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聚力防疫、守护国宝

【查看原图】
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照顾国宝的饲养员。李传有 摄
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照顾国宝的饲养员。李传有 摄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2020年03月16日21:10

人民网成都3月16日电(朱虹)今日,记者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熊猫中心)获悉,熊猫中心下辖都江堰青城山基地、雅安碧峰峡基地、卧龙神树坪基地、卧龙核桃坪基地4个基地,于1月25日开始实行了闭园管理,截至目前没有游客进入园区。

据悉,随着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四川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已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根据四川省疫情分区分级划分情况,熊猫中心4个基地均位于低风险地区,因此,熊猫中心按照中央和地方相关要求和政策,各基地正科学有序、积极筹备恢复开园相关工作,根据疫情情况,适时开放部分基地。具体开园时间请关注熊猫中心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发布。

据悉,熊猫中心雅安碧峰峡、都江堰青城山、卧龙神树坪以及卧龙核桃坪4个基地共饲养大熊猫182只,红熊猫、黑熊、金丝猴、雉鸡等伴生动物124只。疫情期间,熊猫中心通过科学有效措施,保证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具体措施包括,增加饲养场圈舍内外和公共场所消毒频次,每天对饲养用具、清洁工具等进行冲洗和消毒,保持圈舍内空气流通,保证食物的新鲜、干净和品质。同时,构建了饲养员、兽医、科研人员联防联动防控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状况,做好早诊早治、对症救治准备,切实保障大熊猫种群安全。闭园管理期间,熊猫中心切实保障大熊猫食物供应,在传染性疾病高发期,为提高大熊猫抵抗力和免疫力,科学配备营养餐食,针对老、中、青不同年龄阶段大熊猫的习性和健康管理,制定相应管护措施,对特殊的和生病的大熊猫做到“一对一”精心养护。

据熊猫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疫情目前看来对于野外及圈养大熊猫健康未造成直接影响,但对于圈养大熊猫间接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圈养大熊猫的食物运输、繁育转运、交流合作、饲养管理等方面,尤其对于今年大熊猫的繁育影响较大,因为大熊猫的发情配种季节主要在2-5月。

关于如何保证熊猫口粮的供给与配送问题,熊猫中心相关负责人称,食品供给部在采购食物时,保证饲料采购来源的安全性,保证饲料的新鲜、干净和品质良好,并做好饲料的保存和清洗工作。食品供给部在饲料制作、保存、配送的过程中会严格做好消毒防护工作,防止二次污染。工作人员每天对饲料储存室、制作配置工作室进行清扫与消毒,门口铺设消毒垫。饲养师和大熊猫食品配制人员严格遵守饲养操作规程和大熊猫食品制配规程,工作时必须穿着工作服并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果蔬类食物在确保品质的情况下,增加单次采购量,以减少供应频次。熊猫中心也要求食品供应商在采购食材、食品配送过程中严格配带口罩和消毒。

分享到: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图片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