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最新版!第十一版四川省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發布

2022年11月22日19:14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11月22日電 (劉海天)為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的特色和優勢,結合四川省實際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實踐,11月21日,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對技術指南進行了修訂,形成了《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第十一版)》。

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提出,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到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重要作用,以本指南為基礎,按照國家《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中醫藥防控工作指引》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關於疫情防控中醫藥干預工作方案》(川疫指辦發〔2022〕108號)要求,開展中醫藥服務,做到中藥“應服盡服”“願服盡服”。

附: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第十一版)

一、預防方案

結合目前四川地區的氣候、季節和人群特點,制定以下中醫藥預防方案。

適用對象: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關於疫情防控中醫藥干預工作方案》(川疫指辦發〔2022〕108號)明確的高風險人群和重點人群等。

(一)預防處方

1.正常人群

主要組成:荊芥10g 防風10g 紫蘇葉10g 陳皮10g 炒白術10g 炙甘草5g

2.體弱人群

主要組成:荊芥10g 防風10g 紫蘇葉10g 陳皮10g 炒白術10g 黃芪10g 炙甘草5g

3.兒童預防

主要組成:荊芥5g 防風5g 紫蘇葉5g 陳皮5g 炒白術5g 炙甘草5g 焦山楂5g 神曲5g

煎服方法:每劑熬藥液約600ml,成人每次口服150ml,每日1-2次。

兒童:7歲以下者,每次口服30-50ml,每日1-2次﹔7歲以上者,每次口服100ml,每日1-2次。

(二)居家防護建議

1.清新空氣

(1)熏蒸處方:艾葉10g 石菖蒲10g 蒼術10g 薄荷15g

使用方法:加水1000ml,泡10分鐘,小火慢煮30分鐘,濃縮藥液150ml。使用時在室內進行,將熏蒸方藥液加入洗淨的家用空氣加濕器中通電熏蒸或者在鍋中持續蒸煮揮發,每天1-2次。

(2)香囊處方:廣藿香10g 薄荷10g 山奈10g 蒼術10g

使用方法:共研細末,裝於布袋中,挂於室內,或隨身佩戴,具有芳香辟穢解毒之功效,以預防疫病。孕婦及有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鼻炎等)者不建議使用。

2.合理膳食

飲食煮熟煮透,營養搭配均衡,可食用一些藥食同源的食物,如蘿卜、蘆筍、山藥、藿香、菊花等。

3.合理運動

運動適度,可學習運用傳統保健強身方法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根據個人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法。

4.調暢情志

保持精神內守,勿驚慌,舒心氣、暢心神、怡心情,勿躁勿慮靜養。

5.穴位保健

對足三裡、氣海、關元等重要強身壯體的保健穴位,經常施灸、按摩等,可以增強人體的正氣以達到防病卻疾的目的。

6.起居有常

作息規律,保証充足睡眠。順應氣候變化,及時調整衣被和室內溫度,注意防寒保暖。若出汗,則熱水浴並及時更衣。盡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場所。

二、治療方案

本輪疫情收治病例,臨床主要表現為咳嗽、少痰或無痰、惡寒、發熱、鼻塞、流清涕、身痛、頭痛等。治療上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為基礎,治法以辛溫或辛涼解表為主,方案如下:

(一)方艙醫院治療方案

1.無症狀感染者及輕型患者

具有舌淡,苔白等表現,辨証為風寒夾濕患者可考慮使用如下方劑:

主要組成:荊芥15g 防風15g 紫蘇葉15g 陳皮15g 炒白術15g 茯苓15g 枳殼15g 柴胡15g 前胡15g 炙甘草10g

具有舌紅,苔黃等表現,辨証為風熱夾濕患者可考慮使用如下方劑:

主要組成:桑葉15g 菊花15g 杏仁15g 連翹30g 薄荷15g 桔梗30g 生甘草15g 蘆根30g 金銀花30g

2.兒童無症狀感染者及輕型患者

具有舌淡,苔白等表現,辨証為風寒夾濕患者可考慮使用如下方劑:

主要組成:荊芥10g 防風10g 紫蘇葉10g 陳皮10g 炒白術10g 茯苓10g 枳殼15g 柴胡10g 前胡10g 炙甘草5g

具有舌紅,苔黃等表現,辨証為風熱夾濕患者可考慮使用如下方劑:

主要組成:桑葉10g 菊花5g 杏仁5g 連翹10g 薄荷5g 桔梗10g 生甘草5g 蘆根10g 金銀花10g 焦山楂10g 神曲10g

煎服方法:成人每次口服150ml,每日3次。兒童:7歲以下者,每次口服30-50ml,每日3次﹔7歲以上者,每次口服100ml,每日3次。

(二)定點醫院治療方案

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應遵守辨証論治,基礎治療方案如下,危重型病例實行一人一方、一人一策治療:

1.清肺排毒湯、清肺排毒顆粒

適用范圍:適用於輕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合理使用。

基礎方劑:麻黃9g 炙甘草6g 杏仁9g 生石膏15∼30g(先煎) 桂枝9g 澤瀉9g 豬苓9g 白術9g 茯苓15g 柴胡16g 黃芩6g 姜半夏9g 生姜9g 紫菀9g 冬花9g 射干9g 細辛6g 山藥12g 枳實6g 陳皮6g 藿香9g

服法:傳統中藥飲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各一次(飯后四十分鐘),溫服,三付一個療程。

如有條件,每次服完藥可加服大米湯半碗,舌干津液虧虛者可多服至一碗。(注:如患者不發熱則生石膏的用量要小,發熱或壯熱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狀好轉而未痊愈則服用第二個療程,若患者有特殊情況或其他基礎病,第二療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修改處方,症狀消失則停藥。

清肺排毒顆粒服法:開水沖服,一次2袋,一日2次。療程3∼6天。

處方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於推薦在中西醫結合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湯”的通知》(國中醫藥辦醫政函〔2020〕22號)。

2.輕型、普通型

(1)辨証:外感風寒証

臨床表現:惡寒、發熱,咳嗽,鼻塞,清涕,頭身痛,舌淡,苔白,脈浮緊。

治法:辛溫解表

基礎方劑:荊芥10g 防風10g 紫蘇葉10g 陳皮10g 炒白術10g 茯苓10g 枳殼15g 柴胡10g 前胡10g 甘草5g 

(2)辨証:風寒夾濕証

臨床表現:惡寒、發熱,咳嗽,鼻塞,清涕,納差、便溏、頭身重痛,舌淡,苔白膩,脈滑。

治法:辛溫解表,芳香化濕

推薦處方:荊防藿朴夏苓湯

基礎方劑:荊芥10g 防風10g 紫蘇葉10g 陳皮10g 炒白術10g 茯苓10g 柴胡10g 前胡10g 甘草5g 法半夏10g 藿香10g 厚朴10g

(3)辨証:外感風熱証

臨床表現:發熱,咽干咽痛,干咳少痰,鼻塞黃涕,頭身痛,舌質紅,苔白,脈浮數。

治法:辛涼解表

處方:

①無咽痛者桑菊飲加減

桑葉15g 菊花15g 杏仁15g 連翹30g 薄荷15g 桔梗30g 生甘草15g 蘆根30g 金銀花30g

②有咽痛者銀翹散加減

金銀花30g 連翹30g 紫蘇葉15g 桔梗30g 薄荷15g 淡竹葉15g 蘆根30g 生甘草15g 荊芥15g 牛蒡子15g 杏仁15g 枇杷葉30g

(4)辨証:風熱夾濕証

臨床表現:發熱,咽干咽痛,咳嗽痰黃,鼻塞黃涕,頭身痛,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辛涼解表,芳香化濕

推薦處方:銀翹藿朴夏苓湯

基礎方劑:金銀花30g 連翹30g 紫蘇葉15g 桔梗30g 薄荷15g 淡竹葉15g 蘆根30g 生甘草15g 藿香15g 厚朴15g 法半夏15g 杏仁15g 淡豆豉15g

煎服方法:成人每次口服150ml,每日3次。兒童:7歲以下者,每次口服30-50ml,每日3次﹔7歲以上者,每次口服100ml,每日3次。

3.普通型有重症傾向者

臨床表現:發熱,咳嗽痰少,或有黃痰,憋悶氣促,腹脹,便秘不暢。舌質暗紅,舌體胖,苔黃膩或黃燥,脈滑數或弦滑。

推薦處方:宣肺敗毒方

基礎方劑:麻黃6g 炒苦杏仁15g 生石膏30g 薏苡仁30g 麩炒蒼術10g 廣藿香15g 青蒿12g 虎杖20g 馬鞭草30g 蘆根30g 葶藶子15g 化橘紅5g 甘草10g

服法:水煎服,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餐后30分鐘溫服。

4.重型

臨床表現:發熱面紅,咳嗽,痰黃粘少,或痰中帶血,喘憋氣促,疲乏倦怠,口干苦粘,惡心不食,大便不暢,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推薦處方:化濕敗毒方

基礎方劑:生麻黃6g 杏仁9g 生石膏15g 甘草3g 藿香10g(后下) 厚朴10g 蒼術15g 草果10g 法半夏9g 茯苓15g 生大黃5g(后下) 生黃芪10g 葶藶子10g 赤芍10g

服法:每日1-2劑,水煎服,每次100ml-200ml,一日2-4次,口服或鼻飼。因病情需要嚴格控制入量者,濃煎至200ml,分2-4次服用。

(三)中成藥治療方案

1.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適用於新冠肺炎輕型辨証屬濕熱蘊肺証者。

金花清感顆粒服法:開水沖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連花清瘟顆粒服法: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次。

連花清瘟膠囊服法:溫水送服。一次4粒,一日3次。

2.清肺排毒顆粒:適用於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開水沖服,每次2袋,每日2次,早晚各1次。

3.宣肺敗毒顆粒:適用於新冠肺炎普通型,辨証屬濕毒郁肺証者。開水沖服,每次1袋,每日3次,早中晚各1次。

4.化濕敗毒顆粒:適用於新冠肺炎普通型或重型,辨証屬疫毒閉肺証者。開水沖服,每次1袋,每日3次,早中晚各1次。

5.重型、危重型:根據病情,選擇喜炎平注射液、血必淨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參附注射液、生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藥物根據個體情況可選擇一種,也可根據臨床症狀聯合使用兩種。中藥注射劑可與中藥湯劑聯合使用。

6.對症使用中成藥

(1)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藿香正氣膠囊(軟膠囊、丸、顆粒、水、口服液)、保和顆粒。5歲以下兒童劑量酌減,5歲以上參照成人。

(2)發熱:體溫超過38℃者,羚羊角粉或紫雪散,高熱超過3日不退者,可使用安宮牛黃丸。羚羊角粉每次0.3g,每日2-3次﹔紫雪散每次1.5-3g,每日2次﹔安宮牛黃丸每次0.5丸,每日2-4次。

(3)咳嗽、咽干、咽痒:急支糖漿、抗病毒顆粒、桑姜感冒片(膠囊)、通宣理肺顆粒、麻杏止咳片、九味羌活丸。

(4)發熱、咽痛、咽干:荊防顆粒、川射干總黃酮膠囊、小柴胡顆粒、精制銀翹解毒片、復方魚腥草片。

(5)兒童兼有腹脹、腹痛、腹瀉、哭鬧不安、消化道症狀明顯者:四磨湯口服液。

(四)針灸治療方案

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基礎治療方案如下:

1.輕型

針灸治療推薦穴位:合谷、后溪、陰陵泉、太溪、肺俞、脾俞。

針刺方法:每次選擇3個穴位,針刺採用平補平瀉法,得氣為度,留針30分鐘,每日一次。

2.普通型

針灸治療推薦穴位:內關、孔最、曲池、氣海、陰陵泉、中脘。

針刺方法:每次選擇3個穴位,針刺採用平補平瀉法,得氣為度,留針30分鐘,每日一次。

3.重型

針灸治療推薦穴位:大椎、肺俞、脾俞、太溪、列缺、太沖。

針刺方法:每次選擇3-5個穴位,背俞穴與肢體穴位相結合,針刺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每日一次。

4.危重型

針灸治療推薦穴位:太溪、膻中、關元、百會、足三裡、素髎。

針刺方法:選以上穴位,針刺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每日一次。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