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救下甘宇的村民倪太高:我不是英雄,只是一個山裡的放羊人

2022年12月24日08:35 | 來源:成都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不是英雄,只是一個山裡的放羊人

  

甘宇康復后登門感謝倪太高

甘宇康復后登門感謝倪太高

■ 山上空空蕩蕩的,隻有倪太高趕羊的聲音在風裡回蕩……

  ■ 在等待房屋重建的這段過渡期,倪太高租住在山下的挖角村,但每天要回到十八九公裡外的躍進村山上放羊。

  ■ “9·5”瀘定6.8級地震發生后,毗鄰瀘定縣的石棉縣也受災嚴重。地震第二天,躍進村所有村民就轉移下山,倪太高背部受傷,在石棉縣人民醫院住了5天院后,又回到挖角村的帳篷安置點休養。9月19日,他擔心地震時放在山上的100多隻羊,傷情稍有緩解,便和妻子重返村庄。

  ■ 正是這次回村,他找到了失聯17天的“泄洪英雄”甘宇。也因此,很多人稱他是“救了英雄的英雄”。對此,他感到自豪,但又有些恍惚,“怎麼一下子就成了英雄?我只是個放羊的山裡人。”

  ■ 如今,這個放羊的山裡人已經搬下山來,隻有養的羊還在山上。地震后,躍進村成為地質災害點,倪太高和所有村民都將告別熟悉的村庄,開始異地重建以及新的生活。

  ■ 12月10日,休養康復的甘宇和家人一起,從達州大竹來到石棉縣挖角村看望並感謝倪太高。一見到倪太高,甘宇父母就哭了。甘宇也說,以后每年都會來看望倪大哥,救命之恩,一輩子都忘不了……

  回村放羊

  青藏高原橫斷山脈東部,大渡河峽谷險峻。沿大渡河而建的211省道,連綴沿途鄉鎮,上通甘孜州瀘定縣,下接雅安市石棉縣。地震留下的傷疤依然明顯,山崖上到處是白晃晃的滑坡點,挖掘機、運土車正在緊張作業,治理公路沿線的安全隱患。

  倪太高從躍進村搬下來,租住在挖角村。“9·5”瀘定地震,石棉縣王崗坪鄉受災嚴重,幸福村、躍進村成為地質災害點,村民全部搬離。按照政府規劃和征集村民意見,統規異地重建選址挖角村,倪太高和大多數村民以后都將定居在這裡。

  挖角村是王崗坪鄉的集鎮所在地,大渡河邊的一處狹長平壩。幸福村、躍進村的很多村民都租住在這裡,由政府發放生活過渡費和租房補貼。

  11月9日是當地彝族年,街上很多村民開始殺豬過年。倪太高也殺了一頭小豬。

  地震后,倪太高的10頭豬一直放養在山上,11月7日才運下來寄養在妹妹家。妹妹倪太芳家在新民鄉海子山村。

  倪太芳原本住在新民鄉雙坪村,也是高山上。地震后房屋垮塌,選擇“自主”重建的她買下海子山村一戶村民的房子。兩層小樓,3畝多地和一片柑橘林,總共50多萬元,大部分是從親戚處借的。倪太高本不寬裕,但作為大哥也借給了妹妹5萬元。

  倪太高六兄妹,他排行老大,下面還有四個弟弟一個妹妹,妹妹倪太芳年齡最小。二弟地震中受傷嚴重,在醫院住了兩個多月才出院,目前還需要拄著拐杖行走。四弟原本在外打工,近期才回來。三弟倪太福跟他租住在一套民居裡,五弟倪太平是躍進村的民兵連長。

  倪太高有五個孩子,大女兒、二女兒都已出嫁,三女兒讀初三,老四、老五是一對龍鳳胎,讀小學五年級。

  村裡其他人都把羊賣了,山上隻有他和一戶毛姓村民還在放羊。每天早上,倪太高騎摩托從挖角村到躍進村,十八九公裡的路程,差不多要一個小時。

  他沿著211省道騎行,路上一直有交通管制。211省道隻在早、中、晚三個時間點允許通行。他必須在早上7點到9點出發,到了兩河口,有執勤卡點,他得出示到鄉上開的通行申請,簽字並留下電話,才能上山。

  倪太高養羊十來年了,最初隻有20多隻羊,隨后不斷繁殖壯大。他每年隻賣20多隻公羊,母羊留著產仔。前段時間,他又把剩下的14隻綿羊全部賣了,隻剩下80多隻山羊。因為價格不好,剩下的羊再也舍不得賣了。

  倪太高把羊趕到沒有垮塌的豬圈裡,沒有垮塌的綿羊圈就成了他的休息室,裡面堆放著各種工具,以及水壺、盆子、被子……

  每天上山第一件事,他就打開圈門,把羊趕到山上。然后回來休息,燒水准備午飯。下午4點過,他又去山上把羊趕回圈裡,然后再清點檢查。

  下午6點之前,他必須通過兩河口的執勤卡點,否則執勤人員會打來電話,督促他天黑之前下山。

  “我怎麼就成了英雄”

  猛虎崗就在倪太高家斜后方,直線距離大概兩公裡,但中間隔著一條溝谷,走上去要兩個小時。倪太高說,那裡曾是一片林場,還有一個廢棄的管護站,平時少有人上去,道路已被茂密的灌木所覆蓋。

  9月19日下午,跟妻子返回村子的倪太高看到兩名民間救援隊員站在他家旁邊休息,從他們口中,得知地震后有人失聯。

  他不知道失聯的是甘宇,以為是灣東村的村民。灣東村到躍進村直線距離不到10公裡,從谷底到山頂,有一條小路連接兩個村庄。倪太高揣測,被困村民如果自救,確有可能翻山往躍進村走。

  因為要修繕羊圈、准備豬料等,他和妻子在山上住了兩天。9月20日,倪太高在山上尋找了一圈,無果。9月21日早上6點過,他又朝著寂靜的大山呼喊:“哎——嗷——”

  這一次,他聽到從猛虎崗上傳來“救命”的回應。

  倪太高跑到溝谷,順著廢棄的小路往上爬,他穿過茂密的灌木叢,攀著陡峭的山體而上。一個多小時后,他終於爬到山頂,他看到有一根樹在搖晃,他隨即大喊:“不要動,我已經看到你了。”

  地震后失聯17天的甘宇成功獲救。

  9月5日中午地震后,甘宇作為灣東電站項目施工方現場管理人員,和羅永一起救助傷員,關掉大壩泄洪閘,排除了危及下游村庄的安全隱患,他們錯過了最佳逃生時間。9月7日在與羅永分別后,甘宇被困山裡,音訊全無。

  很多網友稱甘宇是“泄洪英雄”,危難時刻拯救了下游村庄。而他絕境求生的17天,更被謂之“生命的奇跡”。

  救下甘宇后,倪太高也一下子成了“名人”,很多領導、記者給他打電話,大女兒倪永香在抖音賬號上發布了幾段救人視頻,粉絲數也一下子從100多漲到4.9萬。

  有個貴州網友聯系上倪太高,給他寄來一瓶定制的紀念酒。紅色瓶身,金色耳冠,像一個獎杯。他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上,仔細端詳瓶身上寫的字:“救了英雄甘宇的英雄。”他說,這瓶酒他舍不得喝,要好好保存下來。

  12月10日,甘宇和爸爸、媽媽、幺爸一路前來看望倪太高。因為交通管制,他們從瀘定縣得妥鎮坐船到達兩河口,然后又走了一段長路,穿過兩個隧道,趕到挖角村時已是中午12點。甘宇表示要請倪太高吃飯,倪太高堅決不同意,“都走到家裡來了,怎麼也得我請”。

  其實得知“貴客要來”,倪太高早早就開始准備了,他買了一頭80多斤重的小豬用來招待甘宇。除了三女兒在學校讀書外,其他幾個孩子都回來了。

  倪永香告訴記者,剛見面的時候,甘宇父母和父親都哭了。倪太高說,甘宇身體恢復得很好,跟剛獲救時變化很大,“當時胡子拉碴,看起來四五十歲了,現在變成了帥小伙”。

  甘宇送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救命之恩,永不相忘”。甘宇表示,以后每年都會來看望倪大哥,救命之恩,一輩子都忘不了。

  晚上喝了點酒,倪太高說,救下甘宇是自己一輩子做得最出彩的事情,但他又有些恍惚,“我怎麼就成了英雄?我只是個放羊的山裡人”。

  什麼都可以緩,孩子的學費不能緩

  30多年前,讀完初中的倪太高面臨兩個選擇:當鄰村的小學老師,或成為鄉上的農稅員。如果當老師,路途遠,照顧了不家裡。這時候他剛好被選為村上的民兵連長,權衡再三,他決定一邊當村干部,一邊准備來年的農稅員考試。但他最終以兩分之差,既沒有考上農稅員,也沒有當上老師。

  倪太高沒能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他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們身上。

  倪永香記得,父親很重視他們的學習,即便借錢也要讓他們上學。倪永香成績不算好,高考后復讀了一年,成績依然不理想。但父親還是把她送進了內江一所大專院校,讀了三年師范。二妹初中畢業,父親又把她送到成都一所衛校,學護理專業。

  那時,兩個女兒一個讀大專一個讀中專,還有三個孩子要撫養。倪太高夫妻倆每個暑假都過得很緊張,因為一開學就要給幾個孩子繳學費。

  假期裡,孩子們回家照看豬、羊,他和妻子便去挖中藥材,走兩天兩夜去更高的山上挖羌活,白天挖,晚上烘干,連續半個月,每天隻能睡兩三個小時。開學前兩天,他們賣掉中藥材,再賣掉幾隻羊,然后把錢打進女兒的卡裡。

  如果不得不找人借錢,他就會早早地把錢借回來放著。“萬一臨近了借不到,就麻煩了。”倪太高說,什麼事情都可以緩,唯獨孩子的學費不能緩。

  倪太平告訴記者,倪家幾兄弟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已經出了幾個大學生,其他的要不是在讀書,要不就在部隊當兵。

  重建房屋只是最基本的一步

  躍進村是一個懸崖上的村庄。倪太高說,他的生活一直屬於這片山裡。如今,他即將與山上熟悉的一切告別。村民都已搬離村庄,那些地震中沒有垮塌的房子也將全部被挖掘機推倒。

  幾十年來,倪太高在村裡已經修了三次房子,一點一點地積攢家底,一點一點地改善生活。最近一次修房子,是2013年雅安蘆山地震后的重建。

  他很贊同妹妹倪太芳的異地安置方式,買一棟山下村民的房子,還有一片土地,可以養豬,還有幾畝柑橘林,對未來的生活也有一定的保障。

  但這種選擇隻能是個案,地震后當地很多需要異地重建的村民,除了少數投親靠友、進城買房外,大部分還是選擇統規重建。所謂統規重建,就是政府統一規劃,集中安置,村民自建。

  王崗坪鄉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選址挖角村的統規重建,共涉及幸福村、躍進村800多戶村民,目前規劃為8層高的樓房,按照造價核算價格。對於資金困難的村民,當地已經落實貼息貸款,第一年全部免息,第二年免息70%,第三年免息50%,第四年貸款戶才承擔全部利息。

  上述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重建房屋只是最基本的一步。對於這些異地重建的村民,他們一直在開展定期職業培訓,以提升村民們的就業能力﹔另一方面他們也在跟當地企業、工業園區對接,盡量拓展村民們的就業渠道。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楊靈 蔣麟 攝影報道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