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這一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

成渝心手相牽發展相向

2022年12月27日07:47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成渝心手相牽發展相向

【我們的2022】

  成渝一家親,共唱雙城記!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既是時代賦予的重大職責使命,也是城市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去年12月17日,重慶市與成都市簽署了“1+5”合作協議,涉及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西部科學城、西部金融中心、現代化國際都市5個共建領域及28個方面的重點合作事項,為雙城聯動進一步明確了重點,提供了行動指南。

  這一年裡,成渝兩地不斷強化雙核引領、雙圈互動,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齊心協力辦好合作的事情,務實推進成渝“1+5”合作協議,推動規劃落地落實、區域聯動走深走實、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發展協同協作,合力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

  這一年,成渝兩地山水相連、手心相牽、發展相向——這種共識已融入血液。征程漫漫,唯有奮斗﹔前景可待,未來可期。

  牽手“科研”

  成渝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

  最近,一款“西部(成都)科學城造”的水下機器人成功榮獲國際發明展金獎。該機器人由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研發,實現產業化后,很可能會創造一個規模上千億元的市場。這正是西部(成都)科學城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和成果轉化的成果之一。

  “每對大壩進行一次檢查,就要耗資上千萬元。”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智能水電樞紐研究所所長李永龍說。如果進一步實現機器人的標准化生產和規模化生產,相信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實際需要中發現研究方向,創新策源並實現成果轉化,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的階段性成果正是西部(成都)科學城堅持探索的方向,而這同樣也是西部(重慶)科學城所共同努力探索的方向。

  圍繞攻克“卡脖子”重大技術項目突破,成渝兩地攜手共建西部科學城,在年初公布的《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2年重大項目名單》中,成渝兩地圍繞共建科技創新中心,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等方面,就涉及30個項目、共計750億元的總投資。經過一年的努力,如今在成渝兩地的西部科學城,重大科技創新平台、項目已呈全面開花之勢——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中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成都)項目、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微電子產業技術研究院等一大批平台、項目陸續落戶或投入運營,一系列高能級平台陸續搭建,成為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關鍵一環。

  成渝兩地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從先行一步到領先一片,打通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最先一公裡”和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市場化應用的“最后一公裡”,科技成果轉化從“0”到“1”到“N”,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愈發清晰,也使“雙核”共興之勢漸起。

  牽手“修路”

  成渝共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上月底,成渝中線高鐵宣布正式開工建設,同時也意味著重慶科學城高鐵站的建設進入開工倒計時。”今年7月入職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的王惠談及來到西部(重慶)科學城的感受時顯得特別興奮,“我喜歡成渝兩地不一樣的美食和美景,以后門口就有高鐵站,不論是去成都逛街、還是學術交流可方便了。”

  王惠提到的成渝中線高鐵,是繼成遂渝高鐵(滬漢蓉通道)和成渝高鐵之后,成渝之間第三條高鐵通道,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雙核間最順直、最高效的直連通道。這條高速鐵路全線主要設站8座,分別為成都、簡州、樂至、安岳、大足石刻、銅梁、科學城和重慶北。其中,重慶境內的科學城站,規劃引入成渝中線、渝潼城際兩條高鐵,是西部(重慶)科學城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核心交通基礎設施。

  “科學城這一站點的規劃建設將不局限於一個站點或是一座樞紐的布局,而是立足‘站與城’高度融合的定位謀篇布局。”據西部(重慶)科學城相關部門負責人透露,成渝中線高鐵項目建成后,將為成渝地區、武漢城市圈、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協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促進在西部地區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目前,成渝兩地溝通協作日益密切,成渝國際樞紐集群建設也捷報頻傳。上半年,民航局發布《關於加快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的指導意見》,將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明確為成渝世界級機場群的雙核樞紐之一。與此同時,近日公布的2022年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首批城市名單顯示,成都市聯合重慶市以城市群申報,成為9個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群)之一,為建設綜合交通樞紐集群按下了“快進鍵”。

  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科學謀劃國際門戶樞紐實現新躍升的建設路徑。未來五年,成都將對標“交通極”,增強樞紐服務能力。加快形成成渝間“7鐵4高”大通道,加快構建雙機場協調高效運行、“1環15射”鐵路網、“3繞18射”高速公路網、“3環19射8聯”快速路網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增強泛歐泛亞空港陸港“雙樞紐”能級,實現四向綜合交通走廊通江達海抵邊,建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牽手“民生”

  成渝共享現代化國際都市生活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穩步推進,便捷的生活助力成渝兩地加速構建現代化國際都市。

  “成都看病拿藥,直接可以刷重慶醫保卡,確實感受到了雙城的便捷。”看病、刷卡、拿藥,便捷的跨省就醫環境讓在成都養老的重慶籍退休人員張大爺感慨頗多。“沒想到啊,隻需要一次簡單的備案后,在成都看病和報賬,就跟在重慶家鄉一樣的方便。”

  為提升成渝兩地基本公共服務便利化水平,39項便捷生活行動任務和311項政務服務“川渝通辦”事項持續落地,2022年1-8月,成渝兩地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85.16萬人次、結算金額5.91億元,同比增長200%、34.5%。

  在就醫和住房領域,成渝兩地推進醫療機構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和放藥平台共建,推動三甲公立綜合醫院16項臨床檢驗、41項醫學影像檢查互認,協同共建“特殊藥品質量控制研究及監管實驗平台”。此外,《成渝住房公積金一體化發展工作方案》確定了一體化發展目標清單,成渝兩地公積金貸款互認互貸。

  為進一步提升“跨省通辦”服務效能,推動高頻電子証照在川渝兩地跨區域互認共享,日前,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第一批川渝電子証照亮証互認實施清單》,明確在2022年年底前,駕駛証、律師証、導游証、社保卡、營業執照等20項証書,其電子証照實現川渝兩地互認。

  【新聞回顧】

  2020年1月3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決策部署,會議指出,強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質量發展。

  2021年10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到2025年,重慶、成都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發展能級顯著提升,區域帶動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到2035年,重慶、成都進入現代化國際都市行列。

  2022年6月

  川渝黨政聯席會議第五次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強化雙核聯動、雙城帶動,完善合作機制,深化發展協同,著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現代產業體系互聯互通、科技創新資源互聯互通、城市服務功能互聯互通和社會公共政策互聯互通,加快構建雙核引領、區域聯動新格局。

  【專家聲音】

  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執行官、首席經濟學家湯繼強:

  協同提高創新能力

  共建西部科學城

  “成渝地區雖然是西部地區發展的雙核重心,但是與東部發達地區還有一定差距,成渝雙城的經濟體量還需要筑牢成為‘中國經濟第四極’的堅實基礎。成渝地區相同的文化和長久的合作歷史也為這兩座城市提供了巨大的文化認同感和合作機會。”在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執行官、首席經濟學家湯繼強教授看來,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打造國際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共建西部科學城和西部金融中心以及西部陸海新通道,要把雙圈互動作為建設的核心手段。

  要圍繞成渝地區的產業發展現狀和優勢產業打造國際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聚集成渝雙城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互聯網軟件、智能終端、裝備制造等產業的優勢力量,整合重大產業平台,圍繞優勢產品,引導成渝地區制造業上下游貫通。重點發揮重慶兩江新區、四川天府新區的帶頭作用,推進成渝地區優勢互補,構建有序競爭、合理分工、產業鏈價值鏈互融互通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要通過創新互動,瞄准“卡脖子”技術,協同提高創新能力,共建西部科學城。推動科技創新、管理模式創新、社會治理創新,在天府國際生物城、未來科技城、重慶高新區統籌規劃、集中布局科技基礎設施和科教基礎設施,瞄准新興產業設立互聯互通、國際開放的研發機構。

  要讓雙城資本深入互動,打造成渝地區互聯互通的金融體系,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推動資本互動,加快資本在成渝地區的流動速度和投資效率。支持共建“一帶一路”金融服務,開展人民幣業務創新,探索跨國企業資金項目,設立海外投資基金,開展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金融試點,推動在擔保、不良資產處置等領域的協同合作。(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黃歡 白洋 李柯雨)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