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汉: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增强基层群众自治活力

【查看原图】
楼栋长协助小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广汉市委组织部供图
楼栋长协助小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广汉市委组织部供图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2020年06月18日10:0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近年来,四川广汉市在加强基层治理过程中,充分激发基层组织的创新意识,着力增强基层群众的自治活力,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起“精准浇灌、多点开花”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大党委+物管委”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大党委 在吗?小区里有路灯坏了。”“收到,我们马上安排人员维修。”

“@大党委 汛期来了,希望多给大家宣传一下防汛方面的知识。”“我们已经在小区的宣传栏里作了防汛宣传,接下来还会组织人员上门宣传。”

……

像这样的对话,经常出现在广汉市新丰街道聚心嘉园小区的微信群里。聚心嘉园安置小区共有3397套电梯安置房,安置人员涉及6个村1万余名农民,被外界称为“万人安置小区”。近年来,新丰街道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求,探索形成了“大党委+物管委”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新丰街道创新聚心嘉园党组织设置,自上而下成立由街道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兼任聚心嘉园党委书记,各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副书记、党委委员的功能性“大党委”,以楼栋为单位重新划分党小组,形成“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单元党员联络员”的四级社区党组织网格。

同时,创新物业管理形式,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实施“大党委领导下的物管委负责制”,“物管委”成员与“大党委”成员深度交叉任职,并吸收社区民警、居民代表等担任“物管委”委员。

新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大党委+物管委”基层治理模式实施以来,彻底理顺了“多村合一”万人安置小区的党建工作和治理体系,破解了党心民心难“聚”、管理难“行”和文明社区难“创”等几大难题。2019年,聚心嘉园党委被评为德阳市、广汉市两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纵一横”防范化解风险矛盾

近日,广汉市公安局案侦民警为侦破一起盗窃案,来到雒城街道综治中心,通过调取监控视频,很快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踪迹。这是雒城街道开展“平安雒城”建设以来协助侦破的又一起案件。

雒城街道位于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17.5平方公里,总人口30余万,具有辖区面积大、老旧院落多、新建楼宇多、流动人口多、中小街道多、临街商铺多等特点,环境的复杂多样导致城市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对基层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雒城街道以防范化解基层社会风险矛盾为着力点,构建“四纵一横”基层现代治理体系,充分运用“互联网+社会治理”的手段,在探索社区治理和服务群众的常态长效机制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四纵”即“1+18+52+270”,指 1个街道综治工作中心、18个社区综治中心、52个片区网格、270名基层治理员;“一横”是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与市级职能部门横向联系,通过市指挥中心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通过“四纵一横”基层现代治理体系的构建,雒城街道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2019年,街道综治中心排查治安隐患14923件次,“平安雒城”视频监控系统为公安部门提供办案线索300余条,协助公安侦破刑事案件20余件,交通肇事逃逸、治安、民事纠纷、人员走失等案件30余件。

街道党工委表示,接下来还将结合“清廉村居”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区基层治理方式,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三长共治”延伸覆盖“神经末梢”

“你好!我是来收取院落自治经费的,你们家一共4个人,每个人20块钱,收了之后我会做个登记。”在高坪镇马堰村张家院子,院落长张延彬挨家挨户收取院落治理基金,主要用于院落环境维护。

高坪镇辖14个行政村、2个场镇居委会,共有1.6万余户,4.3万余人。该镇聚焦院落、小区、街巷这些最小单元,坚持以“三长共治”(村组“院落长”、小区“单元长”、街巷“片区长”)为指导,构建“镇—村—组—院”四级治理体系,把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共建共享的理念贯穿始终,实现基层治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高坪镇按照村指导、社组织、院实施原则,采取自下而上推荐和自上而下举荐相结合的方式,由村(社区)“两委”选取时间精力较充足、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群众认可的村(居)民担任“三长”,优先选择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担任。目前,全镇划分院落、单元、片区共计753个,“三长”配备率达100%,其中党员占比超过40%。

为激励“三长”积极发挥作用,增强责任感、荣誉感、获得感,该镇探索建立“干事鼓励+精神激励+物质奖励”机制,开展“三长”创先争优活动,表现优秀者纳入村(社区)“两委”后备力量,并鼓励村民自筹资金建立“治理基金”,用于改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

自推行“三长共治”以来,该镇农村党建、村民自治、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大幅减少,化解率达到100 %,初步实现了基层治理更加有效、乡村环境更加美丽、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的目标。(孔继红) 

分享到: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

图片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