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資陽公安:“疫”線黨旗別樣紅 服務群眾同抗疫

王凡
2022年09月05日14:5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公安藍,守護群眾生命安全。資陽市公安局供圖
公安藍,守護群眾生命安全。資陽市公安局供圖

初秋的資陽,街頭不再人潮涌動、熱鬧繁華,但小區外、街面上,警燈閃爍、民警值守,隨處可見“公安藍”手執黨旗、佩戴黨徽,用一片紅心和滿腔熱忱,守護人民安寧。

保暢一天

他在入城卡點走了23526步

敬了360多個禮

蔣祎偉是資陽市交警支隊280名趕赴抗疫一線參戰人員中的一名黨員,每天凌晨5時,他帶就一組人在成渝高速資陽高新區入口維持人員和物資入城秩序。這裡是資陽的南大門,每日供應主城區的數百噸蔬菜、水果、米面糧油中的很大一部分以及資陽管控區域外生產企業需要的生產物資都要從這裡經過。因此,他們的任務不僅是守好進出資陽的大門,發揮第一道屏障和濾網作用,更重要的是引導運送外地生鮮物資的貨車安全、有序、高效地通過卡點。

為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務,回到駐地的時間每每都已是深夜。在高速公路入城口執勤,地方不大,但蔣祎偉手機裡的步數軟件顯示,僅一天走就了23526步。即使辛苦,蔣祎偉在引導司乘人員時,做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敬禮,說的第一句話是:“駕駛員您好!感謝您為資陽人民輸送生活必需物資!”

這並不是上級要求的必須動作,但蔣祎偉說:“司乘人員夜以繼日地向我們輸送物資,非常辛苦,靜態管理期間為了支持抗疫,還對增加的各項手續無怨無悔。我們向他們敬一個禮、多一聲問候,是發自內心的,也是應有之義。”

管控一天

他帶隊圍著臨時管控小區步巡5702米

協助遞送生活物資100余次

楊雪鬆是資陽市公安局局機關364名下沉到抗疫一線的黨員民警的一個縮影。他執行任務的地點,在南駿大道某“協助黨政臨時管控小區”外。這是一個擁有500余戶1110余人的大型小區,為執行好管控任務,他不僅要在小區大門處置不服從社區管理的行為、化解矛盾,還要利用相對平穩的“閑暇時間”,帶隊圍著小區外沿開展步巡,檢查是否有試圖破壞小區圍欄,准備翻越外出的跡象。而就是這樣一份不起眼的“副業”,卻需他們每天檢查3次,徒步5702米。他說:“臨時管控小區無小事,防范於未然是我們職責所在。”

在做完本職工作之余,楊雪鬆還主動幫助小區居民遞送必要的生活物資,“臨時管控小區內的居民,最怕的就是沒有人理他們的正常生活需求,最怕自己變成‘孤島’裡的人,所以我們能協助社區的同志遞送一下,就遞一下,哪怕這樣能早一分鐘送到他們手中也好。”

靜態管理一天

他們與小區居民對話4620余次

調解糾紛154件

臨空分局黨員民警鄭雙、黃靜帶隊輪流值守的小區是一個1008戶2200余人的大型小區,人多意味著“眾口難調”,靜態管理的一天,每一戶居民都有自己不同的訴求,他們會找到小區物業。物業難以處理的,就會找到在此值守的黨政、社區工作人員和民警。

一名業主沒有將電瓶車規范停放在停車位上,影響了居民的小區內通行,第二天電瓶車的車胎被放了氣。這名業主就找來了物業、社區工作人員、民警,要求現場解決,要工作人員把放他氣的“壞人”揪出來。放到平時,本來是個再小不過的事件,但靜態管理期間,大吵大鬧極易引發人群聚集圍觀,導致交叉感染的隱患。“如何在依理依法的原則下,快速有效平息,這個就相當考手藝了。”黃靜先找物管借來氣槍,一下一下地給車胎加滿了氣,電瓶車的業主一看,頓時沒了脾氣。“我一個女娃娃動手加氣,他們兩口子在旁邊干看到,看他們好不好意思。”

雖然都是一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民警們卻不會等閑視之。很多不起眼的“小矛盾”很有可能發酵成“大糾紛”,甚至演變成“民轉刑”案件。因此,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就尤其重要。但就是這一句簡單的“化解在萌芽狀態”,背后是民警不厭其煩的說服、調解。就通常情況來說,解決一個居民的訴求,民警平均要溝通30句話,而僅一天的處置記錄就有154件(次),也就是說每日至少溝通4620次以上。

屯警街面的一天

警燈閃爍過543個小區和街道

他們想給大家“看得見的安全感”

資陽市公安局特巡警黨員民警廖智科、王慶和隊友們承擔的是街面快反組的職責,“靜態管理期間,我們的出警量相對平時有明顯下降,但公開武裝巡邏能確保24小時不會打烊。” 廖智科表示,“抗疫期間,我們嚴格執行市公安局黨委要求的‘顯性用警、公開震懾違法犯罪’原則,最大限度地屯警街面。”

於是,他們24小時不懈怠,閃爍的警燈全天不打烊,全力為城市護航、為平安“加碼”,每天巡邏超過543個小區和街道,隻為靜態在家的群眾透過窗戶,就能看到實實在在的安全陪伴。

雙職責的一天

社區和派出所8300多人的“大小事兒”

匯成230多通電話

雁江分局資溪派出所民警鐘麗娜不僅是資溪派出所的黨員民警,也是師院社區的黨委副書記,在靜態管理下的她格外忙碌。

8月24日,雁江區多個小區轉為管控狀態,作為分管社區副所長的她,帶領社區警務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配合相關部門開展管控、人員轉運、安撫居民緊張情緒等工作,從此就是通宵達旦。8月30日,資陽雁江區實施部分區域臨時性靜態管理,她又擔起社區黨委副書記的職責,迅速轉戰新“陣地”。鐘麗娜說,她負責的社區大約有居民8300多人,社區大、管控難度高。她不僅要協調好各“協助黨政臨時管控小區”、市場的管理,支援派出所各種突發狀況,還要走街串巷帶隊開展核酸檢測引導、秩序維護、應急保障等工作。

每天,派出所有急事找“鐘姐”、社區出現不配合工作的情況找“鐘姐”、群眾有需要找“鐘姐”,一天鐘麗娜至少要接上230多通電話,在社區和派出所不斷往返。能電話協調的,她三言兩語就能解決﹔確實無法處置的,她會立即前往現場。

鐘麗娜是雙警家庭,她和愛人都在一線,家中隻剩2個孩子和有心臟病的老父親在家。當問她擔不擔心孩子和父親時,鐘麗娜說,在這個關鍵時刻,所有人都在咬牙堅持,她雖然很擔心孩子和父親,但身負職責、不容懈怠,這幾天“咬牙挺一下”就能過去。

據了解,資陽公安本次抗疫行動的關鍵詞是“黨建引領”、“服務大局”以及“真抓實干”。以市區公安局兩級黨委的詳細工作部署為抓手,他們牢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牢牢把住“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兩項工作原則,黨員民警帶頭以最快速度應對,以最高標准防控,以最實措施保障,迅速投入到防疫抗“疫”各項工作中,並在一線廣泛組建黨員先鋒隊,用對黨和人民的一片紅心和滿腔熱忱,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實防線,確保臨時性靜態管理措施有序推進、高效落地。

(責編:彭茜、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