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隨著時代發展,中華民族始終秉持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中華民族偉大精神。這一生,我們身邊都經歷著生與痛,每個故事撿拾出來的片段,有的給人以錐心之痛﹔有的畫面卻也溫暖人心,就像一股暖流沁人心田。不論是心靈的創傷,亦或是暖心。 這些是生命裡必經之事,都曾帶給我們進步與感動……
這一幕,真的很溫柔。近日,街頭一位步履闌珊、頭發花白的老人杵著拐杖在馬路上走著,這條路僅百米,老人緩慢地邁著步子顫顫巍巍地挪著步子,而他身后的若干車輛早已排成長隊,隻為讓老人安心走過路口……看完這則新聞,不知不覺眼淚已經“滴答”下來,法國著名文學家司湯達曾說:“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而這些司機的暖心舉動無不彰顯了我國國民綜合素質的大力提升,更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文明大國強基固本。
這一幕,真的很喜悅。微博推送了一則新聞,兩個小學生在派出所門口拾到一張銀行卡,幾度徘徊不敢進去,最終兩人決定通過“剪刀石頭布”的方式來派出誰去派出所還卡,小學生青澀稚嫩的行為凸顯了小孩子的純真,更展現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國民教育,這一抹兒童式純真,更是我們成年人最初的善良。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一文中有一段振聾發聵之言:“少年強則國強。”強勢告知世人,孩子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孩子有理想,有知識才有能力讓國家日益昌盛發展。因此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國家的根本問題,孩子的發展影響國家的整體發展,是未來強國之路的希望。
還有很多令人鼻子微酸、感人肺腑的鮮活事例,他們血液裡無不流淌著國際共產主義倡導的人文主義關懷,而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線上那道最惹人愛的“中國紅”。(李詩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