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四川

唐家河生态搬迁40年

2023年03月08日08:38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唐家河生态搬迁40年

“像梦一样。”3月2日,瞅着山上已经萌芽的紫荆花,方登武努力回忆过去40年的点滴。

方登武的老家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的腹地——广元市青川县前哨村,那是一个如今在地图上已找不到的村庄。

1983年的春天,根据原四川省林业厅和青川县的安排,方登武生态搬迁至妻子的娘家青溪镇阴平村落户。几十年间,他们见证了唐家河从伐木场变成自然保护区,再变身大熊猫国家公园一部分的蜕变历程。

1983年,四川在原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启动全省乃至全国最早一批生态搬迁试点。

几十年间,从伐木场变成自然保护区,再变身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一部分,从“探路”到“对路”,这片土地不断适应着新的“身份”。

40年后的这个春天,记者来到唐家河,在森林、乡间寻找搬迁和扎根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发掘这场跨越时空的生态故事……

生态搬迁大事记

1978年12月15日

国务院同意成立四川青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1978年12月29日

四川省青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挂牌成立

1983年

生态搬迁行动启动,计划搬迁800余户村民

1986年

生态搬迁行动完成

1986年7月9日

国务院同意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0年

四川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将包括唐家河在内的41万余亩土地划分为5个责任片区

2018年10月29日

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成都揭牌

2021年

我国宣布设立包括大熊猫国家公园在内的第一批国家公园

必须离开的故乡

唐家河腹地的山谷尽头,方登武找到了原前哨村一队的旧址。这里是他25岁之前生活的地方。“原来的3间土房大概在这个位置。”站在杂草丛边,方登武努力寻找着老家的痕迹。顺着他指的方向,坡地上只剩下小腿高的荒草和浅浅的地基。

方登武在这里有快乐的记忆。1965年初春,一队伐木工人开进唐家河的原始森林,唐家河伐木场宣告成立。随后,他被父亲送进了伐木场,成了木匠学徒工。7年后,方登武正式出师,把青杠树锯成板材、吊线、做成家具,成了老乡口中的“方木匠”。

1977年,“方木匠”每月的收入已经接近70元。“比县里一般干部的收入都高。”说起年轻岁月,方登武的眼睛里放着光。凭着一手木匠活,方登武刚满20岁就说定了亲事,女方是24里外的阴平村人。

但方登武风光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1978年,唐家河林区正式设立自然保护区,与卧龙自然保护区一道成为全川仅有的两个省级垂直管理保护区。因为在此之前的1974年,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显示,唐家河林区至少生活着86只野生大熊猫,数量和密度仅次于卧龙林区。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成了“试验田”,划定核心区、实验区和缓冲区。位于唐家河腹地的前哨村和工农村,都在大熊猫迁徙的通道上,被划入实验区,明确严禁从事砍伐等破坏森林的生产经营活动。伐木场随即停止运作,转变为保护区管理机构。

重新拿起锄头的方登武却发现,自己无法养活一家人了。“海拔高、土层薄,只能种麦子、洋芋和黄豆。”方登武的发小陈发良回忆,村里人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次米饭,“平时就是洋芋粥。”

“老婆不愿意嫁进来了。”1982年,方登武25岁了,在当时已是大龄青年。但未婚妻要求:要么分手,要么倒插门。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原住民的窘迫,有关部门早已注意到。原林业厅野保处退休干部冷峪阳回忆,考虑到实验区内村民生活越来越艰难,1982年秋,原省林业厅和青川县方面商定,从1983年起实施生态搬迁行动,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将工农村和前哨村的800余户村民分别搬迁至缓冲区边缘的落衣沟村、阴平村。

“每人补贴两百斤小麦和100元安家费。”得知这一政策,方登武当即和未婚妻举行了婚礼,约定来年春季正式上门。

从头开始的新家

“24里山路,只用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提起搬家时的速度,方登武依然有些骄傲。但妻子很快“戳穿”:家当少、心里急,能不快?

1983年3月的一个下雨天,方登武用扁担挑着全部家当下山,其实只有锅碗瓢盆和一床被褥。方登武的第一感觉是阴平村暖和多了,在前哨村还要裹着棉衣才能出门,这里一件粗布衬衣就能对付夜里的风,“气候条件好的地方,种地的选择也多。”

搬下来第一年,方登武开始试着种水稻,又建了一处猪圈,但他还是没能赚到钱。因为前哨村村民纷纷到来,这里人多地少的矛盾越发突出。“人均不到一亩,多数人只能混个温饱。”方登武的发小姜开齐说,搬到阴平村不到半年,他就托青溪镇的亲戚寻了个打零工的活路贴补家用。

1983年和1984年,方登武的妻子先后生下两个女儿。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方登武干过零工、做过买卖,最后捡起了先前给家具缝制皮具的手艺——“方木匠”就这样成了“方皮匠”。

那时候,刚刚步入正轨的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加大了巡山护林的力度,工作人员的皮质防寒鞋、防寒衣时常开裂。方登武找到商机,把皮革摊摆到了保护区管理处的办公区。

方登武的同乡李福军,1983年搬家后,和十多位原工农村、前哨村村民一起成为保护区的护林员,最头疼的是面对老乡们。原来,原工农村和前哨村的村民每个月都要回到山里砍一些青杠树卖,曾经的老友变成了“对手”。

原林业厅干部赵建华坦言,当年搬迁任务重、时间紧,在安置方式上,还是“给钱给粮”的简单方式。这也导致搬迁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盗伐等现象屡禁不止。

1998年起,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正式实施,盗伐天然林的处罚力度随之升级。包括唐家河在内的41万余亩土地被划分为5个责任片区,分别明确专班守护。搬迁户没有退路了,必须要找“对路”才能生活下去。

尝试吃上“旅游饭”

“都是现炒的野菜哦。”傍晚时分,方登武招呼着游客。这天虽不是周末,但他家的农家乐还是入住了8位客人。3层的砖混小楼共计16个独立的客房,以及100多平方米的院子,方登武家的农家乐,在阴平村并不算显眼。

唐家河生态搬迁群众吃“旅游饭”的想法,起源于1995年。这一年,我国引入“GEF(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唐家河保护区被纳入项目实施范围。趁此机会,唐家河保护区管理处给阴平村、落衣沟村的家家户户改造了节柴灶、组建了村级护林员队伍,并提出发展旅游的设想。

“一开始,大家还是在观望、犹豫。”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管理处社区科工作人员何万红说,当时,原保护区管理处组织了生态护林培训班和生态旅游培训班。前者很快就让村民逐渐停止了砍树,但后者从设想变成现实,前后用了十多年。直到2006年,村民钟元辉才在村里带头办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

“比看熊猫还稀奇。”今年52岁的钟元辉,同样是原前哨村村民。他记得,自家农家乐开始装修那天,挤满了前来围观的乡亲,“我自己也发怵,干不好就丢人了。”

但现实很快就消除了这种疑虑。“一间房,一晚60元。”方登武说,钟元辉家的农家乐开业时,他第一次意识到,这种房子一晚上值这么多钱。

同样受到鼓舞的,还有村民杜显军。在钟元辉之后,他把自家的房子改造成了客房。几年内,他家的客房数量从不到10间扩展至近百间。客房的形态,也从单一的标准间扩展到田景房、山景房。这些年来,他前后投入了1000多万元,年营收突破百万元。

瞅着乡亲们赚大钱,方登武也坐不住了。2014年,唐家河震后重建完毕,方登武就贷款12万元修起了3层小楼,正式办起了农家乐。如今,每间客房每晚100元,每年能给他家带来10多万元的收入。

阴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成鹏说,从2006年开始,随着阴平村农家乐数量持续攀升,“玩在唐家河,住在阴平村”成为多数游客的选择。

国家公园带来更多收益

“这桥修好了,到咱们村的游客肯定更多。”3月3日傍晚,阴平村村外的下寺河大桥工地上,几位村民摆起了龙门阵。自从开春后大桥动工,这里就成了村里的“会议中心”。大桥修通了,从唐家河游客中心到阴平村不必再绕道。

桥还没建成,但大伙早就行动起来了。“全村起码有10个农家乐在装修改造。”罗成鹏说,趁着夏季旅游高峰到来前,阴平村正在忙着“补妆”,打造更多游客打卡的“网红店”。

2021年,我国宣布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规划方案明确,阴平村和落衣沟村作为入口社区,将给予种种扶持措施。

此前印发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提及,支持周边社区居民以投资入股、合作、劳务等多种形式,适度发展生态体验、熊猫文化产品、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产业。同时,整合园内生态产业资源,创建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品牌,通过联合营销,扩大品牌效应。

“我们的蜂蜜才50多元一斤,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还有,我们这里的农家乐秋冬季生意不算好。”落衣沟村村支书杨勇盘算着,借助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的入口社区建设契机,让全村400多位原工农村生态搬迁村民的日子再红火一点。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管理处处长谌利民透露,方登武和杨勇等人的期待有望变成现实:保护区正在谋划引入自然保护组织和公益机构,培育国家认证的蜂蜜品牌。同时,建设一批观鸟、观兽站点,打造科普教育基地。

“这些都有个前提,就是要守好这片林子。”3月3日晚,巡山归来的落衣沟村村民黄兴侨,正忙着修图。这位原工农村村民、现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的专职护林员运气不错,当天巡山路上碰到了3次扭角羚。

去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举办的摄影大赛正式开幕。原本以为奖金唾手可得的黄兴侨发现,光第一个月,积极巡山的落衣沟村和阴平村村民就上传了数百张作品。

“从砍树人、旁观者变成了生态保护的参与者。”李福军感慨万千。(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哲 王成栋)

(责编:罗昱、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