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鐵血擔當筑就戰“疫”銅牆鐵壁

——寫在遂寧經開區全面打贏“9.20”戰“疫”之際

2022年10月13日22:55 | 來源:遂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小字號

原標題:鐵血擔當筑就戰“疫”銅牆鐵壁——寫在遂寧經開區全面打贏“9.20”戰“疫”之際

新冠疫情突如其來,熱鬧非凡的美好家園、車水馬龍的明月路,突然“冷清”下來。城市“靜下來”的背后,是另一群人在逆行奔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經開人不忘初心、牢記囑托,星夜兼程、迎難而上,用使命守護人民生命。

  隨著10月12日園區全面解封,全區經濟止滑阻擊戰、項目建設攻堅戰、指標排位翻身戰的戰鼓必將擂得更響,戴著口罩抓發展、全力以赴拼經濟的斗志也將更加昂揚。

  牢記囑托 越是艱難越向前

  近段時間,全國疫情多點散發、多鏈並行、隱匿傳播,抗疫形勢更加嚴峻復雜。9月20日開始,包括遂寧經開區在內的遂寧主城區疫情多點暴發,來勢洶洶。

  面對“敵人”的壓倒式威脅,當晚零時,遂寧市委、市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調升防疫等級,實施靜默管理。遂寧經開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第一時間發布通告,轄區內暫停一切非必要人員流動,城市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全體居民居家,非本小區居民不得進入。

  封控第三天,遂寧經開區已累計確診病例36例,相較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疫情和今年的“3.30”疫情,形勢更加嚴峻。在36例確診病例中,嘉禾街道、九蓮街道出現32例,佔比高達88.9%。

  隨著確診病例不斷增多,封控區、管控區持續增加,隊伍力量也在賦碼銳減,保供物資配送困難,群眾擔憂情緒日益高漲。特別是位於遂寧主城北大門的嘉禾街道、九蓮街道,急需隔斷打圍的最小管控單位達到240個。如此多的暗礁險灘,如此復雜的戰役環境,這在經開區的抗疫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更為艱難的是,機關單位部分工作人員被封控在小區,客觀上導致遂寧經開區在崗抗疫人員嚴重不足。“干部常態化在崗率57%,平台公司20名高管中僅9人在崗。”遂寧經開區相關負責人感嘆道。兵少將乏,抗疫成功最核心、最活躍的因素受到限制,引發了系列“連鎖反應”:

  ——防疫物資保供平台電話打不進、貨物運送不及時、群眾就醫購藥難。因干部、志願者力量不足,造成配送效率較低,特別是特殊人群得不到及時關照。

  ——高風險地區防控無法及時到位。由於疫情管控,人員緊缺,造成打圍工人到位不及時,部分圍擋被人為破壞。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勇毅擔當的遂寧經開人深知,越是艱險的任務,越是充滿挑戰,越需要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前行,面對前路諸多的絆腳石,隻許前進,不能后退,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在大戰大考面前,遂寧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牢記囑托,用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嚴承諾,充分發揚“越是艱難越是向前”的革命精神,快速落地落細省委、市委相關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毫不鬆懈戰疫情、戴著口罩拼經濟,努力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確保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

  一往無前 “經開速度”經住考驗

  “每天凌晨5點到中午12點採集全區28萬多人核酸,工作人員須在凌晨4點到位做好相關准備工作。下午分組督導小區管控、物資保障等情況,晚上8點左右召開調度會,研究第二天核酸檢測等事宜,晚上12點到凌晨5點陸續更新檢測數據,初篩發現陽性病例后,將迅速啟動追陽斷鏈程序,確定病例情況。”遂寧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在疫情形勢最嚴峻復雜期間,管委會大樓每天晚上燈火通明,指揮組通宵達旦。

  時間緊,任務重,火線常常損兵折將﹔物資缺,運輸難,隔離轉運難度大。為此,經開區緊緊抓住問題核心,在細節上下足功夫。迅疾成立追陽斷鏈、流調溯源、核酸檢測、轉運隔離、人力資源統籌、物資保供、企業服務等10余個工作專班,確立管理片區、街區、小區、樓棟、住戶門5級工作機制,科學運籌,精准發力,確保抗疫工作有效推進。

  面對北固鎮班子成員、村(社區)主要干部力量全部折損的情況,遂寧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迅速果斷決策部署,委派管委會副主任盧櫨凌晨4點挂帥出征,成立臨時指揮部,與北固鎮現有班子內外聯動、雙核運行,同時,蓬溪縣3名黨員干部也踴躍請戰,全力以赴推動防疫工作有序開展。

在戰疫最膠著艱難的階段,最考驗戰斗力、凝聚力。

  “我們有多少雨衣?物資准備夠不夠?”10月4日清晨,雨越下越大,披著藍色雨衣的趙慧像前幾天一樣,正在遂寧經開區飛虹街核酸檢測點忙碌著。面對再度襲來的新冠疫情,園區第一時間發出“英雄征召令”,區黨群部挂職副部長趙慧和房征中心副主任劉成立、統籌中心副主任趙剛第一時間響應。全區2000余名黨員更是主動沖在前、當先鋒、作表率,勇當疫情防控“急先鋒”。他們吃住在點位、奮戰在一線,以舍我其誰的姿態,盡顯責任擔當。

  時間來到9月28日,9輪全員核酸檢測,數萬次摸排走訪,全區疫情防控正有條不紊全面推進。但疫情依然反復無常、嚴峻復雜、不容樂觀——全區累計確診陽性病例已達63例,劃定高風險地區30個。遂寧經開區果斷決策,打破嘉禾、九蓮兩個街道屬地界限,劃定7個街區,選派正科級干部帶頭挂帥為街區長,統攬該街區所有事務。

  “新橋鎮是全區第一個全域低風險區,理應及時響應區黨工委、管委會號召支援抗疫工作。我們分3批次抽調了60名新橋鎮黨員干部支援,成立了新橋鎮支援嘉禾街區抗疫指揮所,將重點放在強化區域隔離、內部管控、防疫宣傳上,並建立內外點長制,對15個封控區實行24小時管理,實現封控區域居民內部‘零流動’。”李福榮說。

  李福榮是7名街區長臨危受命、攻堅克難的一個縮影。隨著7個街區各項舉措的落地落細,風險區相繼降級,為盡快實現全面清零解封、打贏此次抗疫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遂寧經開區還組建了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戰狼”隊伍,進入高風險區擔任內點長,“這些隊員都是從全區抽派的28名忠誠擔當、有勇有謀的機關、平台公司骨干力量,到28個高風險區,迅速拔掉‘硬釘子’、啃下‘硬骨頭’,實現預期目標。”遂寧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戰“疫”期間,“戰狼”們以“沖鋒姿態”彰顯戰狼本色、“攻堅姿態”擦亮實干底色、“奔跑姿態”提升奮進成色,爭取以最短時間、最小代價,實現早日清零、早日解封。

  在防控最緊要吃勁的階段,最考驗組織力、意志力。

  走進遂寧經開區,120余家企業正如火如荼地閉環生產著,透著一股奮起直追的火熱氣息。

  位於遂寧經開區南片區的四川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疫情暴發當天賡即開啟“防疫泡泡”,1900余名員工封閉在企業進行閉環管理、實施閉環生產,有效助力企業保生產、抓發展。同樣位於南片區的四川英創力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00名員工,採取兩班倒,24小時連續作業趕訂單。“我們把轄區所有企業園區,分成南北2個片區,實行點對點服務,把疫情對企業的影響降到最低,全力抓生產、拼經濟。”遂寧經開區經信商科局局長任映虹說,在各級各部門的支持幫助下,疫情發生不到兩天的時間,轄區就有120余家企業開啟“防疫泡泡”模式,約13000余名員工進入閉環生產,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給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和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據統計,疫情期間,轄區7家市級保供企業、49家區級保供商超(便民點)及10家農貿市場的各類生活必需品庫存達1萬余噸,投放量共計4000余噸,全區市場供應充足、運轉有序、價格平穩。

  星辰滿天 匯聚抗疫強大合力

  撕棉簽、掃碼、登記信息、維持秩序、入戶核對信息……9月25日凌晨4時許,遂寧經開區吉祥社區的志願者唐秀英借著微光,熟練地穿上“大白”裝備,像前幾天一樣,准時出現在社區防控一線。她已經連續5天每天隻睡3個小時,雙眼熬得通紅,臉色土灰,形容憔悴。因為太累胃口不好,走路幾乎偏偏倒倒。一同抗疫的同志們夸她不僅是抗疫路上的“黃臉婆”,更是“黑臉婆”。

  在園區,類似於唐秀英這樣的“疫”線先鋒還有很多,他們中有的是機關干部、醫護人員、警察、民兵,有的是教師、社區工作者、企業家,也有普普通通的小區居民,他們如滿天繁星,匯聚成抗擊疫情的燦爛星河。

  市委組織部干部人事檔案中心副主任張華原本只是水都豪庭的一名普通業主,在小區被劃為高風險區、缺乏統一指揮的危急時刻,他義無反顧、挺身而出,主動挑起“點長”大梁,著手組建了11支樓棟長隊伍、招募了193名志願者,積極參與核酸檢測信息錄入、物資投送、秩序維護等工作。“我們這支隊伍,雖然臨時組建,但是我們打過勝仗,我們是水都豪庭的保護隊,今后我們將成為水都豪庭小區的后備隊,若有事,召必回!”這是10月4日小區解封當天,張華和志願者們共同許下的錚錚誓言。

  “生日快樂......”伴隨著戰友們的祝福,射洪市殘聯副理事長吳宇帆在疫情防控一線度過了自己的32歲生日。疫情中的生日,注定特別又難忘。9月23日,吳宇帆跟隨射洪市抗疫先鋒隊主動下沉到遂寧經開區嘉禾街道吉祥社區,在過敏性鼻炎復發的情況下,他頂著耳鳴和耳悶感,堅持參與應急值守、政策宣傳、關愛幫扶等工作,用心守好每一道“疫”線。宵衣旰食、夙興夜寐,是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真實寫照﹔不忘初心,堅守崗位,是他作為共產黨人在抗擊疫情中的忠貞體現。

  “危急時刻,蓬溪縣馳援遂寧抗疫黨員先鋒隊隊員、點長李中明進駐小區,小區內機關干部就地下沉服務......撫慰了大家驚恐不安的心,增強了大家抗擊疫情的勇氣和信心。”發改委小區全體居民的感謝信中,李中明的名字格外醒目。駐守小區的10天時間裡,他和小區10名志願者身著紅馬褂、臂戴紅袖套、胸別黨徽,不舍晝夜、不辭辛苦,既當“宣傳員”,又當“戰斗員”,在物資保供、維護秩序、信息登記等方面事無巨細,用心用情保衛著這片高風險區中的“無疫淨土”,守護著全體居民的生命健康。

  溫暖人心的,還有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吳強,聞“疫”而動,第一時間動員家屬就地轉化為小區志願者,主動擔當“點長”,成為人人稱贊的防疫“夫妻檔”﹔區行政執法局退役軍人李建民24小時值守在點位上,披星戴月、風雨無阻,恪守著“疫情不退我不撤”的庄嚴承諾﹔吳家灣社區網格員甘從菊駐守小區13天,協助志願者做一切力所能及之事,隻為“盡快解封,小區居民平安健康”。

  疫情期間,這些來自簡陽、龍泉驛、綿陽、射洪、安居、蓬溪、大英、市直部門、園區的力量,無不在各自崗位上閃光發熱著。他們甘當事無巨細的疫情防控“螺絲釘”,哪裡有需要就“釘”在哪裡﹔他們堅韌不拔、不畏艱難,始終站在疫情最前沿、沖在防疫第一線,用責任與堅守筑牢疫情防控“銅牆鐵壁”,用平凡微光照亮戰“疫”之路。

  “你們用真情傳遞了黨的溫暖,你們用行動詮釋了黨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感受到了遂寧的熱度,有你們在我們一直都有‘主心骨’。”

  “他們不求回報,冒著風險幫助大家,是我們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時代英雄。”

  “感謝眾多志願者逆勢而上、不畏風險、不計得失,無怨無悔為大家查核酸、錄信息、維秩序。”

  疫情之下,雙向奔赴的愛在無聲流淌著。干群一心、眾志成城,很多看似不可戰勝的困難,在勇敢的經開人面前皆成過往。

  9月29日,船山區南翔一路3號機場小區B區等5個小區,由高風險區調整為中風險區﹔

  9月30日,遂寧經開區解除部分區域靜態管理﹔

  10月4日,船山區北興街鴻雁花園小區等2個高風險區調整為中風險區,新星路1號惠民小區等16中風險區調整為低風險區﹔

  10月12日9時起,遂寧經開區全面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標志著經開人全面打贏“9.20”戰“疫”!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疫情反復不定,世事變化莫測,不變的是經開人守望相助、共筑家園的初心,不變的是經開人浴血奮戰、同心抗疫的使命。經開區主要負責人表示,我們將繼續匯聚眾志成城的強大抗疫力量,全面構筑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堅持抗疫的常態化和打好疫情防控的阻擊戰殲滅戰﹔遂寧經開區要進一步吸取教訓,查堵漏洞,補齊短板弱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堅持一手“打傘”、一手“干活”,向人民群眾交出疫情防控、經濟發展的圓滿答卷。(記者 杜林德)

來源:遂寧傳媒集團全媒體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