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文化列車”開進瀘州市古藺縣、江陽區

2023年02月03日07:34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文化列車”開進瀘州市古藺縣、江陽區

  2月2日,四川省第二十四屆“文化列車·同心藝術團”送文化下鄉巡回演出走進瀘州市古藺縣和江陽區。來自四川交響樂團、四川省歌舞劇院、四川省曲藝研究院、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自貢市雜技團、成都哈哈曲藝社等團體的藝術家們,帶來了小品、四川金錢板、柔術、曲藝、木偶表演以及歌舞等20余個精品節目。

  “好年好月好時光,好時光,貴客來自四面八方,叫一聲朋友歡迎你,請喝這杯苗家美酒苗家美酒……”當天早上,在古藺縣箭竹苗族鄉大黑洞景區,數名身著翠綠色苗族傳統服飾的姑娘,手捧自釀米酒,載歌載舞,迎接文化團藝術家和游客的到來。

  四川盤子以兩支竹筷敲擊瓷盤,邊敲邊唱而得名。演出現場,四川盤子《採花》表演者手持瓷碟和筷子,邊演奏邊演唱,曲調輕快優美,獲得了觀眾的好評:“才知道還有這樣的表演方式,特別好聽!”

  “媽媽喲媽媽,親愛的媽媽,是你含辛茹苦把我養大……”一首《最美的歌兒唱給媽媽》響徹現場,唱進了無數聽眾的心中。盡管不能完全跟上歌詞和曲調,但10歲的小觀眾黃書怡哼唱得格外起勁,“我想要自學這首歌,回家唱給媽媽聽。”

  “這是我們苗族的苗繡,鳥挂在樹枝上,代表著迎接客人的意思。”現場旁邊的攤位上,苗族妹子楊磊向游客介紹起苗繡,她介紹,箭竹鄉是古藺縣三大苗族鄉之一,少數民族世代聚居於此,孕育出獨特的民族文化,苗族建筑、服飾、飲食文化獨具特色,踩山節、趕苗場等節日和民俗活動流傳深遠,“期待苗族文化與文化列車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古藺是中央紅軍四渡赤水“主戰場”,近年來通過統籌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和以“四渡赤水”為重點的紅色文化傳承帶建設,先后承辦瀘州市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推進會、文化涵養工程現場會、2022年四川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服務活動啟動儀式等活動,文化軟實力和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

  在古藺縣政協主席羅波看來,文化下鄉是服務基層群眾的重要活動,是開展文明實踐、密切黨群關系的有效載體,“我們將以此為契機,深刻汲取‘四渡赤水’精神力量,全面構建活動常態長效開展機制,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群眾心坎。”

  結束大黑洞景區的演出后,巡回演出團又馬不停蹄趕到江陽區瀘師附小城西學校。四川金錢板《贊四川》、木偶《熊貓咪咪》等具有四川非遺特色的節目,讓不少觀眾看得直呼過癮。男子群舞《藏茶飄香》將民族風情和力量融合,帶人們穿越時光,重回茶馬古道一睹歷史風華﹔川劇絕活《變臉吐火》掀起高潮,現場噴出的火龍,讓驚嘆聲響徹大廳。

  “90后”觀眾李悅說,演出就像一場生動的非遺課,“近距離感受到非遺的風採,文化自信一下子就出來了,新一年的干勁也更足!”(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范芮菱 邊鈺)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