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巴中市委書記何平:傳承紅色基因 加快后發趕超奮力譜寫老區振興發展新篇章

2022年03月05日07:55 |
小字號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今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會前,人民網對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巴中市委書記何平進行了獨家專訪。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巴中市委書記何平(資料圖) 巴中市委辦供圖

人民網:請您給我們簡要介紹一下巴中市過去5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何 平:過去5年是兩個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的事業取得了很多歷史性、變革性、開創性成就。對全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巴中來講,過去5年也不平凡。

巴中城區。巴中市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全力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同步實現。巴中是國家確定的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中心城市,也是四川除“三州”以外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市州。2013年,全市5縣區有4個國定貧困縣(片區縣)、1個省定貧困縣,貧困人數和貧困發生率分居四川第4、第3位。通過8年精准扶貧、5年脫貧攻堅戰,全市5縣區全部摘帽、69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累計減貧49.9萬人,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連續三年進入全省脫貧攻堅考核“好”的等次。疊加土地政策助推脫貧攻堅、易地扶貧搬遷、“借羊還羊”產業扶貧、巾幗脫貧等經驗還在聯合國和全國、全省進行交流推廣。

我們深入推動轉型發展,經濟質效穩步提升。面對基礎差、底子薄、發展滯后的基本市情,全市上下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總量連續跨過兩個百億台階,產業結構實現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歷史性轉變。成功創建1個世界地質公園、1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21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3個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新增1個省級經開區和3個省級農產品加工示范園區。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新三板挂牌企業等實現零突破,巴中高質量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巴中大力發展金銀花等特色農業產業。巴中市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突破建設基礎設施,發展條件明顯改善。大力實施第三輪交通大會戰,恩陽機場通航2年開通16條航線,漢巴南城際鐵路巴中至南充段開工建設,4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縣縣通高速和家門口坐動車、乘飛機夢想成真,5縣區全部入列國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昔日天塹變通途,而今蜀道不再難。水利建設也如火如荼,4座國家“172”“150”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設,巴中成為四川水利建設主戰場。城鄉建設方面,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8.5個百分點,建成“產業園區+田園景區+新型社區”巴山田園綜合體69個,巴中成功入選全國新農村建設綜合標准化示范市。

我們持續厚植生態本底,詩意山水愈加美麗。巴中是長江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區和秦巴生物多樣性保護雙重生態功能區。5年來,我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3.18%,空氣質量優良率年均93.5%,5縣區中有4個入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1個區入列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榮膺“中國氣候養生之都”和“中國最美生態宜居典范城市”稱號。今年,巴中還有望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詩意山水·紅色巴中”的美譽度將持續提升。

人民網: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是黨中央、國務院從全局出發,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新要求,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作為西部地區的市委書記,請問您是如何領悟和理解的,巴中將如何搶抓機遇?

何 平: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也擴展了國家發展戰略縱深和回旋空間。但同時,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任務非常艱巨,與東部地區發展差距依然較大,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安全任務依然繁重,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向共同富裕尚存在不少短板。新時代創新推進西部大開發工作,對於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巴中堅持突破發展文旅康養首位產業,圖為光霧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巴中市委宣傳部供圖

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實施,也為地處西部成渝西三大城市幾何中心的巴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深入研判以后,梳理出巴中可重點爭取類政策102項、落實類政策和工作要求115項。在綜合分析巴中區位優勢、政策優勢、資源優勢、環境優勢基礎上,我們將重點搶抓基礎設施、財稅金融、區域合作、資源要素、教育科技等5個方面新機遇,全力推動巴中老區后發趕超振興發展。

一是搶抓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新機遇,重點抓好成都至巴中至安康高鐵、漢巴南城際鐵路巴中至漢中段、青峪口水庫等重大項目的爭取和建設,進一步改善老區的發展條件。

二是搶抓產業和財稅金融政策新機遇,在重大生產力布局、中央轉移支付、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綠色金融發展等方面爭取更多“差異化”支持,進一步增強造血功能和內生發展動力。

三是搶抓區域合作政策新機遇,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合作,開展產業鏈精准招商,辦好秦巴山區綠色農林產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巴人文化藝術節、諾水河國際溶洞節、光霧山國際紅葉節、光霧山冰雪節等重大節會,進一步增強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能力。

四是搶抓資源要素政策新機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抓好生態產品價值試點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創建,進一步擦亮“川陝蘇區首府·秦巴生態名城”名片。

五是搶抓公共服務政策新機遇,抓好高職院校和公辦應用型本科院校爭取、創新型城市創建等工作,進一步增強老區人民獲得感幸福感。

人民網:中央頒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巴中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加快融入雙城經濟圈?請您給我們分享一下巴中的考量和實踐。

何 平:巴中位於川東北地區,是川東北渝東北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板塊。支持巴中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國省有關戰略規劃中有明確部署。《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均支持川陝革命老區對接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省委、省政府將巴中確定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重要節點城市,支持巴中開展川陝革命老區核心城市高質量發展試點、建設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市、成渝地區綠色產品供給地和產業協作配套基地、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我們立足巴中所能、成渝所需,搶抓機遇、擔當作為,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鎮廣高速通江至王坪段。付海旭攝

一是強化戰略融入。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總體規劃,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以建設“三市兩地一樞紐”(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市、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文化傳承基地、成渝地區綠色產品供給地和產業協作配套基地、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為牽引,加快融入成渝地區“一軸兩翼三帶”區域經濟布局、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戰略部署,努力走出后發趕超振興發展新路子。

二是強化產業融入。以建設成渝地區綠色產品供給地和產業協作配套基地為契機,圍繞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加快發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持續提升綠色產品供給能力。積極開拓成渝消費市場,實施線上線下營銷戰略,不斷擴大“巴中產”“巴中造”產品在成渝地區市場佔有率和供給率。積極探索與成渝地區共建產業協作園區參與其產業分工,勇闖“總部在成渝、基地在巴中,研發在成渝、轉化在巴中,消費在成渝、生產在巴中”的產業發展新路子,重點承接成渝地區食品飲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等產業轉移。

三是強化交通融入。聚力建設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加快構建以“八縱八橫四環四航”為骨干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進一步融入全國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網絡和成渝西1.5小時交通圈。以交通融入為先導,深度參與川東北渝東北一體化發展,主動融入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推動信息互通、商貿融通、人文相通,形成區域經濟大循環。

人民網:今年是川陝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區域如何實現振興發展?

何 平:90年前,紅四方面軍由鄂豫皖轉戰大巴山,以巴中為中心和首府創建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后來發展壯大為全國第二大蘇區。在2年零4個月時間裡,整個川陝蘇區有32萬人參加紅軍,其中14.23萬人壯烈犧牲,從這裡走出了徐向前、李先念等446位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共和國開國將帥,老區人民為黨和國家事業作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

巴中大力實施第三輪交通大會戰,恩陽機場通航兩年開通16條航線。付海旭攝

讓我們倍感溫暖的是,黨中央傾情關懷川陝革命老區、關懷老區人民。《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把巴中確定為原川陝蘇區中心城市、核心區,《“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又把巴中列入12個全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我們以此為契機,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集中全市人民智慧,確立了“兩主三基、四向發力”的總體思路,奮力后發趕超振興發展。

一是突出高質量發展主題。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著力打造發展新引擎、塑造發展新優勢。具體而言,就是圍繞南城北旅空間布局,實行市級層面重點抓“兩區”(巴中經開區創建國家級經開區、建設光霧山諾水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縣域“2+2”差異化特色發展(每縣區“1個綜合定位+1個特色定位”“1個主導產業+1個特色產業”),構建高能級的區域經濟版圖﹔以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為重點,建設高效能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突出宜居、宜業、宜商、宜游和有顏值、有品位、有溫度、有活力,建設高品質的現代化新城﹔強化創新驅動、改革推動、開放帶動,實施高水平的改革開放。

巴中市南江縣金枝玉葉茶葉基地。巴中市委宣傳部供圖

二是堅持產業培育振興主線。立足巴中發展階段特征,把工作重心從基礎設施會戰轉向產業培育振興,加快發展以“1+3”主導產業為重點、綠色為核心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突破發展文旅康養首位產業,突出“詩意山水·紅色巴中”全域旅游品牌,堅持全區域統籌、全要素供給、全產業帶動,全社會參與,力爭2025年旅游收入突破700億元﹔培育壯大食品飲料、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圍繞“兩瓶酒、一塊肉、一瓶水”等優勢產品培育龍頭企業,積極推進生物制藥和中醫藥精深加工,加大天然氣、石墨等優勢資源勘探開發和綜合利用力度,力爭用5年時間,三大產業集群產值分別超500億元、200億元、100億元。

三是著力夯實“三個根基”。圍繞以人為本、補短強基、聯網升級、提質增效,夯實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根基﹔圍繞“全省最優、全國一流”目標,持續推進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夯實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根基﹔圍繞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深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夯實黨的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根基。總的來說,我們希望通過夯實這“三個根基”,改善發展硬條件,提升發展軟實力。

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巴中市紅魚洞水庫。付海旭攝

四是持續推動“四向發力”。就是圍繞后發趕超振興發展,上爭支持、外抓招引、內強培育、廣聚民智。去年以來,我們集中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實行縣區委書記在市委全會述職並接受評議,開展十大創新突破舉措、十大蝸牛項目等“六個十大”推選,把今年確定為“投資促進提升年”,這些都是“四向發力”的具體表現,其目的就是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集聚資源要素、匯聚各方力量,不斷強化老區巴中后發趕超振興發展的動力支撐,形成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良性局面。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