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百度搜索“陈少林”三个字,秒间跳出5940个相关结果,其中,《驻心灵的歌者:著名画家陈少林作品赏析》排在信息首条映入眼帘。百度上是这样介绍的:陈少林,1964年5月出生于四川宜宾,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师承刘大为、仁惠中、袁武、王天胜、龚建新。中国水墨人物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中国画人物画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新疆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委员;新疆画院院外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这句话出自《菜根谭》,著名作家刘心武解释:“真正高雅的人物,用不着装扮做作,其一举一动自然而然地就能显示出超俗洒脱的高品位来”。《菜根谭》里这句话用在陈少林身上是否合适?还是用陈少林年近甲子的人生岁月来告诉大家吧。
追梦少年陈少林
小时候陈少林家里父母养育了兄弟姊妹六人,他是家中老四。儿时的他,常常光着脚板,背着比自己还高一大截背篼割牛草,然后在太阳落山时,将牛儿赶回家。故乡秀丽的山川美景常常让他留恋往返,他调侃自己原本是想当歌唱家,把这些美景唱出来,但是,当他在青春期变声时,便改变了初衷:“我能把这些美景画出来也不错啊。”
上学时期,陈少林每天往返在乡间的小路上,那一层层相连的梯田宛如一块块翠玉铺满大地,挂满露珠的水稻、阳光一照,折射出七彩光芒,像是绿色项链上的璀璨晶莹的钻石,简直美极了。于是,他便用稻田里的水把泥巴路泼湿、抹平,用树枝开始学习作画。
放牛割草时用镰刀作画,上课时在作业本和课本行空隙处作画,每天晚做完作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画一画……小小年龄陈少林一直在追梦。上初二时,陈少林荣获了四川省“少年书画展”三等奖,一时间成了方圆百里小有名气的“小画家”。
战士“画家”陈少林
1982年10月,陈少林怀揣着“画家”的梦想参军入伍,从长江第一城宜宾来到西北边陲伊犁,在边防8团成为了一名戍边军人。艰难枯燥的边防生活丝毫没有影响陈少林对绘画艺术的追求。“沙漠、草原、山川、河流、新疆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原生态纯朴的民俗……每当接触到这些,融入到这里,心中便萌动着创作的激情和冲动。”陈少林说。
大西北自然环境异常艰苦,有时汽车行驶二三百公里不见人烟。大西北的戍边军人,被寒风撕扯的古铜色脸,因为缺氧形成的紫色嘴唇,烈日下被汗渍染成“地图”的军装……这一切都震撼着陈少林的心,忍不住想用手中的画笔去赞美他们。
从军第二年,陈少林接受了绘制边防团训练场《大阅兵》的大幅宣传画的重任,他起早贪黑画了整整3个月。当这幅气势磅礴、栩栩如生的宣传画完成时,在驻地引起了轰动,部队许多官兵都以在画前合影留念为荣。
陈少林告诉记者,他的作品主要是围绕着新疆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而展开,长期在新疆的工作生活使得他的作品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敏锐。也可以说,正是这种浓郁的地域特色风情唤起了他内心深处某种共鸣般的人生情感和军旅情怀。
1985年隆冬的一天,一场罕见的大雪从天而降,天地融成了一片白色的童话世界。陈少林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绝好的绘画机会,蹲、趴、站……在刺骨的寒风中他用尽了能用的姿势,专注地画了整整四个多小时,脚冻麻了,手冻僵了,但他心里想要的这幅画出来了。这幅名为《一夜园中梨花开》的画作《伊犁日报》刊用后,不仅是部队官兵,也在当地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名战士“画家”了。
在大西北帕米尔高原、天山南北、伊梨河谷、风雪边防……坚持不懈的艺术追求中,陈少林有20余幅画作在《解放军画报》《伊犁日报》等军内外报刊杂志刊登,大家都称他为战士“画家”。面对鲜花和荣誉,陈少林明白,他还不一位真正的画家,还有更艰难曲折的路在等他,他决心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
军旅画家陈少林
1999年酷夏,满怀壮志的陈少林再次来到首都北京,经过此前三次落榜,这次陈少林终于盼来了等待7年的解放军艺术学院录取通知书。
如何完成自己的毕业作品,陈少林想到在边防生活17年的特殊经历,他决定创作一幅反映戍边军人生活的作品。
回校创作正值北京最热的时候,陈少林面对2×2米的大幅宣纸,将自己对戍边军人的那份情感深深地融入到画作中,对每一个细节精雕细琢。
当这幅先后画了6次的作品《驼铃》完成时,原本就清瘦的陈少林简直脱了形,倾注了他全部心血和感情的画作《驼铃》,得到了指导教师袁武、任惠中和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刘大为等名家的高度评价:戍边军人被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得面庞黝黑,被高寒缺氧折磨得嘴唇黑紫肿胀,但执著的眼神里透着撼人心魄的坚定和执著,整幅画面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传递着浓烈的不屈精神……
戈壁大漠、巍然屹立的冰峰雪岭、顽强执著的千年胡杨、风雪边防线上的戍边军人……这些题材成了陈少林绘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元素,他的作品也被德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许多机构及个人收藏。
毕业后,许多同学往大城市进发,而陈少林却义无反顾地回到了他的艺术之源——新疆。在他的眼里,戍边军人那种“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铁血情怀,雪峰远离喧嚣的圣洁,才是一位军旅画家所向往的生活,只有沉入其中才能使自己的艺术追求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深刻感悟和升华。
“双流画家”陈少林
陈少林虽不是双流人,但许多人都认为他是“双流画家”。 许多人还记得今年3月9日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陈少林发了《出征》《生命的守护神》两幅画作,却不清楚双流在阻击疫情艰苦卓绝的那段时间,那些“逆行者”们每天都在感动着他,他说:“用画笔谱写‘英雄战歌’,作为一位从军23年的军人,我义不容辞!”。
那些日子,陈少林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把一幕幕的感动画面创作成画作,用艺术讴歌“逆行者”,用特别“军礼”向“逆行者”致敬。
陈少林透露:“我的战‘疫’作品全部创作完后,首先要在‘书香双流’进行专题展示,接下来有可能我还要到湖北的武汉进行巡展。”
陈少林作品里氤氲着一种独特的细腻,这种细腻不仅仅是绘画风格,更是画家心境气质的体现。 陈少林说,“双流的人文情怀,来了以后让我非常感动,彭镇的老茶馆自然常去,黄龙溪古镇就像我老家的李庄一样美,我被双流悠悠的历史情怀所感动,这些感动也是我的灵感,是我在双流进行一系列创作的动力和源泉。”陈少林表示,下一步他要安排好时间,从双流的历史文化、老街记忆、红色文化等方面,以绘画艺术来展天府之国魅力双流之美。(杨显云 李馥君 毛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