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平凡卻足夠閃亮的奇跡“笨小孩”

——記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分局情指中心副主任朱明派

2022年11月25日16:1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哎喲往著胸口拍一拍呀勇敢站起來,不用心情太壞……”這是一首我們都曾聽過的歌——《笨小孩》。歌詞裡反映的精神,正是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分局情指中心副主任朱明派的真實寫照。

令人欽佩的“笨小孩”

朱明派出生在資中縣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和父母一樣,朱明派不愛說話,也沒有太多熱烈的表達。但他以夢為馬,披荊斬棘,從那個不被看好的“笨小孩”,成為了基層公安戰線上閃亮的“明星”。

在他的“笨”下面,藏著一個“韌”。這,也是他干事創業的根本驅動力。

2014年,朱明派從派出所調至雁江區公安分局法制大隊工作。他深知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法制民警是執法質量的“防火牆”,對公安業務素質的要求很高。作為法制戰線的一名新兵,首要任務就是要加強學習。

他說:“我很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練習很久。”但是無論工作再忙、任務再重,也沒有什麼能阻擋他學習的腳步。他給自己定下了每天必須花至少一小時學習公安常用法律法規的計劃,並且始終保持高度自律,管理好時間,朝著既定目標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

無數個值班的夜裡,在等待辦案民警呈報審核的間隙中,他的手裡都自覺握著書,目光全部在書上,認真且努力,仿佛是苦讀備考的莘莘學子。

在他的辦公桌上,《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等公安常用業務書籍早已經翻得很舊,有的書甚至翻破了,書上畫滿了符號。在法制部門工作近8年的時間裡,他的學習筆記和審核心得記滿了13個小本子。

8年來,他共審核行政案件、刑事案件3000余件,為基層辦案單位在案件定性、証據收集、法律適用等方面答疑解惑上萬次,以細致、精致、極致的工作作風實現了案件審核“零差錯”。經他審核的案件,無一件被檢察機關做出不予起訴決定,無一件在行政訴訟中敗訴。

2次榮立個人三等功、4次受到嘉獎、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優秀共產黨員”……這個世界上,每一位優秀者的背后,都有著超乎常人想象的自律和努力。

即使平凡如斯,依然無愧於“英雄”

2022年,朱明派調任雁江區公安分局情報指揮中心副主任。情報指揮中心作為公安機關的“司令部”、“參謀部”、中樞指揮機構、情報研判機構、快速反應協調機構,位置重要,責任重大。面對新任務、新挑戰,一切歸零,從頭開始。朱明派秉承著“沒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這一處世信條,採取“五加二、白加黑”模式認真鑽研情報研判、指揮調度等業務,充分利用公安“大數據”平台等載體,向網安、情報戰線的老同志虛心請教,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解決工學矛盾。通過干練結合,迅速成長為情指中心業務骨干。

今年8月的一天,資陽沱江邊,一名年輕的男子攀上大橋欄杆。出警民警一路狂奔向該男子,一把將他從死亡線上拉回。這一幕,讓人無比動容。

但也許永遠不會有人知道,在這一次救助的背后,朱明派做了什麼。

原來,那日,他像往常一樣正在開展視頻監控網上巡查工作,發現情況不對,立即結合車載北斗定位向最近的警力發出救助指令,同步指定轄區派出所、特巡警警力做好支援和突發事件應對准備,與時間拼速度,與死神搶生命。這些,體現出敏銳的洞察力、精准的風險預警預判能力、高標准執行力以及應對社會面突發狀況的最快反應力。這些,不僅源自於朱明派點滴的積累堅持和良好的習慣養成,更是得益於深厚的為民情懷、強烈的責任擔當。

就算沒有燈光,沒有掌聲,他仍然在背后默默地做著一些常人看起來平凡普通的小事:常態化警情分析,總結歸納類型案件的發案形勢﹔主動排摸各類矛盾糾紛,及時跟蹤研判、干預化解﹔研判可防性警情發案部位、時段和區域,動態調整一線巡防密度、強度、頻度……他悶聲干事,悄然成為整棟辦公樓裡加班最多的人。今年以來,他累計加班達400多小時。同事們開玩笑說:“你用3個月的時間,干了別人半年的活。”他笑著回答:“困難越大、斗志越強,壓力越大、干勁越足。”

長久以來,外界對警察的認知,就是在槍林彈雨中抓捕罪犯、勇斗歹徒的鐵血戰士。事實上,哪有那麼多在危難時候從天而降的“英雄”,更多的是在無數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凡人”。

為了這個城市的安定,為了人民群眾的安寧。這些平凡的願望,催促著他們奮斗。在他們身上,各有各的故事與精彩。

就像朱明派。表面看起來平凡如斯,像黑暗中的一點微光,卻能為行路者照亮﹔像不起眼的基石,卻夯實了社會治安穩定的基礎。

奮進的腳步,一切為了“家人”

今年夏天,資陽遭遇了一場規模疫情。

在靜態管理的那些日子,朱明派每天通宵達旦地重復著制定方案、匯總數據、分析反饋、流轉修正、發布指令、對接外圍摸排等看似簡單枯燥的工作。他共計研判信息103條,匯總數據211條次,發出指令45條。就是這些看似簡單的工作,卻在流調溯源、幫助群眾、維護秩序,乃至公安機關打贏整場疫情阻擊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抗疫,朱明派連續10個日夜不回家。妻子是醫生,也常常加班。多數時候,年僅10歲的女兒一個人在家。

晚上,他和女兒通電話。電話的那一頭,女兒說:“爸爸,作業做完了。我先睡了。你和媽媽如果誰回家了,誰就幫我檢查一下作業吧。”

10歲的年紀,卻顯得異常成熟——獨自完成作業,獨自睡覺,第二天又開始一整天的獨自學習和生活。

爸爸媽媽都在抗疫一線,有太多無奈和心酸。但她,卻比大人更加勇敢。

電話的這一頭,聽到女兒如此懂事,朱明派沉默了,眼睛裡有淚光。

所有人都叫朱明派回家,他搖了搖頭,又坐在了電腦前。那一刻,城市雖然靜默。但在無聲之中,我們卻看到了更為堅強的力量。

就像朱明派后來對同事們所說:“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打這場仗。孩子有孩子的戰場,大人有大人的戰場,警察有警察的戰場。如果我們都能在各自的戰場上打贏,就一定會取得抗疫的勝利。”

警無畏,醫無私,民齊心。

疫情終於過去,一切回歸正軌。朱明派深刻詮釋了努力工作的意義。這種努力是雙向奔赴,不僅僅是抗疫工作者在努力,而是每一個資陽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表達對抗疫的支持。

他的努力,換來了“家人們”的笑顏。

這是人民警察的擔當。

這是人民警察的奉獻。

這是人民警察的善與真。

他們一點一滴的辛勞,都是為明天的幸福添磚加瓦。這個時代,不會虧待奮斗者。祝願朱明派和像朱明派一樣奮進在從警路上的人民警察,都有更好的未來。(何堯)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