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成都一小學這樣上:挖回幾百斤泥土,泥塑長江全景

2022年12月09日09:22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成都一小學這樣上:挖回幾百斤泥土,泥塑長江全景

  如果要完整地講述長江,這個知識量有多大呢?比較形象的一個類比是:1983年央視首播的紀錄片《話說長江》,拍了25集﹔2006年的《再說長江》,拍了33集。

  的確,從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格拉丹冬峰西南側,到干流一路流經11個省級行政區,數百條支流輻輳南北,最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97千米的長江,可以串聯的知識點實在太多。

  因此,如果要讓小學生理解“長江”,以及長江相關的地形地貌、長江發揮的作用等,是個不小的挑戰。

  怎麼樣可以讓孩子們更形象地理解長江?成都錦江區東蜀華育小學的師生們,把近500斤泥土拉進教室,以泥塑的形式重現長江,並在校園內實現了“從雪山走來,向東海奔去”的風採和氣概。

  師生挖回500斤泥土 生動再現中國第一大河

  在東蜀華育小學校園裡,大課間是學生展示自己的一個舞台。在這個時間段內,學校一直鼓勵學生以大地為畫布,以石頭為畫冊,把喜歡的、學習的、創作的全都展示在校園裡,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為了在校內形成學習交流的氛圍,學校還專門為學生們確定了周三上午的課間為校園公共展示時間,供學生展示自己的興趣成果。

  在上周的校園公共展示時間,六年級一班決定,在大課間展示他們的興趣學習成果——《長江》。但問題是,長江全長6000多公裡,橫跨三級地形,還有那麼多支流蜿蜒,如何展示更為直觀呢?28名同學在和老師商量之后,決定用泥土重塑長江原景。

  師生們共同動手,從學校附近的農庄拉回了近500斤泥土,分組合作,從一級階梯到二級階梯再到三級階梯,搬磚、抬泥,從海拔6621米的唐古拉山脈主峰格拉丹東雪山開始,自西向東,一路“重現”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重慶嶺谷、江漢平原等地形地貌,將6000多公裡的長江,濃縮成了一個5米的泥塑作品。

  並且,這個泥塑作品完成后,學生們還親手從“長江源”倒水,然后看著長江之水一路奔騰,孩子們情不自禁再一次唱響了《長江之歌》,伴隨著緩緩的歌聲,看到水流的變化,從高原到平地,從湍急到舒緩,在此過程中,孩子們不僅深刻理解了“你從雪山走來”的從容,還感受到了“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氣勢。

  家鄉地理

  從成都走向世界

  組織此次展示活動的六年級一班美術老師劉老師說,長江地形復雜多樣,流域面積廣闊,涉及城市眾多,

  但理解這些復雜的理論知識,對於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來說,其實難度並不小。因此,希望通過實踐讓孩子們更深刻、更清晰地感知長江為何被譽為中國母親河。

  同時,在創作過程中,孩子們通過檢查哪些“地勢”過高,哪些“距離”過遠,不斷摸索,不斷調整,最終在完成這一“浩大工程”的同時,也對長江沿岸乃至整個中國地形都有了更直觀的認知。

  據了解,此次課堂展示,其實是學校的地理課“家鄉地理”中的一個部分。學校從四年級開始有相應的地理課程,讓同學們從畫班級地圖開始,再擴大到校園、城市、國家、世界等。

  因為長江也流經四川,所以這堂課上還著重為孩子們講解了四川在中國的位置、地形地貌等,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諸如成都平原為什麼被稱作天府之國等問題。

  記者注意到,在泥塑過程中,同學們連西高東低的中國地形也生動還原了出來。劉老師說,在上“可愛的四川”家鄉地理課的時候,就講到了一級階梯,二級階梯等地形地貌。孩子們在做長江泥塑的時候,自西向東,哪些是高原,哪些是山地,哪些是平原,他們已經有概念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美術老師也會輔助孩子們,比如下面墊石頭來抬高地形,用以表現山脈。

  整個過程大約2個小時就做好了,兩節課的時間。同學們分工合作,每個同學都要加入。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最難理解的是水電站的建設,包括其建設的必要性、選址的原因、發揮的作用等等。但老師們都表示,“不著急,讓孩子們慢慢去理解。”最讓劉老師激動的畫面是,“當長江水從唐古拉山奔涌而下時,孩子們在現場自發唱起了《長江之歌》,那種油然而生的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太讓人感動了。”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樊英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