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杰:驻村第一书记的五年扶贫路

【查看原图】
杨溪村28组组长肖凤兰讲述于明杰的故事。成都电信供图
杨溪村28组组长肖凤兰讲述于明杰的故事。成都电信供图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2020年06月30日15:11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取信于民、服务群众。”挂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五年多时间以来,老领导的这句叮嘱一直萦绕在于明杰的心头。

心怀忐忑初上任

2013年6月,时任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项目经理的于明杰接到通知,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党委研究决定,委派他到成都市金堂县高板镇挂职副镇长兼杨溪村第一书记,深入开展驻村扶贫工作。

接到任务的于明杰心情很是激动。“从农村出来的孩子,现在回到农村去,该为群众做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让村里群众尽快富裕起来,又怎么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出身农村的他明白农村生活的艰苦,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出一份力。带着组织的信任,怀揣着心中的理想,于明杰铆着一股劲来到了杨溪村。

初来乍到的于明杰有些忐忑,可当看到杨溪村村民的生活现状,特别是那几户重点贫困户的生活状态后,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为村里做点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查,他发现,信息不畅、基础设施差、缺乏核心产业经济、农村年轻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是制约杨溪村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

真抓实干得民心

现年70岁的陈锦芳是杨溪村28组村民,其老公早年因患癌去世,两个儿子文化水平都很低。大儿子一直在外地打工;小儿子在家没有经济收入,小儿媳患有椎间盘突出,常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于明杰刚到村上时,陈锦芳的儿媳妇刚刚生了孩子,一家人连孩子的奶粉钱都拿不出。考虑其家中经济困难,于明杰自掏腰包拿出500元给陈锦芳的儿媳看病。随后,于明杰迅速向上级报告,积极协调民政、共青团、工会等相关部门为其一家解决了孩子奶粉及生活问题。并通过村上组织为其小儿子就近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工作,保证陈锦芳一家有可持续收入来源。

提到于明杰,28组组长肖凤兰说:“电视上的焦裕禄我们只能隔着屏幕感触,现实中的焦裕禄我身边就有一个,于副镇长就是人民的好干部,我身边的焦裕禄。”

发展才是硬道理

杨溪村二组基础设施特别差。当时整个组都没有水泥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泥泞的路面连摩托车都很难骑出来。“要想富,先修路。”但是,看着账面上有限的扶贫资金,于明杰犯起了愁。

经过多方协调,在镇、县两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群众铺底子,政府盖面子”的扶贫政策,村上打好路基,政府铺设水泥路面,二组的水泥路终于修通。在通路的当年,于明杰就为二组引来了一个占地100亩的水产养殖项目。

除了杨溪村外,于明杰还充分发挥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作为地方信息化主力军的优势,造福更大范围内的群众。

在金堂县白果镇罗盘村走访交流时,于明杰发现该村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约,一直没有架设光纤网络,信息化建设非常落后。于是,他及时向公司上报,成都电信克服建设资金紧张,网路过长等实际困难,全力支持驻村扶贫工作,迅速解决了该村的网络问题,使村民足不出户就能通过互联网与外界沟通联络,全面满足了罗盘村村民的信息化需求。

2013年到2016年,于明杰同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助推产业发展,精准施策,尽锐出战,多方协调打通村组公路、修建提灌站、建电子阅览室;畅通信息,开阔群众视野和思路,发展新兴产业、招商引资,从多个渠道深入帮助贫困户,得到了杨溪村百姓的一致好评,并真正融入到了杨溪村这个大家庭中。用当地村民的话说:“他来了,村里的狗儿都不咬他。”

如今的杨溪村早就扔掉了贫困的帽子,人均收入更是达到了14000余元,并以17%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

信心百倍再出发

2016年6月,第一任期满的于明杰又来到高板镇东岳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有了前面三年的工作经历,于明杰对扶贫工作已是轻车熟路。到村后,他仅用15天便摸清了村内基本情况,并整理完成了32户精准扶贫台账。

于明杰还创新帮扶方式,报成都电信公司党委同意,开展了党员与群众结“亲戚”结对帮扶行动,成都电信所属32个党支部,每个党支部对口帮扶一户贫困户。通过一户一策,帮助贫困户快速脱贫,同时也促进了支部党建工作的深入人心。

筑得好巢引凤来

到村后,于明杰积极协调上级扶贫项目,誓要建设一条致富路上的大动脉——东岳村产业大道。他积极主动对接各帮扶单位,跑市里找包村领导,协调建设资金,通过领导帮助协调,各驻村单位的支持,建设资金很快到位。资金到位后,他又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走东家,去西家协调道路建设用地问题。东岳村属于浅丘地形,原有的道路狭窄崎岖,材料运输十分困难。不仅如此,进入雨季后,雨量大、阵雨频繁,给道路摊铺和碾压施工带来极大挑战。施工难度大,挖方量大等困难却始终没有动摇于明杰脱贫致富的决心。

经过不懈努力,历时将近一年,一条宽12米,长4.8公里,投资1800余万元的沥青柏油路终于呈现在村民面前。产业大道的建成,直接惠及东岳村、高龙村、枫林村三个村庄1.5万余人,极大带动了周边乡村旅游和其他惠农产业发展。

东岳村没有村集体经济来源,抗风险能力差,发展集体经济刻不容缓。于明杰与村两委利用扶贫资金发展村集体可持续产业。先后到茂县、汶川等地实地考察,经过实际市场调查,最终确定种植青脆李。

利用全村300亩流转土地,由村委牵头15个组入股成立了东岳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一部分盈利归集体所有,村小组按照各占股比例分红。

2019年东岳村举行了首届青脆李采摘节,因品种口感好,质量高,采摘期间最高卖到60元一斤。有了合作社带领,其他业主和村民也自发种植青脆李,现全村共发展青脆李种植1000余亩,形成了规模产业优势。2020年,合作社预计年收入240万元。

初心不忘砥砺行

一条产业大道,300亩村集体合作社李子园,保证了东岳村全体老百姓的长期受益。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在的东岳村已经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旅游休闲地。

2018年6月,于明杰被成都市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回顾过去五年的扶贫工作,他心里感慨地说,五年的扶贫之路,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悉心指导;没有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党委的信任和支持;没有驻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团结协作;没有驻村百姓的理解和支持,驻村扶贫脱贫工作是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全面落实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践行着央企的责任与担当,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一直把扶贫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持续紧抓,脱贫攻坚的脚步从未停下。而今,简阳市宏缘镇壮家村也成为了成都电信的对口帮扶村。有了杨溪村、罗盘村、东岳村的扶贫经验,成都电信将继续在对口扶贫脱贫路上,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奋进。 

分享到:
(责编:高红霞、章华维)

图片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