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超九成受訪者關注了重慶山火的扑滅過程

2022年09月02日08:31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超九成受訪者關注了重慶山火的扑滅過程

截至8月26日早上8點30分,重慶森林火災各處明火全部扑滅,全面轉入清理看守階段。本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2.2%的受訪者關注了重慶山火的扑滅過程。關注的過程中,70.0%的受訪者通過網絡為重慶加油。73.9%的受訪者感受到了全國人民支援山城、並肩戰斗的手足情誼。

92.2%受訪者關注了重慶山火的扑滅過程

重慶市某教育機構高中英語教師王彥說,氣溫逐漸升高之后,重慶已經有了幾處山火,“最開始我也只是在新聞上關注。后來有一天我上班經過一座大橋,能直接看到巴南山火的燃煙”。

調查中,92.2%的受訪者關注了重慶山火的扑滅過程。

“北碚山火燃起來后,我所在的500人的復古摩托車大群裡,就有人在發信息說需要支援。從我居住的地方騎車過去也就20公裡,就立馬報了名。回家換了長袖長褲和靴子就出發了。”王彥說。

重慶市北碚區朝陽小學體育教師柏林從8月21日開始做志願者,“我們是第一批志願者,當時志願者不多,我們就代表北碚區的體育老師自發組織去了。當時山上還沒有物資,我們就每個人扛一箱礦泉水,拿上鐮刀、油鋸上山。街道派了專門的車送我們上去,但山路比較崎嶇,要到達隔離帶隻能手腳並用爬上去,本來是兩三公裡的距離,但彎路多,走了兩個多小時。上去之后,隔離帶全是竹子,我們把竹子砍斷運到隔離帶以外,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穿著長衣長褲,全身都濕了”。

重慶市兼善中學蔡家校區的心理學教師潘銀紅,也是北碚區山城雪豹應急救援中心的一名志願者。“8月23日一早我加入扑滅重慶山火的志願者隊伍中,那天我們的任務本來是帶領100多名青年志願者到城門洞去砍隔離帶,但沒多久,就接到命令要求我們馬上撤離,因為那個時候我們離火頭最近的距離就隻有幾十米了,非常危險。我們就開始緊急疏散群眾志願者向山下撤離。上山不容易,下山更難,山路非常陡峭。但我們在半個小時內,把差不多300名群眾安全地疏散到了山下”。

關注的過程中,70.0%的受訪者通過網絡為重慶加油,53.7%的受訪者轉發相關畫面視頻文稿,讓更多人關注山火,51.9%的受訪者轉發助力滅火的有用信息,33.3%的受訪者在網絡上普及相關知識,13.2%的受訪者親身參與,擔任救援者和志願者。

“各地的消防、武警戰士都過來支援了,我們摩托車群裡有更多人參與到了志願運送的隊伍中。”王彥第二天出門的時候還被一輛轎車刮倒,不過傷不嚴重,就繼續去幫忙,“我從晚上6點等到夜裡11點,一直沒有排到進山。現場很多人也是這樣,想幫忙卻沒幫上忙,在山腳等待召喚。不過整個現場的秩序維護得很好”。

潘銀紅是到達最上面隔離帶的幾位女性之一,“上去之后,我們就和所有的指戰員一起等待反攻,每個人都得站到位。在反攻的過程當中,每一節點燃之后,火燒得很大,會有火星蹦得很高,起碼有幾十米,還會越過隔離帶的上空飛到我們后面的樹林裡,所以我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觀察火星。我們面前會准備兩個滅火器,一旦有火星落下來,落到樹林上面、地面上,我們會就近用滅火器把它快速滅掉,不讓它有再燃起來的可能。中間的過程就像打仗一樣,非常緊張”。

潘銀紅說,當火情基本控制住之后,雲南森林消防、武警官兵、其他的森林消防作戰人員和山城雪豹救援隊,一共4支隊伍留守在上面,繼續進行火情觀察。觀察余火,預防復燃,基本上通宵值守。“從凌晨1點到3點,我們救援隊總共扑滅復燃點10處左右,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地鞏固了滅火戰斗的成果”。

73.9%受訪者感受到全國人民支援山城、並肩戰斗的手足情誼

“我們在開挖隔離帶的時候,能看到消防員們都在那邊,連續幾天幾夜沒有下山,即便輪換著來也大都體力不支。”柏林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雲南、甘肅等地的消防員從這麼遠的地方趕過來救援重慶,我們感受到,這不只是北碚的事,也不只是重慶的事,這是全國人民的事。“縉雲山也是5A級景區,原來的縉雲山以秀為美,這次的縉雲山以英雄為美。這個英雄不是哪一個人,是警民一家團結一致,才把這個火滅掉的”。

整個過程中,73.9%的受訪者感受到了全國人民支援山城、並肩戰斗的手足情誼,66.4%的受訪者感受到山城人民的強大凝聚力,57.5%的受訪者感受到軍民魚水情深。

潘銀紅感受到,參與這次滅山火工作的所有人,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有一次,用摩托車拉我進去的是一位65歲的大叔,他一早就過來,拉了兩個小時的人還沒有吃早飯。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也不知道我的,但坐上摩托車那一刻,我覺得很安全。有些群眾志願者,即便很累了,在需要他們堅持一下的時候,也都義無反顧地堅持下去”。

柏林說,扑滅山火也離不開科學的方法,“比如說火攻法,25日晚上,大家都很緊張,首先要判斷天氣、風向,其次是點火的方式和時間。一切都把握得非常好,才把縉雲山守住了”。

“不管是我們的消防指戰員,還是志願者,碰到其他救援人員,都會說一句‘你們辛苦了’,但他們馬上就說‘還是你們辛苦一些’,大家互相體諒著。”潘銀紅說,這一次能夠快速把山火扑滅,依靠的是所有人構成的一道“隔離帶”,我們有搶挖出來的隔離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隔離帶,就是所有人構成的“人牆隔離帶”,把山火扑滅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 尚佳)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