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雨城區:推動“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 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今日雲景好,水綠秋山明。金秋十月,在雨城區草壩鎮塘壩村,村民施群芬正在繪制文化牆,和她一起作畫的,是塘壩村村民油畫班的學員們。
2018年,青年藝術家廉學洺來到塘壩村,他修建民宿,開設工作室,還免費教當地村民畫油畫,施群芬就是油畫培訓班最早的學員之一。
“我從小就喜歡做手工、刺繡這些,但從來沒想過有一天還可以拿起畫筆畫油畫!”施群芬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政府這麼好的政策,又有優秀的老師教學,我很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我們來畫文化牆,也是希望用實際行動為塘壩村做一點貢獻,帶動身邊更多的人來了解繪畫,學習繪畫。”
“用文化傳承發展、讓藝術點亮鄉村”是塘壩村一直以來堅持的發展理念,也正是這一理念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藝術老師們來塘壩村入駐,這些“新村民”開設了油畫、書法、陶藝、茶藝等等諸多培訓課程,不僅豐富了當地村民的閑暇生活,提升了大家的文化修養,帶動了當地文化產業發展,更是為塘壩村的鄉村振興工作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
碧峰峽鎮后鹽村
“路變寬了變美了,來這裡的游客多了好多,我們村裡農家樂的生意也更好了!”碧峰峽鎮后鹽村黨支部書記彭勇臉上滿是喜悅。
2021年,在雨城區委區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雅上線通往紅豆相思谷景區的黃后路得到提質升級,原本4.5米寬的水泥村道拓寬成了7米的瀝青公路,同時還披上了粉紅色的“新衣”,空中俯瞰,仿佛一條彩色綢帶蜿蜒山間,美不勝收。
作為雨城區“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之一,黃后路的提升打造不僅吸引了眾多游客來到紅豆相思谷景區觀光打卡,帶動了后鹽村的旅游發展,同時,良好的交通條件也極大促進了當地的茶產業和林竹產業的發展,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周公山鎮余家村
“村裡的環境越來越好,鄉親們的關系也越來越和諧了!”周公山鎮余家村星級文明戶余德貴說道。
近年來,余家村堅持黨建引領,深入實施“先鋒領航·全域提升”基層黨建攻堅行動,構建了干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的“村-組-戶”三級網格治理體系,搭建“有事來協調”的民主共治平台,解決村民們最憂最盼的問題。同時,建立健全了環境保潔、垃圾處理、綠色發展三項機制,每日開展村級衛生清理和垃圾收集處理,農村人居環境日趨改善。
依托“農民夜校”“遠程教育站點”“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村響”等形式,余家村還積極開展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的宣傳教育,每季度評選“星級文明戶”和“十佳”村民,並利用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和村規民約等方式樹立文明新風尚。2021年,余家村被評為了四川省文明村,已然是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美麗新村。
草壩鎮鎮頂峰村
“今年我們村的‘六月雪梨’產量達到了15萬斤,農民收入超過100萬元!”草壩鎮頂峰村致富帶頭人裴成霞滿是自豪。
“六月雪梨”是頂峰村三大特色產業之一,至今已有十幾年的發展歷史。近年來,通過擴大種植面積、改良種培技術,頂峰村“六月雪梨”產量成倍增加,品質口感愈加美味,每到上市時節,總是供不應求。如今,除了雅安本地,雪梨還向銷往成都、重慶、北上廣深等全國各地,頂峰“六月雪梨”品牌愈加響亮,村民們的腰包也越來越鼓。
以上這些,只是雨城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小小縮影。近年來,雨城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系列決策部署,立足雨城實際,聚焦“五個振興”,全區特色優勢產業日益壯大,農民收入穩定增長,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農業農村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繪就了一幅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特色畫卷。
雨城區將舉全區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全力爭創省級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縣,推動“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雨城鄉村振興新篇章。(供稿:雨城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