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回鄉創業 打造田野裡的精品民宿

2022年12月14日10:02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回鄉創業 打造田野裡的精品民宿

  周曼在新打造的餐廳內忙碌

  走進新津區天府農博園附近的玉龍村,一座宛如綠野仙蹤般的小院映入眼帘。小院門前挂著“鹿野秘境民宿”的牌子,獨具一格的白牆青瓦,滿園綻放的花朵植物,以及院中點綴分布的涼傘小桌,讓冬日的蕭索蕩然無存。

  老板娘周曼正在餐廳裡忙碌著。今日客人們選擇的泰式火鍋,7D沉浸式餐廳裡已變成了椰林海灘,放起了歡快的東南亞音樂。這個今年才新打造的餐廳,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看到大家在這裡都能非常開心,我就覺得回鄉創業的選擇是明智的。”周曼說道。

  “大城市我都能立足,難道回鄉還不行?”

  和許多精致民宿的老板不同,周曼並非外來投資客,而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不過是走出去又回來的回鄉創業者。早年周曼在成都主城區做餐飲行業,生意非常不錯。她也成了村民們羨慕的“進城創業成功,可以在成都扎根”的對象,在城裡的這些年,周曼清楚地看到許多城裡人對田野的向往,因此一直關注著家鄉玉龍村的發展。“城裡人非常喜歡農村,尤其是既有品質又能保持生態野趣的農村,我覺得家鄉條件很不錯,交通方便,離城不遠,有著多年農耕基礎和優美的環境,如果打造好了,非常有潛力。”

  近年來,隨著天府農博園在新津建立,周曼覺得機會來了。“現在的天府農博園不僅在大力發展現代鄉村產業,它也在發展鄉村旅游經濟,而旅游會帶來包括住宿、餐飲、超市等一系列業態的興起。”周曼告訴記者,她明顯感覺到,城鄉融合的步伐在加快,城市人越來越需要新的消費場景,於是在2022年年初,她下定決心,帶著家人一起回到了家鄉。

  聽說她想回來,周曼的親人朋友紛紛質疑:好不容易在城裡打下了一番事業,回鄉搞砸了咋辦?咱們這農村又不是景點,有幾個人會來?而周曼對此也是做了細細地考量,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未來中國鄉村的發展機會一定會越來越多,天府農博園本身就自帶“流量”,可以為周邊的幾個村落提供相對穩定的客流。並且它本身的農業設施是非常先進的,和傳統的農業相比能提供更多的生產力。“不就是再創一次業嗎?在大城市我都能立足,難道回鄉還不行嗎!”談及當時的果斷,周曼無比自豪,“現在我的小店的營收狀況也能夠証明,我當時的選擇非常正確。”

  “我的民宿要有文化,有品質,還要有特色!”

  其實近年來,鄉村民宿發展迅速,不乏“網紅”像雨后春筍般脫穎而出,但精品大多都是城裡的投資者打造。“誰說咱們隻能打造出農家樂?”憑著在城裡打拼多年的見識,周曼自信地說:“要做就做精品,我的民宿要有文化,有品質,還要有特色!”

  民宿的名字鹿野秘境取自周曼十分喜歡的一首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也成為了周曼的迎客之道——讓所有客人感受最優質的服務,讓他們不虛此行,才能打造好這家店的招牌,也才能讓農博園的旅游業越來越好。在房屋設計裝潢方面,周曼奇思妙想打造出多個不同主題的“7D沉浸式體驗餐廳”,根據每種不同地域、不同口味的菜品,用3D環繞大屏和道具布景出各自對應的主題環境,比如今年的主題是日料,立體3D屏就會構建出日本風格的背景,加上音樂、桌布、餐具、綠植以及一些日式的道具,就如同在浪漫的櫻花樹下用餐。“這個餐廳除了環境好,很舒適,最大的驚喜是很新奇,沉浸式的就餐環境提高了體驗度,無論是菜品的口味和餐廳的氛圍都超出預期。”帶女兒前來農博園玩耍的吳先生說。

  實際上,周曼並不是第一個從城市回來的人,自從農博園開園之后,就吸引了數量巨大的旅游流量,而巨大的流量也帶動了周邊產業的需求,不少在外打拼的玉龍村年輕人都重新回到了家鄉自己創業。“隨著農博園的建設,后期人流量肯定會越來越大,我希望回鄉創業者能聯合起來,多開發一些適應城裡人需求的休閑旅游項目,大家還能取長補短,把這些項目做成套餐,為更多游客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她說。(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陳泳 文/圖)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