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新闻资讯

全国人大代表李丹: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

2023年03月06日14:46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李平)在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内江市市长李丹接受了人民网记者专访。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内江市市长李丹

人民网记者:感谢您接受人民网专访。请您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2022年内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李丹代表:感谢您关注内江。2022年,内江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赋予内江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的定位,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6.95亿元,增长1.5%。一是项目投资成效显著。57个省级重点项目、321个市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96.5亿元、712.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川威集团钒钛科技200万吨板材等24个重点项目建成投用。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一期)、港华燃气应急调峰储配基地等127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红牛饮料内江生产基地、中显智能新型触控显示模组生产基地等98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二是产业基础不断稳固。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户,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412.3亿元。威远页岩气综合利用化工园区获批省级化工园区,完成投资18.76亿元。持续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4%。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实现综合产值75亿元。服务业持续复苏,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5%。网络交易额、零售额分别居全省第3位、第6位。三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深入推进“川渝通办”改革,311项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可办,177项高频事项全程网办。兑现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21.04亿元。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引进融通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产业基地等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5个,到位市外资金增长30.5%。到位外商直接投资4496万美元,增幅居全省第1位,总量居全省第5位。四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新增城镇就业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7%。新(改)建幼儿园、中小学52所,新增学位2.65万个。2个专科纳入省“十四五”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入选“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国家级示范城市。成功联合申办四川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建成美丽宜居乡村708个。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四川绿色发展范例城市”“四川省森林城市”。

“甜城号”中欧班列在资中发车。王斌摄

人民网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内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哪些考虑?

李丹代表:内江地处西部内陆,发展不充分仍然是最大的市情,要实现追赶跨越,必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主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做大经济规模。确保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5年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2027年超过2300亿元。二是抢抓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积极融入成渝“双核”,深化毗邻合作,助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三是做强产业支撑。内江是传统老工业基地,我们将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加强项目招引、产业投资、技术改造、企业培育,促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同时,持续做大做强内江黑猪、肉牛肉羊、特色水产、精品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加快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发展,以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塑发展新优势。四是推进协调发展。坚持一县一策、错位发展,积极培育中心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五是全方位对外开放。依托2亿人口西南腹地大市场,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全面加强与东盟地区经贸往来,在助力国内经济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拓展发展空间。六是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打造页岩气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千亿产业集群、氢能产业集群,确保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抢占先机、走在前列。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资中县银山镇“血橙试验示范区” 。王斌摄

人民网记者:近期召开的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总思路,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内江市如何以实际行动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江实践新篇章?

李丹代表: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明确了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为总抓手,实施六项重点任务,切实推动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内江细化实化具体化。

内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王斌摄

川威集团转炉炼钢场景。川威集团供图

具体而言,在做大工业方面:坚持工业强市,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链,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突出发展“页岩气+、钒钛+、甜味+、装备+”四大产业,加快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提升巩固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千方百计做大工业经济规模、做优工业经济质量,确保到2030年实现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在做强物流方面: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成渝铁路、隆黄铁路扩能改造,做好内江机场前期工作。立足区位交通优势和物流业发展基础,加快保税物流中心(B型)、“蓉欧+”东盟国际物流中心、内江二级铁路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提升内江国际物流港能级。力争到2027年,内江国际物流港基本建成,区域物流枢纽建设基本成势。在美乡优城方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提升,持续推进“甜城绿道”、公园绿地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建设滨水公园之城、宜居宜业之城。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每年选择15个左右集中连片的镇(街道)试点实施、渐次推进,从农业特色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乡村治理等方面加大投入、协同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共同富裕方面:加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公共服务质量,大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让内江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甜蜜。

内江一隅。王斌摄

人民网记者:2023年全国两会,请问您带来了哪些建议和期望?

李丹代表: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今年的全国两会意义十分重大。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在前期也针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收集梳理了一些意见建议。我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认真传导好内江声音、反映好群众诉求,在促进页岩气产业发展、加强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渠系配套、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践行好省委“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确保各项部署在内江落地落实,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贡献内江力量。

(责编:彭茜、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