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幫扶企業紓困解難

成都雙流發布“一套政策、七大行動”助航空經濟穩增長

2022年06月10日12:5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為企業頒發《稅收收入退還書》。雙流區委宣傳部供圖
為企業頒發《稅收收入退還書》。雙流區委宣傳部供圖

“4月,我們拿到5千多萬元的退稅,5月有2千多萬元。”成都航空副總會計師兼計劃財務部總經理劉靜秋說,這些錢直接打入企業賬戶,如同一場及時雨,緩解了企業的現金流壓力。

昨日,“企業咖啡時”航空經濟穩增長專場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雙流區相關部門與約20家航空經濟相關企業代表齊聚一堂,打通紓困解難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百米”。

退稅,僅是雙流幫扶企業穩發展的眾多政策之一。活動現場,雙流航空經濟區穩增長“一套政策、七大行動”發布,即《成都市雙流區推動航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扶持政策》(以下簡稱新政策)和《成都市雙流區實施幫扶企業“七大行動”》(以下簡稱“七大行動”),為企業在雙流的穩定發展解渴、解難、解憂。

“解渴”:落實省市精神 雙流推出經濟高質量發展39條

2020年4月7日,雙流出台了《成都市雙流區推動航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扶持政策》(以下簡稱“原政策”)。如今的新政策是對原政策的修訂和升級。

為何對原政策進行修訂與升級?

“一方面,四川省與成都市都出台了新政策,雙流的政策隨之調整。另一方面,我們要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政策,真正為企業‘解渴’。”雙流航空經濟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兩年來,隨著“兩場一體”運行、省市出台相關政策支持航空貨運產業發展,以及疫情持續影響帶來的新需求、新問題,亟需對原政策進行優化調整。這是一次“大改”,而非“微調”。

據了解,新政策包括產業鏈政策、綜合性政策和附則3部分,共39條,涉及航空運營產業、航空制造維修產業、航空培訓產業、航空金融產業、航空物流產業、保稅物流集散中心、跨境貿易產業、空鐵國際聯運港多式聯運通道等方方面面,希望企業應享盡享,在雙流穩步發展。

此外,新政策增加了加強空鐵國際聯運港建設的有關內容。圍繞打造“航空+鐵路”雙樞紐目標,2021年9月空鐵國際聯運港投運首發以來,已開行至老撾、越南等73列國際班列,現亟需出台相應配套政策,支持建設“航空+”西部陸海新通道,打造多式聯運示范工程。

據悉,雙流正積極布局全球貨運航線網絡,做強樞紐功能支撐,推動"客貨並舉",做優營商環境,高標准建設泛歐泛亞國際航空樞紐,高質量建設中國航空經濟之都。

“解難”:一套政策七大行動 助推航空經濟穩增長

疫情、航油價格上漲……多重打擊和沖擊讓民航業發展倍感壓力。

然而,剛剛落戶雙流的DPD中國成都公司總經理馬智鵬卻得到一個好消息:公司一落戶就有一份“見面禮”等著他。該公司即將開通雙流到倫敦的航線,計劃一周3班,未來擬開通雙流至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國際城市航線。

除了包含39條措施的“一套政策”,雙流還將實施幫扶企業的“七大行動”。這“七大行動”包括“物流通道建設”行動、“生態圈共建”行動、“國際口岸提能升級”行動、“智慧空港建設”行動、“供應鏈融通”行動、“企業紓困解難”行動、“進口年創新服務”行動,共19條內容。

其中,“物流通道建設”行動提到,有序布局國際全貨機航線網絡,推動2022年加密成都至芝加哥、布魯塞爾、莫斯科、金奈等國際貨運航線,新開成都至拉合爾、加德滿都等國際貨運航線,加速構建20條以上覆蓋全球樞紐城市的國際貨運航線網絡,提升雙流國際機場國際航空網絡的覆蓋率、航班密度和穩定性,打造鏈接全球、泛歐泛亞的國際航空貨運樞紐。

“七大行動”提能升級的舉措值得關注。以“國際口岸提能升級”行動為例,機場的國際貨站設施將進行擴能改造,將新增進港貨物處理能力約85噸/天、出港貨物處理能力約142噸/天。

此外,“進口年創新服務”行動還提到,優化提升7大空運進境指定監管場地和指定口岸功能,尤其是針對生物制品口岸,將在雙流空港建設進口生物制品檢測實驗室和專用冷鏈保稅倉庫,實現報關、檢測、倉儲、分撥全鏈條服務。

隨著口岸能級的不斷提升,雙流持續提升航空經濟發展的保障能級,打造精品航空樞紐,提升中國航空經濟之都城市品牌。

“解憂”:補企業現金流 4月退稅額相當於去年一年總量

“疫情2年虧掉民航5年利潤。”劉靜秋憂心忡忡。她說,民航業屬於重資產產業,現金流壓力很大,客座率斷崖式下滑,發展舉步維艱。

在“企業咖啡時”的活動現場,企業代表們踴躍發言分析市場和經營情況,與相關部門一起討論對策。

民航局發展計劃司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民航全行業虧損974億元,其中,航空公司虧損794億元、機場企業虧損233億元。2021年,全行業虧損842億元,其中,航空公司虧損671億元、機場企業虧損246億元。2022年1-2月,全行業虧損達222億元,其中,航空公司虧損185億元、機場企業虧損52億元。

退稅能直接增加現金流,解燃眉之急。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安排,今年退減稅規模從年初確定的約2.5萬億元增加到2.64萬億元,新增的1400多億元均為留抵退稅。

“僅在4月份,雙流退稅超10億元。1個月相當於去年一年的退稅量。”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雙流區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企業紓困解難,雙流用真金白銀增加企業的現金流,為產業鏈添注活力。

從4月份的退稅企業分類數據來看,70%是小微企業,30%是其他企業。“還未得到退稅通知的企業不用著急,我們將分批分期通知企業進行退稅。”該負責人表示將認真落實今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切實做到應退盡退,確保市場主體充分享受稅收政策紅利。

值得注意的是,“七大行動”中的“企業紓困解難”行動也提到,積極對接稅務部門,持續做好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退稅、航空運輸企業分支機構暫停預繳增值稅、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部分稅費、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減稅退稅政策,認真抓好2022年6月提前退還大型企業增值稅期末存量留抵稅額,全力支持航空企業渡過難關。(王凡)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