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提升中等職業教育水平,探索多元辦學模式
“未來工匠”在這裡成長

3月16日至17日,2023德陽市中等職業學校“未來工匠”技能大賽在中江縣中江職中舉行,吸引了來自全市14所中等職業學校的667名學生。他們將在6個大類15個項目的比賽中一較高下,角逐“未來工匠”榮譽。
德陽市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是德陽的品牌賽事,自2007年以來,已經連續舉辦16年。
以賽促學,是德陽推進職業教育的探索實踐。近年來,德陽市緊密結合產業發展需求,提升中等職業教育水平,通過探索多元辦學模式,培養復合型技能人才,著力培育更多“未來工匠”。
看變化 著眼“未來”培養技能型人才
今年的技能大賽名稱和往年有所不同。“我們加入了‘未來工匠’這個主題,就是希望通過比賽培養更多未來的技能型人才。”德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大賽有參賽規模更大、辦賽方式開放、辦賽主題突出三大特點,參加市級決賽的選手由2007年的123人增加到667人﹔比賽項目由2007年的3個大類6個技能項目增加到6個大類15個項目,“基本覆蓋所有中等職業學校、覆蓋所有學生。”
本次大賽賽項設置向智能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傾斜,遵循職業教育“三對接”——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准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
“競賽起到了一定的導向作用。”該負責人說,不僅為學生帶來了更多的交流學習機會,也有利於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與實踐能力。
數據顯示,近年來,德陽市因參加國家、省、市三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而獲對口升學的中職學生達到10000余人,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專業對口就業率達到80%以上。
看前景 職教高考將成下一步發展重點
作為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全國職業教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示范區、四川省職業教育改革示范區,德陽市現有應用型本科高校4所、高職學院10所、中等職業學校18所,職業院校在校生18萬余人,每年向社會輸送4萬余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順應校企合作日益密切的發展趨勢,德陽通過院校與企業共定培養方案、共建實訓基地、共編教學教材、共育師資隊伍、共同培養考核,推動校企合作雙贏。目前,全市范圍內校企共建共享科研中心56個、重點實驗室和檢測中心19個,擁有專利技術600余項。
以本土重點院校為主體,德陽還聚合區域同類職業院校和相關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組建跨區域職教集團(聯盟),已形成四川省裝備制造業產教聯盟等10個職教集團(聯盟),涵蓋省內外500余家職業院校、行業機構和相關企業。
圍繞機械制造、電子商貿等主導產業設置專業和課程體系,德陽積極推行“校中廠”“廠中校”模式,已建成校內實訓基地260余個,其中生產性實訓基地63個,與2200余家企業共建“廠中校”。
近年來,德陽市參加職教高考的人數升學比例已經超過80%,升學已經成為學生向上發展的主要通道。“所以我們將把職教高考作為下一步的發展重點。”德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德陽力爭用3年時間,推動德陽“職教高考”尤其是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進入全省第一梯隊行列,讓更多中職學生通過“職教高考”進入更高一級學校就讀。(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凘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