅游公廁1座,新建化糞池或集污池67個,取締河道網箱養魚1處、網箱養魚69個,取締水庫肥水養魚1500畝。
“活水”行動。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地勢較高庫容1.6億方的小井溝水庫和水庫容5800萬方的雙溪水庫通過30公裡的干渠進行生態補水。每年小井溝水庫、雙溪水庫向旭水河生態補水4000萬方、越溪河生態補水5000萬方,使旭水河、越溪河“活”起來、“動”起來、“美”起來。
“管水”行動。強力施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堅守“三條紅線”、實施“四項制度”。共排查和清理保護區違法設施、排污口35個,建成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隔離設施8萬余米,設置標志標牌800余塊,整治(關閉)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畜禽養殖71戶,取締農家樂21戶、旅游設施3戶,取締雙溪水庫內游船、機動船89艘並拆除游船碼頭,拆除保護區內居民住宅1戶,新增生態涵養林2350畝,建成水質視頻監控點位8個。
“親水”行動。按照“以水興業、以水富民、以水美村”的發展思路,結合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目前,全縣已建成雙石鎮大竹林村、鼎新鎮西堰村等水美新村14個,讓廣大群眾就近感受到水利帶來的生活便利,享受優美水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蔣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