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成都優化“四大結構” 探索低碳發展特色路徑

2021年12月29日08:14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優化“四大結構” 探索超大城市低碳發展特色路徑

昨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審議通過《中共成都市委關於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優化空間產業交通能源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將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抓住關鍵源頭,全方位優化空間、產業、交通和能源結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出一條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超大城市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

關鍵詞:空間

優化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

構建綠色低碳發展格局

建立覆蓋全市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旨在堅持通過“三線”劃框子,框住各類空間利用格局和開發強度﹔通過“一單”定規則,規范各環境管控單元開發行為和准入要求,給經濟高質量發展“留通道”。

優化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決定》明確要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向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轉型,空間治理更加注重全域統籌、差異管控、精細集約,構建與城市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相適應的空間格局。

要構建和諧共生的生態格局。鞏固“一山連兩翼”城市格局,整體保護“兩山、兩網、兩環”的生態格局。

要構建科學發展的功能格局。通過做優做強中心城區、城市新區、郊區新城,構建基本功能就近滿足、核心功能互相支撐、特色功能優勢彰顯的發展格局,提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兩中心兩地”極核主干能級。

要強化產城融合的建設導向。強化職住平衡就近配套,推動優質公共服務向郊區新城均衡布局,加快建設15分鐘便民生活圈,打造“金角銀邊”。

同時,要推行綠色低碳的建設模式,加強綠色建筑全鏈條管理,出台成都市綠色建筑促進條例。要實施城市精明增長戰略,推動公園城市內涵式發展。

關鍵詞:產業

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提升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水平

突出低碳引領,成都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撐、以新經濟為引領的高質量現代化開放型產業體系。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成都五大現代制造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9%,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電子信息產業成為首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著力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決定》提出,聚焦“強二優三”,產業領域治理要更加注重強鏈條、促創新、育生態。

在建強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集群方面,要依托新材料等重點產業功能區,大力發展光伏、鋰電、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產業,建強新能源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

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強化主導產業建圈強鏈,圍繞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先進制造重點產業鏈,制定專項產業政策。

以數字賦能提升傳統產業,《決定》提出,要構建“芯屏端軟智網”生態圈,豐富物聯網等新技術運用場景,加快建設成都智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建強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國家樞紐節點。

在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提升產業附加值方面,要推動制造向前端研發設計和后端用戶服務延伸。在增強企業綠色競爭力方面,要高水平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培育一批近零碳產業功能區和綠色園區。

關鍵詞:交通

建設立體化多層次交通運輸體系

突破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瓶頸

軌道交通運營裡程達558公裡、躍居全國第4位;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60%﹔共享單車日均騎行次數113萬次;新能源汽車得到大力推廣﹔綠色物流體系穩步構建……成都“軌道+公交+慢行”綠色出行正加快成勢。

圍繞市民出行和貨物運輸兩大重點,《決定》提出,要全方位全過程推進交通運輸低碳轉型升級,加快建設低碳化高效化、立體化多層次的綠色交通運輸體系。

構建“軌道引領、公交優先”格局,《決定》提出要構建綠色優先的路權分配機制,促進全域公交一體化發展,提高常規公交“最后一公裡”覆蓋能力。

在構建綠色高效貨物運輸體系方面,要完善鐵路物流基礎設施,建強鐵路貨運樞紐體系,暢通四向物流通道,推進鐵路專用線進園區、進港區、進產業功能區,支持鐵路貨運“無軌站”建設。

大力推動運輸工具低碳化,要積極擴大電力、氫能等新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要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於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和維護全過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

關鍵詞:能源

形成以電為主、多能互補的能源結構

夯實城市綠色低碳發展基礎

立足能源受端城市特征,成都堅持節約優先,實施清潔能源替代攻堅,目前,燃煤鍋爐基本實現全域“清零”,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44.2%﹔累計建成加氫站2座、推廣氫燃料電池車370輛,氫能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億元。

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決定》明確,要依托清潔能源大省優勢,把握能源消費與供給雙向互動規律,形成以電為主、多能互補的能源結構,推動能源供給向低碳化多元化、能源消費向電氣化高效化提升。

提升清潔能源供給和安全保障能力。《決定》明確,要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推進受電通道擴容,推動規劃建強川西水電、川西北光伏風電輸入通道,建設堅強智能電網。

深化能源消費結構調整。《決定》提出,要充分發揮能源消費的牽引作用,減煤、控油、穩氣、增電、發展新能源,持續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

此外,針對全生命周期提升用能效率。開展全領域節能管理,強化工業節能,倡導綠色低碳用能方式,推廣使用高效節能產品,推進城市綠色照明。

(成都日報記者 繆夢羽 王琳黎 李菲菲)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